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生活技能课程(讲义).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野外生存生活技能课程(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外生存生活技能课程(讲义).doc(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轻工业学院野外生存生活技能课程(公共选修课)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 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体育与文化产业学院 王学先 教授目 录第一节野外生存的概念1一、什么是野外生存1二、野外生存所涉及的范围1第二节 野外生存活动的起源与发展1一、人类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野外生存发展史1二、探险活动促进野外生存的发展2三、战争对野外生存的促进作用2四、自然灾害考验人类的野外生存能力2五、科学考察需要野外生存技能2六、早期商务活动对野外生存的影响2七、我国野外生存活动的现状与未来2第三节 开展野外生存活动的意义2一、科技进步与人类生存能力的下降3二、野外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3三、野外是人生最好的课
2、堂3四、生存训练与自我拓展3第四节野外生存活动与法律、法规3一、野外活动与环境保护3二、野外给养与动植物保护法3三、行业规范亟待解决3第二章 野外装备4第一节 野外宿营用品4一、帐篷4二、睡袋5三、宿营袋5四、防潮垫5五、炊具与炉具5第二节 野外着装5一、鞋袜5二、服装6三、头、颈部用品6四、手套6第三节 野外专用包6一、背包6二、腰包6三、救生包6第四节 野外生存的必要工具7一、生存之宝刀7二、登山工具7三、宿营工具7四、鱼具7五、照明与信号工具7第五节 野外生存的必要物品7一、火种及生火用品7二、食品8三、医药用品8四、塑料制品8五、确保用品8六、其他物品8第六节 野外常用的仪器设备9一、
3、通讯设备9二、定位仪器9第三章 野外给养9第一节 如何利用植物性食物9一、野菜类食物的鉴别和食用方法9二、蕨菜10三、可食用的根、茎、叶、花10四、果实类食物10五、可食用的种子10六、其他可食植物及可食部位10第二节 真菌类(蘑菇)食物11一、鉴定蘑菇的基本方法11二、可以安全食用的野生蘑菇11三、我国剧毒蘑菇概述11第三节海藻类食物12第四节动物性食物的利用方法与原则12一、可食用的环节动物12二、可食用的贝类12三、可食用的甲壳食物12四、可食用的昆虫及食用方法12五、鱼类食物及捕鱼方法13六、可食用的两栖类13七、可食用的爬行类13八、食用鸟类的原则13九、哺乳类动物的食用原则与方法1
4、3第五节 怎样解决饮水问题14一、如何寻找水源14二、怎样“制造”水和收集水15三、水的净化方法15四、科学饮水方法16第四章 野外宿营16第一节 怎样选择宿营地17一、宿营地的一般特征17二、选择宿营地的注意事项17第二节 如何建立野外庇护所17一、寻找天然庇护所17二、改建庇护所17三、搭建庇护所18四、特殊环境庇护所18第三节 野外生火方法18一、取火方法18二、点篝火的方法19三、建立炉灶的方法20第四节 野外炊事20一、蒸煮食物的方法20二、烧烤食物的方法20三、加热食物的方法21第五节 帐篷的使用方法21一、搭建帐篷的地点21二、帐篷的搭建方法21三、住帐篷的注意事项22四、帐内安
5、排22第六节 营地卫生22一、环境保护22二、营地功能区的划分23三、营地健康23第五章 野外避险与救援24第一节 动物的伤害预防与处理方法25一、水母伤害的预防与处理25二、蛭类伤害的预防与处理25三、节肢动物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26四、鲨鱼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29五、爬行类动物伤害的预防与处理29六、怎样应对来自鸟类的伤害30七、如何面对野兽30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预防求生与救援31一、水害的预防与求生方法31二、雪害面前的对策32三、应对泥石流的方法33四、雷击的预防与逃生34五、地震中的救生方法34六、火灾的预防求生与救援35七、紫外线伤害预防与处理方法36八、风灾中的求生方法37九、寒
6、冷中的自救与救援37十、高原反应中的策略39十一、怎样处理中暑患者39第三节 意外伤害中的求生与救援40一、交通事故40二、坠落时的求生与救援42三、预防流石击伤43四、塌方时的逃生策略44五、触电救援方法44六、怎样抢救中毒患者45第四节 怎样进行野外急救46一、外伤急救46二、骨折急救49三、人工呼吸49四、心脏按摩50五、心肺复苏术50六、运输伤员50附:突发性肌肉痉挛51第五节 求救方法51一、求救信号51二、莫尔斯码52第六章 野外生存实用技能53第一节 野外制作技术53一、工具类的制作方法53二、服装类的制作方法54三、编结技术55第二节 野外定向方法55一、徒手定向方法56二、利
7、用工具的定向方法56三、利用仪器定向56第三节 如何使用绳索57一、怎样盘绳盘57二、捆绑技术57三、绳结的打结方法及用途57第四节 攀登与下降技术58一、徒手攀登方法58二、利用简单工具攀登59三、徒手下降技术59四、利用简单工具的下降方法60第五节 天气观测地图及使用60一、天气观测60二、识图62第七章 野外生存训练63第一节心理训练63一、自我突破(自信心训练)64二、压力释放65三、团队训练65第二节耐力训练66一、干渴训练66二、悬挂67三、定力训练67四、体能训练67第三节 技能培训与考核办法67一、生火练习67二、搭建帐篷67三、寻找食物68四、打绳结68五、定向方法68六、救
8、护练习68七、地图使用68八、信号及仪器使用68第四节 综合生存能力训练68一、归队68二、定点集合68三、寻宝69四、野外生存69第五节 野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69一、制定计划69二、后勤保障69三、环境保护69四、野外带队方法69五、防止晕车的方法70第六节 野外活动项目70一、穿越项目70二、攀登与下降项目71三、漂流71结束语72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什么叫野外生存?2。开展野外生存训练有什么现实意义?3。探险家有什么社会价值?4。简述野外生存的起源与发展。5。开展野外活动应该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6。我国目前有那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7。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行业规范?原教育部体卫艺司体
