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提纲.docx
《2022年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提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八年级下册复习要点 第 21 章 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1、 遗传的概念、意义、物质基础 概念: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也就是下代与上代性状的相像性;意义:保持物种的基本稳固,使物种不断进化进展主要遗传物质: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中;(遗传信息的中心)2、 基因与性状基因的概念: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的DNA上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如有耳垂和无耳垂等)基因与性状:一般地,掌握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这句话最重要)显性
2、基因与隐性基因:分别掌握显、隐性性状;分别用大小写字母表示;基因的组成方式 全显(显性性状)一显一隐(显性性状)、全隐(隐性性状)Rr), 子女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如何?摸索:父亲能卷舌(Rr),母亲能卷舌(3、人的性别打算原理、方式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23 对),常染色体 22对类型: XY(男)或 XX女 性染色体 数量: 1 对 男性: XY 产生两种精子 X 和 Y 性别打算方式:女性: XX 只产生一种卵细胞 X 为 XY型, 为男 当 X 型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为 XX型, 为女性, 当 Y型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性;4、生物的变异概念、类型 概念: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
3、性状总存在着肯定的差异的 现象,叫生物的变异 变异 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太空育种)不行遗传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变异 有利变异、不利变异(依据变异对自身生存是否有利而划分的)转基因技术: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养出可以表现该基因所掌握的性状的生物,使其发生可遗传变异;(主要用于农业和医药业)5、遗传病主要是由遗传物质DNA上的基因或染色体反常引起的疾病;常见的遗传病:色盲、镰刀型贫血、白化病、血友病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
4、习资料 欢迎下载摸索:在色盲患者中,为什么男性远比女性多?遗传病的预防:禁止近亲结婚、婚前检查、遗传询问第 22 章 生命进化的长河1、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氮、氨、氢和水蒸气(没有氧)2、生命起源阶段: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雷电中)有机大分子(原始海洋中)原始生命(原始海洋中)有机小分子(原始大气原始大气是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高温、紫外线、闪电等是物质变化的能量来源,原始海洋 是生命产生的场所;3、米勒等人模拟原始地球大气成分,在一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氨基酸,请回答:1 、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2 、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3 、试验中火花放
5、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 4 、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是;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5 、米勒在试验中收集的证据是;酸等有机小分子产生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6A 内为模拟原始大气中发生闪电现象;7B 、C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 6、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肯定条件下, 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科学家试验说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原始大气成分在肯定能量的作用下,完全可以完成从无机物向简洁有机物的转化;证据:化石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4、生物进化 历程:从无到有,从简洁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地;学说:自然挑选学说(达尔文)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洁、越低等;在越新近形
6、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 物越复杂、越高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 植物的进化: 原始单细胞藻类多细胞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 物)动物的进化: 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无脊椎动物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 类和哺乳类人工挑选: 依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地挑选,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人们栽种和饲养的各种植物和植物)自然挑选学说:通过猛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剔除的过程,叫做自然挑选;不管是人工挑选仍是自然挑选,都是先产生变异,后进行挑选的;5、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阶段:森林古猿是人和类人猿(猩猩、黑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7、页,共 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共同祖先;直立行走具有打算意义;6、人类在进化中主要阶段:直立行走使用和制造工具语言和意识的产生;第 7 单元 环境与健康 第 23 章 人类对疾病的抵挡 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1、传染病 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施:掌握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爱护易感人群 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 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形状:球形、杆形、蝌蚪形;结构:蛋白质外壳和里面一段遗 传物质(核酸) ;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寄生生活,分成三类:植物病毒
8、、动物病毒、细 菌病毒(噬菌体)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源: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患该病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接触、饮水、食物、空气、生物 血吸虫的生活史: 人体内受精卵随粪便排入水中发育成毛蚴进入钉螺发育成尾蚴水中人体内 2、免疫 第一道免疫防线:组成:皮肤、呼吸道表面的纤毛、黏膜1 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其次道免疫防线:组成:吞噬细胞、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第三道免疫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备作用 人体第一、其次道 防线 (2)免疫的类型特异性免疫: 后天获得, 通常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苏科版八 年级 生物 下册 期末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