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经济法课件第一章经济法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经济法课件第一章经济法原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经 济 法 课 件经济法课程介绍 序言:有位学者曾经指出:能够为人们所信仰的法律必需是能够给人们或至少大多数人带 来利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能给人们带来“实惠 ”的法律是很难成为人们 “行动指南 ”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本质上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能够满意实际 的社会需要;但由于各种缘由,有些法律与社会的利益需求存在差距,以致执行起 来尚不尽如人意;如 2001年2月15日南方周末第 16版,有一篇文章题名为南 北两律师叫板春运涨价,认为铁路春运涨价没有按价格法第 23条的规定举办 听证会,属程序不当;从程序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无疑是有道
2、理的;但从另一方 面来看,假如铁路春运涨价按价格法规定举办了听证会,听证结果是打算涨价,如何看待这一结果?有人会说价格听证会制度有待完善,以使之更好地反映民意;也有人会说只要按法律程序举办听证会打算铁路春运涨价就是合理的符合程序 正义;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问题在于,即使按法律程序举办听证会打算铁路春运 涨价,带给我们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除了多付车费、铁路多收入外,我们能否在一夜之间享受到铁路服务的好转,人满为患的列车能否一下变得秩序井然,列车车速能否大大提升等等;名师归纳总结 接下页第 1 页,共 6 页明显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按程序涨价后依旧存在,依旧会给每位乘客带来苦恼和不便;假如铁路运营情形
3、一切照旧的话,这些估计说明,至少在铁路涨价问题上,无论是否经过价格听证会程序,带给我们的最终结果是相同的;当然我们并不能据此淡化甚至否定法律程序的重要意义,只是以此说明仅仅在形式上符合法律并不能带给 我们更多的 “实惠 ”;在这个事例中,重要的不是程序,而是程序之外政府对此类价格问题应不应当干预,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干预;这一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国家、组织、社会利益各方面的和谐;在未能和谐好各方面利益的情形下,单纯实行听证会这样的程序约束,并不能使“纸面上的法 ”变成 “行动中的法 ”;即使有关部门依程序来打算涨价,可以称其为“守法 ”;但社会公众利益受损,并使社会公众不能由此而接受,社会公众不会因此
4、而买“程序涨价 ”的帐,相反会对价格法产生抵触心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 “不信仰 ”价格法;由于 “只有满意主体的利益和需要的,并能带来效益最大化的法律,才能够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经济法课程是依据国家教委的要求,于二十世纪八十岁月初开头在经济治理专 业本科生开设;经过二十多年的进展,作为专业基础课在全部经济治理类课程中开课;它的内容广泛而丰富,是法学体系中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是经济体系中学生必需把握的学问结构的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需是法制经济,经济法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宏观调控、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因此经济法既是法学的重要分支,又是经济治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本课程教学对经济治理类专业的同学至关重要;让同学把握基本的经济法律规范,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纠纷,即知法、懂法是本课程的直接教学目的,掌法、用法是最终的教学目的;基于以上特点和目的,本课程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亲密联系经济生活,因此,在课程实行课堂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提高同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以法律的公正、公正、公开的思想看待问题,提高解决经济纠纷的才能 ,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各种经济治理工作奠定基础;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把握经济法的基础学问-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把握经济组织的有关法律制度 3.把握
6、市场运行的有关法律制度 4.具备运用所学经济法学问分析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才能目录 第一章 其次章经济法原理 教材第一、二、三章 企业法律制度 教材第四、五、六、八、九、十、十一章第三章 第四章公司法律制度 教材第七章 竞争法律制度 教材第 .十二、十三章 第五章 合同法 教材第十八、十九章 第六章 产品责任与消费者权益爱护法律制度教材第十五、十七章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名师归纳总结 40 第 2 页,共 6 页合 计6 第六章 产品责任与消费者权益爱护法律制度教材第十五、十七章 作业8 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 教材第十八、十九章 6 第四章 竞争法律制度 教材第 .十二、十三章 作业8 第三
7、章 公司法律制度 教材第七章 8 其次章 企业法律制度 教材第四、五、六、八、九、十、十一章 4 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 教材第一、二、三章 备注讲课时数章及内容参考书目1. 潘静成 刘文华主编 中国经济法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高校出版社 2001年2、杨紫烜主编 经济法学北京高校出版社 2002年3、史际春主编 经济法总论(教学参考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4、刘文华 徐孟洲主编 企业法 公司法案例精选精析法律出版社 1999年 5 许明月主编 .经济法学论点要揽 .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6 史际春主编 .经济法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高校出版社 2002年 7 徐杰主编 .经济法论丛(第 13卷)
