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及题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及题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及题型.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022 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目 录说明统计基础学问考试大纲第一章 总论其次章 统计调查第三章 统计整理第四章 统计指标第五章 时间数列第六章 统计指数第七章 抽样调查基础学问第八章 统计分析基础学问统计实务考试大纲第一章 统计报表制度综述其次章 统计分类与统计分类标准化第三章 基本单位统计第四章 生产活动统计第五章 能源统计第六章 财务统计第七章 劳动统计第八章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1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统计基础学问与统计实务题型示例统计法
2、基础学问考试大纲第一章 统计法基本问题其次章 统计调查治理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治理和公布第四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第五章 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第六章 统计监督检查与行政争议的解决统计法基础学问题型示例说 明根据统计从业资格认定方法的要求,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包括统计基础学问与统计实务和统计法基础学问两个考试科目;其中,统计基础学问与统计实务科目包含两个部分;鉴此,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由三部分组成,即统计基础学问考试大纲、统计实务考试大纲和统计法基础学问考试大纲;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将考生应当把握的内容分为如干章节,每个章节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习目的与要求;二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三是考核学问点;其
3、中考核学问点涵盖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命题范畴,命题范畴反映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对考生的如下基本要求:把握考试大纲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之间的区分与联系,并能运用这些概念、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适应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答题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从2022 年开头,考试试卷全部采纳了客观性题型;其中,统计基础学问与统计实务科目考试的题型是单项挑选题、多项 挑选题、判定题和综合应用题四种题型;统计法基础学问科目考试的题型是单项挑选 题、多项挑选题、判定题和案例分析题四种题型;为便于考生的学习和备考,大纲列出了 各类题型的示例;2007 年 5 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
4、新修订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方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法进行了修订,新统计法于2022 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 2022 年 1 月 1日开头实施;此间,随着统计工作的改革和发2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展,国家统计局颁布了一些新的规章和制度;适应这种形势,并总结以往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工作的体会,我们在2022 年的基础上拟定了2022 年的考试大纲;2022 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符合新统计法及其相关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与基层统计工作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
5、,其基础性、通用性、有用性的特点也更加突出;与 2022 年的考试大纲相比,第一章 总论学习目的与要求:2022 年的考试大纲没有变化;统计基础学问考试大纲学习并把握统计的涵义、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以及统计的任务与过程;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统计的涵义一、什么是统计二、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一、总体与总体单位(一)总体(二)总体单位(三)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二、指标与标志3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一)指标(二)标志(三)指标与标志的区分(四)指标与
6、标志的联系三、变异与变量(一)变异(二)变量第三节 统计的任务与过程一、统计的任务二、统计的过程(一)统计的工作过程(二)统计的熟悉过程考核学问点:第一节 统计的涵义1.什么是统计 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1.总体 2.总体单位 3.指标 4.标志 5.变异 6.变量 7.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 8.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4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三节 统计的任务与过程1.统计的任务 2.统计的工作过程 3.统计的熟悉过程其次章 统计调查学习目的与
7、要求:学习并把握统计调查的概念、作用和种类;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统计调查的方式;统计调查中数据搜集的方法;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及掌握途径;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作用二、统计调查的要求三、统计调查的种类(一)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二)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三)统计报表和特地调查其次节 统计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二、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5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三、调查工程和调查表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五、调查的组织方案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方式一、定期统
8、计报表二、普查三、重点调查四、抽样调查五、典型调查六、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结合运用第四节 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一、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一)直接观看法(二)报告法(三)面谈拜访法(四)邮寄拜访法(五)电话拜访法(六)互联网拜访法二、次级资料的搜集方法6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三、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一)原始记录(二)统计台账(三)企业内部报表四、统计资料报送的形式第五节 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掌握一、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二、掌握统计调查误差的途径(一)掌握登记误差的方法(二)掌握代表性误差的方法考
9、核学问点: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1.统计调查 2.统计调查的要求 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4.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5.统计报表和特地调查其次节 统计调查方案1.调查对象 2.调查单位 3.报告单位 4. 调查工程 5. 调查表 6. 调查时间 7. 调查期限 8.调查的组织方案7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三节 统计调查的方式1.定期统计报表 2.普查 3. 重点调查 4.抽样调查 5.典型调查 6.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结合运用的意义第四节 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1.直接观看法 2.报告法 3