9、育处处长季克异说:“体育课最可悲的事情是用鞭子把学生赶到操场上,我们现在的一些体育课教学内容,学生不喜欢,又没有实际的锻炼作用,结果学生很不乐意地学了一些可能出了校园就一辈子用不上的东西。我们的目的是在学校阶段化教育结束后,让学生学会如何锻炼,并把体育锻炼培养成为他们一个基本的生活习惯。”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内容,把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不仅打破了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格局,而且还将丰富和完善我国高校体育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增长知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之余,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德智体
10、美全面发展。第一节野外生存的概念一、什么是野外生存野外生存:即人在非生活环境下,最大限度地维持生命力的行为。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指在远离居民点的山区、丛林、荒漠、高原、孤岛等野外环境中,在不完全依靠外部提供生存、生活的物质条件下,依靠个人、集体的努力保存生命、维持健康生活能力的训练。它以自身的挑战性、冒险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目前它已作为一种崭新的体育课程模式,被引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之中。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拓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以你可以做到,只是你从未体验过”为口号,以野外生存生活教学和实践为主要手段,强调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7月至200
11、6年7月,在全国部分高校进行实验;2007年7月开始,将在全国各高校推广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二、野外生存所涉及的范围野外生存行为一般分为主动性和被动性两种: 被动性的野外生存,往往是一些意外所致,如迷路、自然灾害、战争、飞机失事等。虽不常见,但不能完全避免。谁也不敢断言自己的一生中不会发生意外。所以,学习和掌握一些野外生存的知识和技能是很有必要的。 主动性的野外生存活动是指一些爱好者有准备、有计划地开展这项活动。他们背起背包就走,饿了就找东西吃,困了就找地方睡是其显著特征。第二节 野外生存活动的起源与发展一、人类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野外生存发展史人类祖先最开始一定就是生活在野外的。那时的人类没
12、有衣服、没有工具、没有固定的食物、更没有房屋,他们生活在原始的自然环境里,茹毛饮血、营木为巢、钻木取火;食物选择野生的动植物,保暖采用草蓑或兽皮,宿营则是利用山洞、雪屋或草帐人类就是在大自然的野外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我们现在的一些野外生存训练只是对祖先野外生活方式的重演,是人类原始生活技能的一种回归。只是我们在许多方面利用了现代技术和现代工具罢了。如在太阳下用凸透镜取火、利用信号向飞机求救等。二、探险活动促进野外生存的发展人类的探险活动从人类开始定居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新大陆的发现、许多科学问题的证实、矿藏的开采等都与探险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探险活动本身既充满了刺激、神秘,又危险处处、困难重重。
13、每年死于探险活动的人不计其数。然而人们的探险热情大有前仆后继、逐渐升温的趋势。如今,许多著名的探险地带(如沙漠、雪山、草地等),在适合探险的季节里往往是人满为患。三、战争对野外生存的促进作用现在的野外生存方法和工具中,如炭火消毒法、弹药取火法、猫耳洞庇护所以及瑞士军刀、丛林刀、反曲刀等,都是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由军队的士兵发明的。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一部很好的野外生存教科书。长征期间,红军几乎尝遍了所有的植物;红军的蓑衣和草鞋更是拿手好戏。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抗日联军”为野外生存而发明的既保暖又隐蔽的“地窨子”,为打击日本鬼子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代野外生活生存起源于“二次”大战时期,
14、当时德国海员库尔特汉恩发现海上遇险的水手在侥幸逃脱沉船之难后,因缺乏生存的毅力和技能,往往在救援来到之前就放弃了求生机会。因此,他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造设施,让海员专门做一些有关海上遇险求生训练,以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掌握遇险生存技能,提高他们在身处险境时的生存能力。于是,一所专门进行生存训练的“阿得伯威训练学校”诞生了。其训练科目就是强化学员在危机中求生的意志和能力。经历过这种海上生存训练的海员遇险生还的几率比没经过训练的海员有明显的提高,这种训练首先引起了军队的兴趣,特别是特种部队如陆战队和空降兵等,他们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要随时应付人类和自然所造成的麻烦和意外。经过训练,他们懂得了如