8、 .法律出版社 20002002 8 杨紫烜主编 .经济法讨论(第 13卷)法律出版社 20002003年 9、吴大英 吕锡伟 法规草案的设计与讨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8年10、江平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精解中国政法高校出版社 11、孔祥俊 反不正值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法律出版社 1998年 1999年-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2、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 一、经济法的产生与进展 二、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三、 经济法律关系 .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与进展 一、经济法概念的提出 二、外国经济法的产生与进展 三、中
9、国经济法的产生和进展 一、经济法概念的提出经济法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Morelly )在其 1755年所著自然法典一书中提出来的;该书第四篇是作者所设想的将来抱负社会的法制蓝 本,共 12部分,其中其次部分是 “安排法或经济法 ”,有 12条,其内容是就将来社会 里“自然产品或人工产品的安排”作出了规定;到了 19世纪 3040岁月法国另一空想 共产主义者德萨米 Dezamy在其所著的公有法典一书中也使用了“经济法 ”这一 概念;这本书第三章论述的是“安排法或经济法 ”;可以看出,两位空想共产主义者 谈论的 “经济法 ”是在将来的抱负社会公正安排财宝的安排法;接下页 18
10、65年 法国小资产阶级激进分子蒲鲁东工人阶级的政治才能一书中提到社会经济生活 中显现了一种政治法和民法调整不了的经济关系,需要经济法来调整;他的观点更 接近于现代经济法的主见;20世纪以来德国学者莱特在 1906年创刊的世界经济年 鉴中第一使用了 “经济法 ”这一概念; 1919年德国颁布的煤炭经济法是第一部 用经济法命名的法律;我国 1979年以后,第九届全国人大提出了二、外国经济法的产生与进展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特点 1、主体行为具有特定性:必需发生在国家治理本国经济运行和生产经营活动中;2、主体之间有肯定的隶属性 位置的不完全公平性 :表现为组织上、意志上的隶 属性 治理者与被治理者 .
11、 3、法律形状和组织形式上的多样性:国家治理机关、法人、自然人和其它经济 组织;就国家治理机关而言,既有国家权力机关、又有国家行政机关;既有中心管 理主体、又有地方各级治理主体;既有综合治理主体,又有专业治理主体和监督管 理主体;、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取得 1、法定取得:指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取得;授权取得:指依据有授权资格的机关的授权而取得;国家经济治理机关依据法 律、法规或者有关国家机关的打算、命令和特殊授权而取得;3、其它方法取得:主要有特许取得,如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就是由国务 院对整个进行治理和经营的实体;派生取得,如公司、企业的下属机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12、 -第 3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畴 1、国家机关 :在经济法律关系的范畴中,国家机关,主要是指经济治理机关;经 济治理机关可分为部门性治理机关和职能性治理机关;国家机关作为经济法主体具 有两面性:一是以权力机关的身份依法治理经济,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层级上从中心到乡镇机关,其行为后果归于国家;二是以一般主体身份参加经济活动,如国家机关的选购,其法律位置与其它主体是公平的;名师归纳总结 2、法人 :指依法成立,具有独立的民事权益和民事义务,独立承担民亊责任的组 织;包括公司法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亊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
13、法人;我国企, 第 4 页,共 6 页业法人和一些社会团体的成立时间为“法人执照 ”所注日期,机关法人、亊业单位法人的成立时间为主管机关批准法人设立之日;法人终止的时间为法人清算完结之日;法人的权力才能受到性质上和法律、政策上的限制;如继承权、生命权、配偶权等,法人没有;企业法人必需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畴内经营;3、自然人 :自然人在特定情形和条件下,也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 人的民事权力才能一律公平,始于诞生,最终死亡;自然人的民事行为才能分别为完全民事行为才能、限制民事行为才能和无民事行为才能三种;4、其它组织 :是指依法设立,有肯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 织;主要
14、包括: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合伙型联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社会团体、法人分支机构、专业银行分支机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符合规定的其它组织;4、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 经济决策主体 :指依法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决策权的社会实体,主要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为最高决策主体 ,主要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地方各级决策主体 , 主要指县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基层决策主体主要指各种经济机构的权力机构;经济治理主体:指依法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经济治理权限的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经济主体;其中 主体和基层治理主体;,国家经济治理主体可分为中