10、.面谈拜访法 4.邮寄拜访法 5.电话拜访法 6.互联网拜访法 7.企业事业单位原始记录 8.统计台账 9.企业内部报表 10.次级资料的搜集方法 11.统计资料报送的形式第五节 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掌握1.统计调查误差 2.登记误差 3.代表性误差 4.登记误差的掌握第三章 统计整理学习目的与要求: 5.代表性误差的掌握明白并把握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和方法;次数分布的概念;分 布数列的种类、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正态分布的概念;数据的计 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掌握;统计表的概念、构成、内容、分类及其基本编制规章;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方法一
11、、统计整理的概念和任务二、统计整理的内容8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三、统计整理的方法其次节 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二、统计分组的作用三、统计分组方法(一)挑选分组标志的原就(二)统计分组方法四、统计分组体系(一)简洁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二)复合分组与复合分组体系五、统计工作中常用的统计分组第三节 次数分布一、次数分布的概念二、安排数列的种类三、变量数列的编制(一)单项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二)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四、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一)列表法9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12、- - - -第 9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图示法五、正态分布第四节 数据的运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掌握一、运算机汇总的步骤二、数据录入的质量掌握第五节 统计表一、统计表的概念及作用二、统计表的构成和内容三、统计表的分类四、统计表的编制规章考核学问点: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方法1.统计整理的概念 2.统计整理的意义 3.统计整理的内容 4.统计整理的方法其次节 统计分组1.统计分组 2.统计分组的作用 3.统计分组的方法 4.统计分组体系 5.简洁分组 6.平行分组体系 7.复合分组 8.复合分组体系 9.挑选分组标志的原就第三节 次数分布10
13、/ 39 10.统计工作中常用的统计分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次数分布 2.安排数列 3.品质数列 4.变量数列 5.组距 6.组限 7.等距数列 8.异距数列 9.组中值 10.频数 11.频率 12.正态分布 13.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 14.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15.运算组限与组中值 16.运算频数与频率 17.用列表法和图示法表示次数分布 18.正态分布第四节 数据的运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掌握1.运算机汇总的步骤 2.数据录入的质量掌握 3.运算机数据审查方法第五节 统计表1.统计表 2.统计
14、表的作用 3.统计表的构成 4.统计表的内容 5.统计表的分类 6.统计表的编制第四章 统计指标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把握统计指标的涵义、特点、作用和种类;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及运算方法;学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一、统计指标的涵义二、统计指标的特点和作用三、统计指标的种类四、统计指标体系11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其次节 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二、总量指标的种类(一)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三
15、、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一)实物单位(二)价值单位(三)劳动时间单位四、总量指标的运算原就第三节 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概念二、相对指标的作用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运算原就(一)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二)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三)运算相对指标的原就第四节 平均指标一、平均指标的概念、作用及分类12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二)平均指标的作用(三)平均指标的分类二、算术平均数(一)简洁算术平均数(二)加权算术平均数三、调和平均数(一)简洁调和平均数(二)加权调和平均
16、数四、几何平均数第五节 标志变异指标一、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及其作用二、标志变异指标的运算考核学问点:第一节 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1.统计指标 2.数量指标 3.质量指标 4.总量指标 5.相对指标 6.平均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 8.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 9.统计指标的特点 10.统计指标的作用其次节 总量指标13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总量指标 2.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3.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4.时期指标 5.时点指标 6.实物单位 7.价值单位 8.劳动时间单位 9.总量指标的分类标准
17、10.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的关系 11.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分 12.总量指标的作用 13.总量指标计量单位的种类 14.总量指标的运算原就 15.总量指标的运算第三节 相对指标1.相对指标 2.系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 3.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4.结构相对指标 5.比例相对指标 6.动态相对指标 7.比较相对指标 8.强度相对指标 9.相对指标的作用 10.相对指标的运算原就 11.各种相对指标的运算第四节 平均指标1.平均指标 2.简洁算术平均数 3.加权算术平均数 4.简洁调和平均数 5.加权调和平均数 6.平均指标的作用 7.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运算 8.几何平均数第五节 标志
18、变异指标1.标准差及其运算 2.标准差系数及其运算第五章 时间数列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把握时间数列的概念、作用、种类、特点和编制原就;运算平均进展水平(序时平均数)、增长量、平均增长量、进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平均进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学习的主要内容:14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一、时间数列的概念二、时间数列的作用三、时间数列的种类(一)总量指标时间数列(二)相对指标时间数列(三)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四、时间数列的特点五、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就其次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一
19、、进展水平二、平均进展水平(一)平均进展水平的概念和作用(二)序时平均数的运算三、增长量(一)逐期增长量(二)累计增长量(三)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间的关系四、平均增长量15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一、进展速度(一)定基进展速度(二)环比进展速度(三)定基进展速度与环比进展速度之间的关系二、增长速度三、平均进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一)水平法(二)累计法考核学问点: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1.时间数列 2.时间数列的作用 3.时间数列的种类 4.时间数列的特点
20、5.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就其次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1.进展水平 2.平均进展水平(序时平均数) 3.增长量 4.平均增长量 5.平均进展水平与一般平均数的关系 6.平均进展水平的作用 7.序时平均数的运算 8.增长量的运算 9.平均增长量的运算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1.进展速度 2.增长速度 3.年距进展速度 4.年距增长速度 5.进展速度的运算 6.增长速度的计算 7.平均进展速度的运算 8.平均增长速度的运算16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六章 统计指数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并把握指数的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统计 基础知识 实务 考试 大纲 题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