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方案.docx
《实验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设计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操作实验设计方案试验设计方案(精选10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当、圆满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具体过程。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试验设计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试验设计方案 篇1 一、试验名称: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制作、观看和指导 二、试验目标:让同学经过独立自主的制作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方法来感知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从而使同学对细胞到达必需的熟悉,为以后的教学作下铺垫。制作临时装片的胜利,对提高同学的生物学爱好和生物科学素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样熬炼
2、了同学的动手本领,也培育了同学的自我动脑思索的本领。 三、试验方法及步骤: (一)试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解剖针、毛笔、滴管、擦镜纸;清水、碘酒溶液;西红柿、空心莲子草、洋葱;创可贴(切片时可能会有人受伤) (二)试验步骤: 1、临时装片的制作 预备 擦用擦镜纸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洁净 改善:将干净的纱布改为擦镜纸,擦拭玻片时要留意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玻片的两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衬垫上干净的纱布后,夹在玻片两面,同时擦拭,以防将玻片损坏,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 改善:在制片时至少滴2滴清水,这样加盖玻片时,盖玻片下的空间中水较充盈,气泡就少,细胞的活
3、性也较好取用刀片在洋葱表面上划“井”字(大约0.5cm2),用镊子撕取外表皮 问题:由于叶表皮皱缩、同学不娴熟等,导致撕下的表皮薄膜过厚,在显微镜视野中难以找到幻想的观看对象,致使试验效果较差。 改善:首先将洋葱鳞片叶切成宽1.0-1.5cm的纵向窄条,再用刀片将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划成小块(切忌划透),然后用镊子夹住宅划表皮的边缘,将其轻轻取下(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易与叶肉分别,操作简便)即可。这一改善降低了试验操作难度,提高了制片质量。放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盖盖玻片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看的材料上 染色 染:将玻片倾
4、斜10度左右,从高的一侧滴入碘液,让其自我流入玻片。问题:染色时书中要求是把1-2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然后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然而,部分同学可能将盖玻片下全部水全部吸干,做出的装片会有许多的大气泡,且气泡将细胞掩盖了,或者有人将气泡误认为细胞。 改善:染色时不用吸水纸吸水,而是将玻片倾斜10度左右,这个角度必需不能太大,太大水就会流出盖玻片下的小空间,然后从较高一侧的盖玻片与载玻片的缝隙往里滴碘液,让碘液自我流进盖玻片下,假如有液体流到盖玻片外,用吸水纸擦拭,但必需要强调不能从盖玻片边缘吸水,盖玻片四周必需要有充盈的液体,这样才不会消失大气泡。 镜检 用显微
5、镜观看 2、临时切片的制作 选材 选择软硬适度的材料,先截成适当长度,一般以20-30mm为宜(便于手持即可),材料太软,可用马铃薯块茎、胡萝卜根或肥皂将欲切取的材料夹住一齐进行切片,本试验用空心莲子草,可直接用于切片。 切片 用三只手指夹住空心莲子草,(使其高于手指,右手持刀片(刀片用水润湿),将空心莲子草削去一层,构成平面,刀口向内,与断面平行,以匀称的动作,自左前方向右后方快速拉刀,滑行切片(留意要整个臂部用力,而不要腕部用力)。 镜检 如此连续动作,切下一些薄片,然后用毛笔将最薄的几片材料移至滴有一滴清水的干净的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看。 3、临时涂片的制作 把成熟的番茄果
6、肉放在培育皿内,让汁液流出(汁液中有匀称的离散细胞)。吸取汁液,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将涂抹的液滴滴于载玻片的中央或偏右约14处,左手持载玻片或放在平台上,右手持另一载玻片作推片。先渐渐向右移动,让短边接触溶液,两载玻片的夹角约为30-45度,再向左快速推载玻片,即可涂成一匀称的薄片。(也可用解剖针、牙签、火柴杆等涂成薄片,盖上盖玻片即可。) 四、预期结果: 1、胜利观看到了洋葱表皮细胞、西红柿果肉细胞及空心莲子草茎的结构。 2、经过使用显微镜对细胞的观看,同学们对显微镜的使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和熟悉 3、经过同学们对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独立自主的制作,使得大家基本把握制作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方法
