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语文知识点概括.docx





《2022年语文知识点概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语文知识点概括.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一、宿榴甲尽臂渡灌厚浆角讣间砚极砂郡酞靡凤茂哀鹊泥粘记叙记叙文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大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记叙的次序(表达方式) :次序、倒叙、插叙3、描写:A、分两大类:人物描写(即人物表现手法) :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 环境描写(社会、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A以景衬情B渲染气氛C为全文定下 -的感情基调D为下文做铺垫(铺垫与伏笔的区分:显性与隐性浓墨重彩与一两笔次要上下功但着眼点在主要上与前后呼应)E推动情节进展 描写景物的角度(感觉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
2、概括与具体结合、由远到近(由近到远) 描写的作用:栩栩如生、生动形象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4、文章的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谈论、抒情、描写5、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采纳第一人称的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为线索人物;)采纳第三人称的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方面自由表达;6、记叙文中的线索:以时空转移为线索1 (作品中的“ 我” 次要时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 仍有文章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7、详写是为突出中心的;8、记叙文中的谈论(少而精
3、) :记叙中谈论的作用:画龙点睛 段与段之间一两句谈论的作用:画龙点睛、承上启下 叙前谈论的作用: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表达的事物的摸索,引起对下文的亲密留意;叙后谈论的作用:提出对所叙事物的熟识,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总议部分的作用: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其中有的谈论就是文章的中心,起统领全文的作用;9、表现手法:象征对比 烘托 设置悬念前后呼应衬托(正衬、反衬)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分:1、象征: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如以“ 梅” 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实;以“ 菊” 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顽强;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
4、心志; 2 、 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3 、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 海燕” , 说象征“ 革命者” 可以, 说象征“ 春的使者” 也可以;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 梅” 、“ 菊” 的意义具有确定 性;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 、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托物言志重在言志,表现作者主观的思 想感情;说明文:一、说明文的分类:说明事物特点的说明文 阐明事理的说明文 二、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完整揭
5、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作诠释(阐明事物的某些特点,不要求完整揭示事物的全部特点)三、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摹( m )状貌1、举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白事物的 特点;便于读者懂得;2、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白事物的 特点;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 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4、列数字:具体而精确地说明该事物的 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 特点(位置、影响等);6、下定义:科学精确地说明说明 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白事物的 特点;8、引用法:使说明内容 更充实具体,增强说服力;9、摹状貌:对 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
6、体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10、作诠释:对 加以具体的说明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11、引用:使说明对象 内容更充实具体,增强说服力;仍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四、说明次序:时间、空间、规律规律:主次、因果、整体局部、具体抽象、一般特别、现象本质五、说明文的语言:有平实和生动两种,但都以 精确为前提;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六、说明文的结构:总分总、分总、总分、并列、递进、先整体后局部 七、对所说明的对象要抓住特点来说明即与众不同的;八种修辞及其作用:1、比如:生动形象 将抽像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变
