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doc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回眸w 2001教育部颁布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掀开了科学教学改革的新篇章w 2004教育部组织了专家组,对颁布的 课标进行修订w 2006教育部再次组织专家对各科标准进行修订w 现在新修定的课标正在征求意见一科学课程标准内容主要是: 第一部分: 前言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附录:关于具体目标中行为动词的定义,案例,教学活动类型、设计等。 二 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认识小学科学学科的性质 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 何谓“科学素养” 标准
2、指出: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科学素养的五大要素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这五大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在这五大要素中,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科学能力是核心,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内容;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
3、世界观、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的意识等内容,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内容。 早期的科学教育作为一门理性学科,其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0世纪80年代,在强调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要求下,科学方法的训练被纳入了科学教育之中,于是,观察、比较、分类、实验等就成了科学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在人们的心目中,所谓的科学就是包含了一大堆概念、定理、公式、原理和观察、比较、分类、实验等知识与技能的集合。 自19世纪初期科学开始在学校课程中取得一席之地以来,人们一直希望学生不仅学会科学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的方法,而且要学懂科学,即通过内化
4、科学精神,形成科学价值观,懂得与欣赏科学的本质,使科学教育对个人的文化品质与生活质量产生有益的影响。 直至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明确意识到对科学本身的认识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把它列入科学教育目标,并用“科学素养”这个词来涵盖。 修订后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 。三基本理念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修订后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1人人都
5、能学的科学 2学习“四位一体”的科学 3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 4以科学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5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四、设计思路 前言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 实施建议 附录第二部分:课程目标v 总目标 v 分目标 总目标: w 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w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w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w 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修订后
6、总目标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分目标:w 科学探究w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w 科学知识(一)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7.能在已
7、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妙的欲望。 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的许多奥妙,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究,科学不迷信权威。(三)科学知识 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8、。 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 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 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为了使总目标能够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
9、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 提倡“多元目标”w 过程与方法w 知识与技能w 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 原来的“自然”学科在培养目标上以让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为主,虽然也提到要让学生受到科学自然观、科学态度、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等品德教育,但是没有落实。 自然教学大纲的重点是着眼于教学,规定了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这使自然教师特别关注知识点,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10、,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忽视学生学习科学的情感、态度和对科学教育价值观的培养。 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在目标上涵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等构成科学素养的主要成分。 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
11、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强调过程和方法 以往教学大纲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教,而如今课程标准则强调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将科学探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对改变新科学课程功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强调学生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核心是把以“教学”为中心的传授活动转变为以“探究”为轴心的科学活动。让学生在需要科学知识的时候,自己去探究、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亲自体验科学成功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郝京华教授曾经说过:“有时候,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不是
12、知识,而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比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 (食物中的营养)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一、科学探究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生命世界四、物质世界五、地球与宇宙一、科学探究w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w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现到探究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w 认识科学探究w 提出问题w 猜想与假设w 制定计划w 观察、实验、制作w 搜集整理信息w 思考与结论w 表达与交流提倡“科学探究”什
13、么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 组织科学探究的形式提倡科学探究的理论基础什么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原本是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根据研究中发现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样化的方式。 什么是科学探究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指的是:基于探究的教学和以探究为本的学习。 什么是科学探究 学生以探究为本的学习活动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什么是科学探究 老师的以探究为本的教学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一个个探究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教师的教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科
14、学内容、科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活动 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这种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从书籍和其他各种信息来源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设置研究计划,通过实验、证据复习已经知道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回答和说明,并于别人交流结果。 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程序对周围的世界的观察提出探究问题形成假设预测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得出探究结论发表和交流探究过程后续延伸活动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 w 目标的双重性 w 活动的过程性 w 方法的针对性 w 工具的有效性 w 证据的重要性 w 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 w 结论的
15、开放性 探究中有没有接受式学习的成分? 接受式学习就一定不是探究式的吗? 或者,探究就不可以是接受式的吗? 探究式学习的分类:接受式探究发现式探究 组织科学探究的形式:小组合作探究 更适宜于让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 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强调科学探究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建构主义的一些观点 建构主义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课程标准 解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