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中元节的习俗.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福建泉州中元节的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泉州中元节的习俗.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福建泉州中元节的习俗 在闽南一带,中元节被称为鬼节,农历七月初一鬼门关要“开门”,七月三十要“关门”,而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大家都要轮番做普渡,敬祭亡魂,相互宴请,据说是请的人越多越好。 泉州民间鬼魂崇拜的习俗中,比较典型的当为敬祭亡魂的“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在泉州有句俗语是“七月半祭祖”,这其实是人们对逝去先辈们的一种祭祀和表达哀思。每到中元节这一天,也有的在农历七月选一天,人们以鸡鸭鱼肉、糖饼水果,甚至全猪(闽南语俗称神猪)等供品祭祀先人,在门前路边烧纸钱放爆竹普渡孤魂。 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
2、进行的,其祈求的内容甚多:或祈死者无厄幽沉滞之悲;或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或蕲雨泽以抗旱;或冀赦过以除愆等等。到清道光(1821-1850年)间,普渡祭祀仪式有所变化七月初一起,各社副曾道设瞧,作盂兰会,俗名普渡,以祭无主鬼。 至新中国成立前,泉州沿海地区的普渡仍非常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番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唐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各铺轮番进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初二日。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泉州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
3、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年各轮番普渡一次,相互宴请,民间有“著名龟湖大普渡”之俗谚。 泉州古代普渡的祭祀活动,都有地方官员出面主持,他们往往利用普渡日同时祭”无主鬼“和城惶神,让合境无主鬼魂享受祭品而不为祟作乱人间,并利用城惶神威,倡善惩恶,令百姓安分守己,使官吏不敢欺上枉下。 清代道光以后,泉州普渡被视为封建迷信陋俗,这与普渡信俗在传承的过程中,消失浪费攀比和结怨械斗等弊端有关,超出了民间信仰的范畴。像石狮“龟湖大普”之日,家家户户大操大办,均以客多为荣以客少为耻,以故生疏人也被强拉入席助声势,如此铺张铺张致使很多村民倾家荡产。泉州地方封建势力抬头掌握了祀神鬼的活动,往往为私人恩怨蓄意挑起争端。有的好事者为向仇家示恶,于普渡日抬出铺主公和境主公巡境游行,经常因巡境越界而导致流血械斗。清代泉州出名的“东西佛”械斗连续300多年,为祸之烈历史未有。 新中国成立后,普渡因被明令禁止而大为收敛,但80年月以来,民间又在鬼月私下拜敬无祀鬼魂。现在每年普渡月,政府会劝导民众不作普渡,反对搞封建迷信和大肆操办,禁止喝酒闹事和酒后驾车。2022年,晋江市曾下发文件,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明确要求群众不摆宴席,不做普渡、“佛生日”。不过好像宣扬效果不大,只是普渡没有以前喧闹了。 第 2 页 共 2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 泉州 中元节 习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