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怀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徽省怀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怀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怀宁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请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 齐民要术卷一耕田对耕耱技术有详细要求。首先,要求“犁廉耕细”,即要求所耕犁条不能太宽,宽了就耕不深,耕不细。其次,要求根据墒情(土壤湿度情况)确定耕作时间。再次,耕地的深度,要求因时而定。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A因时耕作,集体劳动B分工细致,技术先进C重视农时,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清朝初年,内务府所辖官庄数量有限,
2、如近畿官庄只有132处。光绪中期,由内务府管辖的官庄共886个,占有土地3360965亩,仅畿辅一带就有官庄373处,有地758739亩。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地区,许多土地落人淮系军阀官僚的手中,每家每年收租谷在2万石至5万石不等。这表明,晚清A租佃关系衰落B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C社会转型艰难D农业规模经营趋势明显3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农民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由此可知,均田制实行的重要前提是A出现大量无主荒地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政府控制部分土地D当时人口大量
3、减少4湖南蚕桑业原本比荆(州)、襄(阳)落后,在五代时有了一定的发展。资治通鉴记载:“湖南民不事蚕桑,(高)郁命民输税者皆以帛代钱,未几,民间机枢大盛。”这一变化表明A赋税改革促进民间手工业增长B手工业专业化趋势加强C丝织业成为百姓主要收入来源D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5 后汉书记载,西汉元帝时“诸曹侍中以上”往往“私贩”,即官员们大都做起了生意。因此,当时的御史大夫,也是汉代的大学人贡禹向朝廷奏请:“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家亡(不)得私贩卖”。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并未实施B官员从商不利于维护统治C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D商业活动突破时空的限制6南宋临安城内同类商品的经营有了更多相对集中的区域,或
4、一处或数处,称之为“团”、“行”或“市”,如:花团、青果团、布行、销金行、米市、珠子市等。这主要反映的是当时A商品交换活跃B城市消费趋向奢华C工商业市镇兴起D政府加强市场管制7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主要的生计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这说明A江南农业生产技术逐渐落后B江南经济结构出现转型迹象C明清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D江南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8明朝市镇经济各有特色。如盛泽镇以蚕桑为业,震泽镇居民竞逐绫绸之利,濮院镇专织丝绸,枫泾镇棉纺织业兴盛。这反映出明中后期,市镇经济A制约了农业发展B生产方式多样化C
5、区域化分工明显D以棉纺织业为主9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计日而受值者曰忙工”。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只单纯出卖劳动力。这一现象表明A农村中雇佣关系普遍存在B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C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10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A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D促
6、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1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世界首次出现了“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的现象。这表明当时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C殖民战争被经济贸易活动取代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12 1618世纪,欧洲从海外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烟草、蔗糖、茶、咖啡、瓷器等;19世纪,欧洲在海外寻求的主要产品逐渐成为金属、植物油、染料、棉花和麻等。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规模的扩大B欧洲生产方式的变革C全球殖民强国的更替D亚非拉美地区的衰落13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
7、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B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C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D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14亚当斯密认为“最有效率和最富生产性的专业化模式,是个人或国家都集中精力从事相对或比较而言比其他的人或国家效率更高的活动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当各国集中在其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生产和贸易时,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会变得比原先要好。”材料意在A倡导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B呼吁国际资本的合理流通C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走向D论证贸易自
8、由化的必要性1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下列为其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是A新航路的开辟B殖民扩张与掠夺C第一次工业革命D区域经济集团的出现16 19世纪70年代末,英国人发明了托马斯吉尔克里斯特炼钢法,随后在欧洲大陆被广泛采用,然而直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企业家才用它替代了传统的炼钢技术;自动纺织机也是由英国人发明的,但将其第一次投入大规模商业生产的却是美国的德雷珀父子公司。这些现象说明英国A企业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B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C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D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17统计表明,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以贯之的产业结构是商业资本大大强于工业资
9、本。这主要缘于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近代工业发展不平衡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D商业的利润高于工业18 1882年底,华商大量抛售洋务企业股票转而投资生丝市场,使洋务企业陷人绝境。导致朝廷对职业买办操持的洋务企业丧失信心,变其由放权的“官督商办”为集杈的“官员督办”。这说明A政策决定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 B民间资本主导洋务企业发展方向C官员督办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洋务企业的局限性制约了其发展19 1897年,大生纱厂发行股票。张謇“领南洋商务局官机二万锭,作为官股规银二十五万两,议集商股规银二十五万两,共计官商本规银五十万两官绅订立合同,永远合办。”这可以反映当时A官方限制民间办厂B股本结构较为单
10、一C社会资金的资本化D列强放松对华侵略20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公司)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 这一现象出现的国内因素是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21宋子文认为通货膨胀的威胁已经过去,因此不再拍卖敌伪财产;另一方面,继承敌人的统制体系,要造成化公为私的国营企业,其中最大的便是中纺与中蚕。这A激化了国民政府与民众的矛盾B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新生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为抗日战争提供物质基础22 1980年,时任海盐县衬衫总厂厂长的步鑫生,打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怀宁 中学 2018 2019 年高 历史 下学 期期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