7、 4、经过对细胞结构的观看,使同学们对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试验设计方案 篇2 一、讨论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同学综合本领提高的作用 二、试验处理: 比较性试验:一般班与试验班的比较 等组试验:一般班与试验班的比较 三、试验变量 1、试验自变量 X=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 2、试验因变量 Y1=猎取信息的本领 Y2=合作学习的本领 Y3=对信息评价的本领 Y4=反省认知的本领 Y5=自我评价的本领 3、干扰变量及其掌握 干扰变量: (1)同学信息技术素养和技术水平的不一样 (2)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使用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8、 (3)同学与他本领的变化进展对这五种本领的影响。 干扰变量的掌握: (1)为了确保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是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使用的作用而不是其它因素的作用,本试验讨论过程中采纳等组比较试验。 (2)为避开由于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不合理而对试验效果产生影响,在进行试验前应由教学设计专家、学科带头老师和同学对设计的任务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布尔什确保任务的合理性。 (3)为降低其它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先对同学的确基本学习本领、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术水公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它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效果作猜测分析,最终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时加以讨论并予以排解。 四、试验程序设计
9、1、试验假设 (1)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同学猎取信息的本领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2)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同学合作学习的本领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3)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对信息评价的本领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4)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反省认知的本领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5)任务驱动教学法对自我评价的本领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2、试验对象 在附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3)、(4)班和其次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2)、(5)班为试验对象;附中高二(3)班和其次中学高二(2)为试验组,教学中采纳任务驱动教学法;附中高二(4)班和其次中学高二(5)班为掌握班,教学中不采纳任务驱动教学法;试验实施前对同学本领进行前测,
10、确认两班同学在这三个方面的本领相当,视为等组。 掌握1=附中高二(4)班部分同学和二中高二(5)班 试验1=附中高二(3)班部分同学和二中高二(2)班 (注:讨论到前测时可能两个学校的两个班不必需全部能够分为两个等组,故从两学校的两班中分别选取部分同学构成两个等组。为不影响试验的正常、顺当进行,对不纳入试验的同学也实施同样的试验手段,但不纳入数据的统计分析中) 3、试验过程 本试验讨论采纳等组比较前测后测试验讨论。 (1)利用里克特量表对预期的试验对象进行前测,并分别从两个自然班中选取部分同学组成试验组和掌握组:试验组和掌握组。 (2)利用调查问卷对试验对象进行学习风格、本领结构等因素进行调查
11、讨论,了解同学的特点和已具备的本领状况,为以后的效果分析扫清障碍。 (3)在两个学校的两个试验班的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学资料和任务驱动基本架构是由讨论者和学科老师依据讨论和教学的需要共同确定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行为观看记录表、反思日志表、调查问卷、里克特量表等工具对同学的行为进行观看和记录。 (4)在讨论进行两个月左右时对同学这三种本领的进展进行构成性检验,发觉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进行补救。 (5)学期结束时,对同学这三种本领的进展进行终结性检验,验证明验假设是否成立,如成立,用试验数据证明,如不成立,说明缘由。 试验设计方案 篇3 进展节水型水产养殖、种植模式,进化
