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名词解释.doc
《财政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名词解释.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财政名词解释根据浙江省财政厅网站相关内容整理,供参考。1、 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2014年底,国务院发文部署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税收等优惠政策是指地方和部门对特定企业及其投资者(管理者)等,在税收、非税等收入和财政支出等方面实施的优惠政策。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就是要通过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统一,减少政府对市场行为的过度干预,切实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规范各类税收等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统一税收政策制定权限。坚持税收法定原则,除依据专门税收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税政管理权限外,各地区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未经国务院批
2、准,各部门起草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发展规划和区域政策都不得规定具体税收优惠政策。(2)规范非税等收入管理。严格执行现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管理制度。严禁对企业违规减免或缓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以优惠价格或零地价出让土地;严禁低价转让国有资产、国有企业股权以及矿产等国有资源;严禁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减免或缓征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保险缴费,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允许企业低于统一规定费率缴费。(3)严格财政支出管理。未经国务院批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对企业规定财政优惠政策。对违法违规制定与企业及其投资者(或管理者)缴纳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的财政支出优惠政策,包括先征后返、列收列
3、支、财政奖励或补贴,以代缴或给予补贴等形式减免土地出让收入等,坚决予以取消。其他优惠政策,如代企业承担社会保险缴费等经营成本、给予电价水价优惠、通过财政奖励或补贴等形式吸引其他地区企业落户本地或在本地缴纳税费,对部分区域实施的地方级财政收入全留或增量返还等,要逐步加以规范。2、 PPP模式:全称为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指政府和社会投资者为建设基础设施及提供公共服务而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和制度安排。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
4、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3、 “三公”经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领导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4、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
5、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及政府履职中所需的辅助性服务,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5、 竞争性分配改革:为进一步强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深化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改革,考虑到按项目法分配的专项资金有其特殊性,2013年起,实施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改革措施有:一是适合项目管理的产业发展类和公共事业类两类财政专项资金,在分配时引入竞争机制。产业发展类财政专项资金,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分配,集中财力引导和扶持优势产业、企业的发展。公共事业类财政专项资金,按照“公平优先”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分配,
6、对实施条件最优、保障有力、时间最快、能力最强的项目进行支持,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机制,加快提升我省公共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二是规范竞争性分配方式和程序。纳入竞争性分配的财政专项资金原则上采用招投标法进行分配,包括标的发布、项目申报、评标、公示和确定分配结果等五个环节。分配时,以市县政府为主体进行招投标,把所需支持的产业、企业或市县项目的综合性绩效作为主要标的,按规定程序评审、公示、公开后择优分配,由市县政府按规定范围和方向统筹安排。三是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公开机制,实行全社会监督,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和既定绩效目标的实现。四是强化全过程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评价或检查结果作
7、为预算分配和调整的依据。不按规定范围和方向使用的,省财政厅将扣回当年下达的资金,并在下一年度分配时作为扣减因素。这项改革的实施,可有效克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跑部钱进”的现象,有助于营造“努力的孩子有奶吃”、“谁有绩效、谁得补助”的氛围,进一步约束和规范政府主管部门的资金分配权,强化资金分配的客观性、公开性和公平性。6、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各级财政通过超收或清理整合结余资金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以及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7、 债券还本支出:地方政府安排的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8、 地方政府债券: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以省
8、、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为发行和偿还主体,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并代办还本付息和支付发行费的地方政府债券。2011年,财政部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四省(市)为自行发债试点省市。2013年试点省(市)扩大为6省(市),增加江苏省和山东省。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江苏省、山东省、北京市、江西省、宁夏自治区和青岛市为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省(自治区、市)。自发自还是指试点地区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本地区政府债券发行、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机制
9、。9、 中央各项补助收入:是指中央对我省的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和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指中央对承担委托事务、共同事务的地方政府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补助,以及对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事务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奖励或补助。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是指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均衡地区之间的财力差距,不指定资金用途,由接受转移支付的地方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转移支付。10、 转移性支出:反映政府间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以及不同性质资金之间的调拨支出。包括:税收返还支出、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专项转移支付支出、调出资金、债券转贷支出等。11、 转移性收入:反映政府间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以及不同性质资金之
10、间的调拨收入。包括:税收返还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调入资金、地方政府债券收入等。12、 中央税收返还收入:是指中央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以及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时,将上划中央收入中原属地方的部分以一定的返还方式归还地方的收入。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等3项。(1)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1994年国家进行分税制改革,实行按税种划分收入的办法,原属地方支柱财源的“两税”收入(增值税的75%和消费税的100%)上划为中央收入,中央财政给予地方税收返还。(2)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2002年1月1
11、日起国家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所得税收入中央与地方50:50分享,2003年起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分享60:40分享。地方上划的所得税收入大于中央下划的所得税收入的差额部分,由中央作为基数返还给地方。(3)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2009年1月1日起,国家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同时,提高价内征收的汽油、燃油等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国家以2007年地方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
12、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收入为基数返还地方。13、 基本支出: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支出。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服务支出等。14、 支出经济分类:即财政支出按其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做的分类。在支出功能分类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基础上,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现行政府支出经济分类设置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9类科目,类下再设款级科目。15、 支出功能分类:即财政支出按政府主要职能活动所做的分类。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花的钱做了哪些方面的事。现行政府支出功能分类设置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等26类科目
13、,类下再分款、项两级科目。16、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17、 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身份参与社会分配,并将收入用于政府公共活动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8、 分税制:是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和公共财政的理论确立的一种分级财政管理制度,是国际上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一种财政分配体制,是处理中央与地方财
14、政分配关系的一种较为规范的方式。我国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其基本内容有四点:一是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范围;二是按照收入与支出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各级政府收入范围,将各项税收划分为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方税;三是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中央税与共享税由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地方税由地方税务机构征收;四是逐步建立起规范的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相对规范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框架。随后,在保持体制框架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变化,中央又陆续进行了一些调整,主要是2002年实施了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2004-2005年改革了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推动了分税制财
15、政体制的不断完善。19、 稳健的财政政策:即理论上的中性财政政策,指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既不扩张也不收缩的情形,是介于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在经济总量基本平衡、物价比较稳定、结构性问题相对突出情况下实行的一种财政政策。20、 积极的财政政策:即理论上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指财政通过减少税费或增加支出,扩张总需求,避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实施的一种财政政策。21、 经常性收入:指财政收入中除因政策性、特殊性因素带来的一次性、特殊性收入之外的部分。22、 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有关规定,依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
16、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务的过程中,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向特定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23、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具体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十类,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不纳入非税收入管理。针对不同类别和性质的非税收入,国务院和财政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政策和制度。24、 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
17、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主要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地方教育附加等。25、 一般预算收入:现行财政预算分为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1997年,财政部将部分原属预算外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但这部分资金又需保持其专用性,不能与原来的预算收入统一分配,因此将政府预算收支分成两部分,即:将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及原属预算外的地方财政税费附加称为基金预算,原来的预算收支就改称为一般预算收支。目前,一般预算收入主要包含各项税收收入以及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非税收入。26、 上划中央收入:是指按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规定,在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 名词解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