7、浅显 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作者的情感 2、比拟(包括拟人、拟物) : 形象生动 静变动 讽刺 3 、排比:增强气概、句式美丽、抒发剧烈感情 4 、夸张:揭示主观感受,感染读者 启示想象力,加深印象 5 、对偶:形式整齐,结构均匀 反映辩证关系 动听,便于记忆 6 、设问:引起对问题的重视 7 、反问:突出强调;能把意思表达得更鲜明、更剧烈,给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8 、反复:突出重点 更好地抒情 条理、生动 旋律美丽、节奏感强 标明层次段落 9、引用:(诗句)诗情画意、(神话传奇)增加文章的文学性、神奇性、人文性,激起阅读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4 页精选学
8、习资料 - - - - - - - - - 的爱好 小说:一、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 人物” 为主要素)二、“ 情节” 四部分:开端、进展、高潮、结局 三、按篇幅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四、小说中主人公的判定:文章主题由谁表达谁就是主人公 阅读一篇文章,分析结构层次:留意先找过渡段、过渡性的句子和词; 新闻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前三者是主要的) 引号的作用: a 引用 b 强调 c 特定称谓 d 讽刺、否定、反语 e 特别含义 例 1、包身工没有“ 做” ,与“ 不做” ,的自由;(b)例 2、有几个“ 慈爱” 的老板,- 例 3、“ 芦柴棒” 焦急地要将大锅子里
9、的稀饭烧滚;例 4、云就像是天气的“ 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显现什么样的天气;(e)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1、句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料开头、首尾呼应 病句病因及修改:医生给人看病,先是诊断病情,确定病因,对症下药,力争药到病除,修改病句 也是这样;先要分析语病,确定语病类型,然后采纳相应的修改方法;下面结合常见的语病类型,谈谈修改语病的一般方法;一、句子成分残缺:句子成分残缺有两种情形:是缺少主语 是缺少宾语的中心语;缺少主语又分两种情形 : A. 主语被掩盖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10、 - - -第 5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例: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这个句子由于在“ 这次活动” 前加上了“ 通过” 一词,和在“ 我们” 前加上了“ 使”一词,使得这个句子的主语被掩盖起来,致使主语残缺;修改的方法是,把“ 通过” 一词 删去,让“ 这次活动” 作句子的主语;或者把“ 使” 删去,让“ 我们” 作句子的主语;B. 误认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例:阵风拂过稻田时,恰似滚滚的黄河水,上下起伏;这个句子误认“ 阵风” 为主语,其实主语应是“ 稻浪” ;修改的方法是,在“ 恰是”前加上“ 稻浪” ;缺少宾语的中心语 例:他
11、这个人有不少值得夸奖;应在句末加上“ 的地方” ;二、句子成分不搭配 句子成分不搭配有五种情形;1. 主语和谓语不搭配 例:这时,全场全部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 台上;这个句子的中心语“ 眼睛” 和谓语“ 集中” 不搭配,应将“ 眼睛” 改为“ 目光” ;2.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搭配 例:同学们以佩服的目光凝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模的报告;这个句子的谓语动词“ 凝视” 和它的宾语“ 报告” 不搭配,修改的方法是,在“ 凝视”后加上“ 这位英模” ,将“ 和” 去掉,在“ 这位英模” 后加逗号;3. 主语和宾语不搭配 例: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漂亮的季节;这个句子的主语“ 内蒙古草原” 和宾语“
12、季节” 不搭配,是一个漂亮的季节;4. 定语和它的中心语不搭配 例: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6 可改为:内蒙古草原的七月,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这个句子的定语“ 强壮” 与它的中心语“ 步伐” 不搭配,5. 状语和它的中心语不搭配 例:这朴实的话语多么深刻地包蕴着人生哲理啊!可将“ 强壮” 改为“ 强健” ;这个句子的状语“ 多么深刻” 与其中心语“ 包蕴” 不搭配,应改为:这朴实的话语蕴 含着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三、词序不当 1. 词序不当产生歧义 例: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很多张老师的事迹
13、;这个句子有两种懂得:一种是把“ 很多” 看作是“ 事迹” 的定语,表示有“ 很多事迹” ;另一种是把“ 很多” 看作是“ 张老师” 的定语,表示有“ 很多张老师” ;要防止 这种歧义,应把“ 很多” 调到“ 张老师” 的后边;2. 多个定语距中心语的远近关系处理不当;例:我们学校有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两位老老师;这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 老师” 有四个定语,按其距中心语的远近关系应排列为:两 位- 有三十年教龄的 - 优秀的 - 老;因此,这句话可改为:我们学校有两位有三十年教 龄的优秀的老老师;四、种属关系并列(不得并列)例:他常常去图书馆查阅工具书、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应改为:他常常去图书
14、馆查阅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五、交叉关系并列 例:这所学校里大部分是中青年老师,老老师和女老师只占少数;这个句子中的“ 中青年老师” 和“ 老老师” 中包含有“ 女老师” ,女老师中也包含有7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中青年老师” 和“ 老老师” ,“ 中青年老师” 和“ 女老师” 及“ 老老师” 和“ 女老师”均是交叉关系,不得并列;因此应将“ 女老师” 删去;六、意义关系颠倒 在一个递进复句中,前项和后项是递进关系,其意义关系不得颠倒;例:他不仅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而且能写一般的应用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语文 知识点 概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