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放顶及收尾安全技术措施.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次放顶及收尾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次放顶及收尾安全技术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操作初次放顶及收尾安全技术措施 初次放顶及收尾平安技术措施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顶煤冒放性影响顶煤冒放性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地质因素和技术因素。影响顶煤冒放性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开采深度、煤层厚度和强度、煤层中夹石层位置及其厚度、直接顶岩性及其厚度、基本顶. 一 顶煤冒放性影响顶煤冒放性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地质因素和技术因素。影响顶煤冒放性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开采深度、煤层厚度和强度、煤层中夹石层位置及其厚度、直接顶岩性及其厚度、基本顶岩性及其厚度、煤体裂隙发育程度等。技术因素主要包括采放比、架型、工作面长度和放煤方式。依据上述各影响因素,结合本矿井实际状况,其冒放
2、性分析如下:1、开采深度对顶煤冒放性的影响实质上是支承压力对顶煤的压裂影响,不同强度的煤层有不同的临界开采深度。从宏观来看,开采深度小于100m的煤层,其冒放性差;开采深度为400m以下的煤层,其冒放性较好。本矿井目前煤层开采深度约144m左右,从开采深度来看,其冒放性较差。2、煤层强度直接地影响顶煤冒放性。一般来说,软煤(f1)最易冒落,冒落块度小,块径在0.20.3m以下,可放性很好;中硬煤(f=12)次之,冒落块径多为0.30.6m,少数可达1.0m,可放性较好;硬煤(f2)的冒放性最差,冒落块径1.0m左右为多,大于1.0m的常见,最大特点是支架后部常有悬空的顶煤。煤的强度与顶煤冒落角
3、有亲密关系。依据大量观测数据表明,软煤的冒落角一般为85110,中硬煤为6585,硬煤多为4565,在多数状况下,冒落角愈大,顶煤放出率愈高。本矿井未作煤的强度参数测试,要准时作煤的强度参数试验,以便依据煤的强度指标,实行有针对性地处理措施。3、依据地质报告供应的钻孔资料看,井田内各可采煤层无夹矸,夹矸对顶煤的冒放性基本没有影响。4、井田内煤的顶板、底板多为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在饱和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在0.113.8mpa之间,属极软质岩石(三、平安措施本矿井为缓倾斜煤层,煤层倾角58,厚煤层设计采纳走向长壁炮采放顶煤开采,放顶工艺主要考虑顶煤的处理。依据上述分析及矿井实际开采状况,
4、矿井开采的各层煤裂隙均比较发育,抗压强度小,无夹矸,顶煤冒放性尚可。为了加强工作面顶煤的冒放性,提高顶煤回收率,设计采纳顶煤松动爆破措施。1、工作面顶板单向抗压强度较小,稳定较差,易跨落,一般不需要实行强制放顶措施。2、为保证支架的完整,确保支架初撑力,发觉失效的支架应准时更换,加强工作面矿压监测工作。3、初采时前三个循环不放顶煤,即开头每隔两架放一次顶煤,随工作面推动逐步加大放煤量。4、初采、初放期间,如遇煤壁片帮或工作面压力明显增大时,发觉特别时,应马上实行措施,进行处理。5、初采、初放期间,矿应成立初放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指导,加强现场管理。7、初次放顶必需编制专项措施。四、初次来压和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次 收尾 安全技术 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