15、何在森林、沙漠、海岛等自然环境中寻找淡水和食物、保证睡眠以及补充体力的方法。利用野外生活生存训练提高特种兵的毅力 、能力及协作的方法 ,使人们从好奇、崇拜到模仿 ,从而被用来作为培养普通人个人和团队素质的有效途径。人们通过野外生存活动,能够化解工作压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强健自己的体魄。四、自然灾害考验人类的野外生存能力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回避的,只能学会怎么来进行应付。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民找到了许多可以食用的植物,并发明了许多“烹饪”的方法。五、科学考察需要野外生存技能只有具备相应的野外生存技能(譬如饮水、饮食、宿营以及求救等),才能应付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从而避免自己
16、的生命受到危害。六、早期商务活动对野外生存的影响过去人类的商务活动(商务运输),基本上依靠的是人力和畜力。尤其在长途跋涉的旅途中,风餐露宿、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野外的生存能力往往是一只商队能否成功的关键。七、我国野外生存活动的现状与未来我国真正的正式意义上的户外探险和野外生存活动的开展是近几年的事。目前几乎每个省都有自己的俱乐部,参与野外生存活动的人数呈几何速度倍增,保守的估计也在上百万人。伴随着国人小康生活的逐步实现,野外生存这种集旅游、休闲、运动、探险于一身的活动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时尚。我国高校正式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有7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17、东北林学院、浙江林学院),开展了把“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并相继建立了湖北神农架、东北帽儿山和浙江大明山三个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三节 开展野外生存活动的意义 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本领,而人类的本能是所有动物中最差的。人类的文明,使人类向不使用现代工具就无法生存的方向进化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人类的悲哀。人类本身也是动物,而动物本来是应该能够在野外生存的。一、科技进步与人类生存能力的下降人类在进化历史上的进步所带来的优裕生活条件和环境,也使人类的生活能力不断下降。科技的进步无可非议。然而,人类原始的逆境生存本领绝对没到可有可无的程度。
18、近年来,面对自然的或人为的各种“突发事件”,许多人往往是束手无策。因此,发掘和发挥人类的生存能力,历练现代人的意志,挖掘现代人的潜能,提高现代人的环境意识,增强人们的体质,调节和净化人的心灵,是开展野外生存训练的真正价值所在。 二、野外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野外生存训练不仅可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放松心境,提高素养的过程。在非正常的野外恶劣环境中,你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朋友、认识集体和团队的力量,尽最大地努力来发掘自身的潜能;同时学会懂得相互依赖、团结协作、增进友情,完善自我。三、野外是人生最好的课堂 人类除了本能之外的所有知识、技能都是从大自然
19、中学到的。大自然让人们明白什么叫“物竞天择”,懂得怎样才能“适者生存”,甚至教你怎样对待工作、怎样对待生活、怎样对待人生。野外生存体验可以激发你热爱祖国、爱惜生命、珍惜动植物资源、保护环境的热情。四、生存训练与自我拓展 野外生存训练中,人们不仅学会寻找食物、生火做饭、搭建帐篷以及定方向、打绳结、自我救护和救护别人等野外基本技能,还要去拓展、开发人类的头脑和身体内部蕴藏着的巨大能量潜能。做一些自己从来没做过也从不想做、从不敢做的事情。在野外的大自然环境中生活,能够使人们的胸怀宽阔、大度、包容,危险使你懂得生命的可贵、利益的渺小,恶劣的环境使你必须积极、乐观、勇敢地面对,使你逐步地具备乐观、大度、
20、积极、勇敢的性格特征,培养相互协作、战胜困难、共度难关的团队精神。第四节野外生存活动与法律、法规 一、野外活动与环境保护野外生存活动必须加强对自然的环境里的保护,任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二、野外给养与动植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野外生存活动中,在你的生命没有受到饥饿的威胁时,不能采集任何野生动植物作为食物。在被动地进行野外生存时,也不要以濒危野生动植物作为给养。在野外,可以吃的非保护类野生动植物完全能够保证人们不被饿死。三、行业规范亟待解决近几年来,野外活动的受伤和死亡时有发生,其事故频发
21、的主要原因是不注意安全、组织者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野外生存基本知识;个别的俱乐部以赢利为目的,很少或根本不考虑参与者的安全问题;有的装备物品价格低的离谱正确引导大学生高效、安全地开展野外活动,把野外生存课程纳入大学教育体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现素质教育,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在发达国家,各种野外生存能力被视为青少年的基本生活技能之一,野外生存已逐渐被纳入必修课程当中。相信随着国家、集体、个人的不断努力,我国的野外活动将步入健康科学的发展轨道。第二章 野外装备思考题1、帐篷的种类有哪些?如何根据活动性质选择帐篷?2、睡袋的作用是什么?填充物的种类有哪些?3、新买的鞋子为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野外 生存 生活 糊口 技能 技巧 课程 讲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