15、心治理主体、地方各级治理生魈澹褐敢婪 邮禄蚍裥曰疃杂康牡纳缁崾堤澹饕骼嗥笠怠鎏寰吆统邪法人、非法人 消费主体:指为了生活消费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享受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实体,主要包括自然人和个体社会成员;(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法律关系内容是指经济法律规范所确认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经济职权和经济 职责 经济治理主体所拥有 、经济权益和经济义务 生产经营主体所拥有 1经济权益 :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依法可以为或不为 的资格 . ,要求他人为或不为肯定行为2经济义务:是指经济主体为满意权益主体的要求必需为或不为肯定行为的约束 3、经济职权 :是指国家机构依法行使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时所享
16、有的经济管理权力和责任;包括:经济立法权、经济执法权、经济司法权和准经济司法权;4 经济职责 :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必需为或不能为肯定行为的责任(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和特点-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经济职权和经济职责、经济权益和经济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特点:1、必需是经济法主体能够掌握、支配的事物;既有客观性,不受人的意志支配,又具有可控性 ;2、必需是国家经济法律法规答应进入经济法律关系成为其客体的物或行为,如 军火、毒品、走私行为等;3、能直接表达肯定的经济效益或可借以
17、获得肯定经济效益的物或行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1、经济治理行为: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进行经济治理的过程中,为达到肯定 目的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2、治理行为所及的物 :民法所规定的物是指人们可以支配和利用的物质财宝;3.技术成果 :专利、商标、著作、正值经营与诚信等 ,包括著作成果和科技成果,前 者一般不与生产发生直接关系,后者主要指能够生产、制造用于物质消费的产品为目的的学问产品;4、经济信息:指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发生变化等基本情形的各种信息、数据、情 报和资料的总称;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三、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与爱护一、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 1、含义:是使特定的经济法律关系处于
18、某种确立状态的过程;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有三种状态:、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即使原本没有法律联系的当事人间形成了由国家强制 力保证实现的经济法律关系,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处于确定状态的法律关系;例、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指由于某种缘由使得己经存在的法律关系的内部要素 发生部分或全部变更,从而形成另一种新的确定状态;3、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经济法律关系可以依当事人的协议或义务的履行而终 止,也可以依不行抗力或当事人依法实施的单方宣告行为而终止 . 2、经济法律关系确立的缘由 1、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毁灭必需具备的三个条件(l)经济法律规范,即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毁灭的法律依据(2)经济法律主体
19、(3)经济法律事实2、经济法律事实:包括行为和大事两类(l)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二者都可引起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毁灭(2)大事包括肯定大事(自然现象)和相对大事(社会现象);(3)事实构成:引起某一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毁灭的数个法律事实的总和;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爱护 1、经济法律关系爱护的意义 2、法律爱护的体系 1、经济立法爱护 、经济执法爱护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经.盟痉 ;.4、经济监督爱护 3、经济法律关系的爱护模式 对经济法律关系的爱护应实行嘉奖与惩处并举的双轨制爱护模式;4、经济法律责任制度 .5. 经济法律嘉奖制度 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摸索题 1、经济法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2、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模式是什么?3、如何懂得经济法的概念 4、经济法调整哪些特定的经济关系?5、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怎样?6、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怎样?7、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8、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9、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主要包括哪些范畴?10、经济职权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11、哪些物或行为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12、经济法律责任的含义及其特点是什么?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