12、水质节俭用水,清除鱼池中有机质带来的污染,绿化池塘有效提高池塘利用率,把池塘效益最大化除了优化水产品的品种结构外,还能够开发利用水面及水面以上的空间。这是将来池塘养殖的进展趋势。利用池塘养殖空间,水下养鱼,水面种菜,是进展水池养殖与种植相结合的方向之一。鱼的生存生长产生的废物,恰好是水生蔬菜所必需的养分。精养鱼池的肥水实际上是无土栽培的养分液。在池塘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的结合中,要依据重庆地区池塘养殖的模式和特点,结合当地的气候季节变化,如何因事利导,趋利避害,因地制宜,选择相宜的品种搭配实行相适应的种养技术,是我们鱼菜共生试验胜利的关键。依据上述思路制定设计方案如下: 一、设计目标 我场位于璧
13、山县城与狮子镇之间,养殖水源已严峻污染,河水无法使用。其净化池水水质削减循环已成头等大事。 1、鱼菜共生池全年不因养鱼投饲料污染水质而换水(确因天旱池水枯竭,只能适当补给)。利用蔬菜吸取池中氨、氮、磷等剩余元素净化水质到达不换水的目的。 2、鱼产量1000公斤亩、蔬每亩500公斤。 3、比较池鱼产量1000公斤亩。 二、设计方案 由于该试验在重庆地区属初试,在全国也没有完全成熟的阅历能够借鉴,所以在种植蔬菜的浮床用材方面,既要讨论浮力,又要与就地取材、低成本原则相结合讨论: 1。浮床: 用竹子做浮筐,在浮筐上用聚乙烯网布作浮床的面和底。使其面、底中空高度在10cm左右、面部开孔植菜,底部透水供
14、菜养分、并防鱼吃菜根。 用塑料管做浮筐,其他同。 用板房填充泡沫作浮床开孔植菜,但下部分需网布防鱼吃菜根。 利用竹块定型,同样用网布上下隔两层,然后在四角用竹棍定植在池中,靠四角竹棍支撑重量,成本最低。 2、植菜的品种:适应水生的品种。 空心菜:生长期410月,时间长、产菜期长。 水芹菜:生长期10来年3月,有效利用冬季连续空心菜的产量。 丝瓜:需大水大肥、可搭架立体利用水面以上的空间。 3、池鱼放养模式:结合当地养殖习惯,不回避草鱼。 4、种植面积不超过养鱼水面的20%、不低于15%。 三、试验场地 试验池支配在18号鱼池、比较池与气幕增氧为同一池塘。及16号池。 试验池18号为直角梯形,面
15、积亩。 试验设计方案 篇4 试验名称:土壤中分别产生-淀粉酶的菌种 一试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别、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习、把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土样进行微生物的分别、纯化培育,并进行简洁的形态鉴定 4、对简洁鉴定后的微生物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并由鉴定结果查伯杰氏手册以确定分别出微生物的品种。 二.试验原理 -淀粉酶是一种液化型淀粉酶,它的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包含淀粉类物质的土壤等样品中。 从自然界筛选菌种的详细做法,大致能够分成以下四个步骤:采样、增殖培育、纯种分别和性能测定。 1、采样:即采集含菌的样品 采集含菌样品前应调查讨论一下自我准备筛选
16、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着手做各项详细工作。在土壤中几乎各种微生物都能够找到,因而土壤可说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在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当推细菌,其次是放线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类物体上都有相应的占优势生长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烂叶、腐土和朽木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较多,果实、蜜饯表面酵母菌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较多,油田、炼油厂四周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较多等。 2、增殖培育(又称丰富培育) 增殖培育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样品中加入某些物质,并制造一些有利于待分别微生物生长的其他条件,使能分解利用这类物质的微生物许多繁殖,从而便
17、于我们从其中分别到这类微生物。所以,增殖培育事实上是选择性培育基的一种实际应用。 3、纯种分别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应用纯种微生物进行生产。经过上述的增殖培育只能说我们要分别的微生物从数量上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从而提高了筛选的效率,可是要得到纯种微生物就必需进行纯种分别。 纯种分别的方法许多,主要有:平板划线分别法、稀释分别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别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三试验材料 1、器材: 小铁铲和无菌纸或袋、培育皿、载玻片、盖玻片、一般光学显微镜、量筒、滴管、吸水纸、无菌水试管(每支4.5mL水)、烧杯、三角瓶、电炉、玻璃棒、接种环、镊子、搪瓷杯、恒温培育箱、高温灭菌锅、移液枪(枪头)、天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设计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