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卫生管理控制程序制度.docx
《安全与卫生管理控制程序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与卫生管理控制程序制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操作安全与卫生管理控制程序制度 平安与卫生管理掌握程序制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目的有效地掌握和消退员工和其他有关人员可能患病的危急及危害因素,保证员工、献血者、医院、用血者平安,保证血液质量。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采供血和相关服务的全部平安与卫生掌握、管理活动. 1目的 有效地掌握和消退员工和其他有关人员可能患病的危急及危害因素,保证员工、献血者、医院、用血者平安,保证血液质量。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采供血和相关服务的全部平安与卫生掌握、管理活动。3职责3.1业务科负责贯彻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组织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平安防护及紧急处理等学问的培训。
2、3.2总务科3.2.1负责医疗废弃物、污水处理的监督与管理;3.2.2负责组织实施个人防护用品的选购。3.3各科室负责各自科室日常平安与卫生的预防感染工作。3.4质管科3.4.1负责职业暴露的评估及相关处理;3.4.2负责医疗废物流失、泄露、集中相关处理;3.4.3负责监控废水排放前的消毒处理过程及效果;3.4.4 负责消毒效果的监测。3.4.44管理要求4.1平安4.1.1生物平安4.1.1.1职业暴露防护管理4.1.1.1.1职业暴露: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意外被传染病感染者或传染病病人的血液、体液和试验室培育液感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传染性因子的血液、体液和试验室培育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
3、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状况。4.1.1.1.2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a)业务科负责预防感染的宣扬、培训、督导检查;b)各科室制定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c)各科室应配备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所需要的设施和药品,如:1:20000高锰酸钾溶液、生理盐水、0.5%碘伏、75%酒精、0.2%-0.5%过氧乙酸或3%双氧水等;d)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域从事供血相关业务活动时,着工作装(必要时须戴手套、口罩),离开工作区域时脱去手套后马上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从事标本处理活动时,有可能发生血液的飞溅或产生气溶胶,应佩带护目镜。在从事成分分别和离心操作时,有可能发生血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员工
4、的身体,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若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血液、血液标本的操作时,都必需戴双层手套;e)使用后的穿刺针、采血袋上的针头和注射器等锐器,应当直接放入锐器盒中;应特殊留意防止被针头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采血结束后,严禁手持护针帽直接将其回套在针头上;f)新进人员上岗前由业务科组织实施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学问的培训。4.1.1.1.3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a)职业暴露大事的发生部门对职业暴露状况进行登记,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发生暴露后1小时内)报质管科,必要时准时送当事人到医院进行相关处理,使当事人得到准时有效的治疗,以便作出进一步诊断;b)质管科依据相关信息,
5、对暴露源的性质作出推断;c)若暴露源为抗-HIV反应性的血液,质管科将在发生暴露后4小时内,将暴露源标本送市疾控中心做确证试验,若确证结果为抗-HIV阳性,请参照本程序相关项执行。4.1.1.1.4 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措施a)暴露源为HBsAg反应性血液,应尽快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免疫增加治疗(如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剂等)及抗病毒治疗;b)暴露源为抗-HCV反应性血液,应尽快进行免疫增加治疗和抗病毒治疗;c)暴露源为抗-HIV反应性血液,准时向疾病预防掌握部门艾滋病防治科报告,会同有关专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预防药物的方案和用药程序后,进行乐观的治疗,血站负责将相关处理状况向上级卫生行政
6、主管部门汇报;d)暴露源为梅毒抗体反应性血液,应采纳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80万单位,共10日;苄星青霉素G,240万单位,对青霉素过敏者采纳红霉素,每日2克,共15日)。4.1.1.1.5职业暴露的监测a)发生职业暴露后,应马上对暴露者进行输血传播病毒的检测,检测项目至少应包括:HBsAg、抗-HCV、抗-HIV、梅毒;b)暴露后半年,应对暴露者进行输血传播病毒的再次检测,检测项目至少应当包括:HBsAg、抗HCV、抗HIV、梅毒,若暴露源已经确定为抗-HIV阳性,应在一年内定期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即分别在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检测。c)职业暴露大事的报告和保
7、密对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均应留意做好保密工作。参加事故处理人员不得将暴露相关信息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4.1.1.2医疗废物管理程序4.1.1.2.1医疗废弃物:医疗卫生气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它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4.1.1.2.2医疗废物的分类:主要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四类。4.1.1.2.3 医疗废物的收集a)各科将损伤性医疗废物统一使用专用的密闭容器进行收集;固态的感染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使用专用的垃圾袋进行收集;采供血过程中开放废血、废液等液态的医疗废物统一排入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集中消毒后,统一
8、排入城市下水道;b)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粘贴有中文标签,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类别、数量、产生部门、产生日期和责任人等;c) 各科室将包装好的医疗废物,按规定分类放置于指定区域,检验科就地对阳性血标本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后置于指定区域,医疗废物接收和运输人员,负责交接、签收医疗废弃物,并填写日照市中心血站医疗废物交接记录。4.1.1.2.4医疗废物的运输a)医疗废物接收和运输人员,负责将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运输置医疗废物暂存处;b)每日运输工作结束后,医疗废物接收和运输人员,对被污染的运输工具及容器进行清洁和消毒。4.1.1.2.5医疗废物的临时贮存a)医疗废物存放处严格根据相
9、关规定进行设置。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的临时贮存场所选取远离工作区、食堂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等平安措施;b)医疗废物运输人员将医疗废物运抵存放处后,应按医疗废物分类存放的原则存放于各类医疗废物指定的容器内;c)医疗废物暂存处由总务科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医疗废物临时贮存不得超过2天,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管理人员对医疗废物存放处准时进行清洁和消毒。4.1.1.2.6 医疗废物的最终处置a)医疗废物由医疗废物处置部门进行集中收集和最终的销毁;b)医疗废物存放处管理人员负责与医疗废物处置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的交接,并依照危急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
10、危急废物转移单;c)医疗废物存放处管理人员负责登记医疗废物最终去向及交接时间,医疗废物处置部门工作人员需签名确认;d)医疗废物存放处管理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管理过程相关资料的最终收集整理,并定期进行归档。4.1.1.2.7 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a)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发生流失、泄漏、集中及职业暴露等意外事故,参照医疗卫生气构废物管理方法中的规定,按不合格及订正预防措施掌握程序的要求,准时填报不合格报告单,报质管科处置;b)医疗废物流失、泄露、集中,发生科室应当马上向质管科报告,包括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质管科依据状况确定医疗废物可影响范围及严峻程度,制定应对方案并上报领导确认后实
11、施,质管科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估和确认;c)因医疗废物导致的职业暴露大事,发生科室应根据相关条款的要求处置。4.1.1.3医疗废水管理4.1.1.3.1依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对医疗废水进行处理,严禁医疗废水和生活废水混排;4.1.1.3.2 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水应严格按要求进行消毒处理,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后排入污水管道,确保排入污水管道的医疗废水达到有关要求,不得将固体废物排入下水道;4.1.1.3.3工作人员倾倒医疗废水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尽量削减溅洒现象,防止由此所引起的污染或感染;4.1.1.3.4 质管科负责监控废水排放前的消毒处理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卫生 管理 控制程序 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