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蒙医放血疗法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蒙医放血疗法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蒙医放血疗法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蒙医放血疗法放血疗法是在人体的表面的一定部位和穴位,用特制的器械,将浅部脉道 (静脉)切开或穿破,放出病血 (恶血), 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称为放血疗法。本疗法在蒙医外治法范围内属于峻疗之一种疗法,它对各种由血引起的病症,均有良好的疗效。 它以蒙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放出恶血, 开启与畅通脉胳,促气血运行,清血热,调体素,以提高抗病祛邪之能力。放血疗法,并不是仅仅放出血了事,而有严格的原则和方法,并对术前所作的准备、穴位的选定、具体操作、可能发生的问题等,都有系统详尽的规定。可以说,本疗法是独具特点的较为完整的疗法。本疗法不但能治病,且对某些病还能起预防作用。 如某些病由于没有及时
2、放血,其余邪或恶血会引起痈疽、 痞块等严重病症,或转移至任一脏腑或脉道引起化脓,侵蚀该部位。如能及时有效的放血则完全可以制止以上病症的发生。放血疗法之具体作用是排出脉道之病邪和恶血、镇痛、止痛、消肿、根除脓液和黄水,治疮疡,促生肌,减肥,并使瘦弱者健壮,特别是对排出恶血和毒邪有奇效。放血疗法之适应症及禁忌症适应症:多适用于由血、希拉引起的热性疾病。如伤热扩散、骚热、疫热、痈疽、疖肿、疮疡、痛风、索日亚(包括结核 )、丹毒、黄水病、麻风等热症。巴达干与赫依引起的疾病虽系寒症,但若与血和希拉合并时,亦可采用放血疗法。禁忌症:凡属正精耗竭,体质虚弱,孕妇、产后、浮肿、大痨痼疾、胃火衰败等寒性疾病。总
3、之,由巴达干、赫依引起的疾病。儿童和老年人,用泻下法、催吐法、鼻药及灌肠法施治之后, 亦禁用放血疗法。 还有,易于出血者和低血压者,不能施以放血疗法。此外,对血、希拉热邪引起的疾病, 虽然大多可以用放血疗法施治,但如下七种热性病,其临床表现虽为热象,但亦不可过早地采用本疗法。1如对未成熟之热性病,过早放血则易使其混浊而紊乱;2对疫热过早放血则易使热邪内陷脏器;3对骚热在病血与正血尚未分离之前放血则易使正血过失, 导致赫依增盛, 煽散热邪,病血滞留于体内,余热未尽而易于反复;4对空虚热采用放血疗法则促使赫依窜行而引起疼痛或刺痛;5对粘热施以放血疗法则易使滞留于体内的病血散布于命脉;6对毒热症施行
4、放血则易使热邪扩散于全身或滞留于体内不除;7对体弱病人使用放血疗法则有危及生命之虞。放血时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 根据疾病的变化、 发展以及病势, 选定最适宜的放血时机, 对保证疗效, 颇为重要。为此,按病程可分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施治。早期:即发病初期宜于放血者, 如体腔出血侵及脏腑, 流血过多而不止者, 以及扩散热、骚热、食物中毒等,起病急骤,不循常规发展成熟,应掌握时机,在发病初期及时放血施
5、治。中期:疾病中期,无刺痛,恶寒现象,身体沉重麻木时,可放血施治。或正血与病血已充分分离,血液无混杂现象时,宜于放血。后期:凡血和希拉热邪或病血散布于脉道时,易于转化为其它疾病,因此,应用不当之饮食引发其余热,尔后放血施治。放血器械放血器械,即放血用的特制的小刀。关于其形状、大小等,在四部医典后续本云:用优质的钢铁, 由精工巧匠经多次锤炼制成管瓴针及弯状新月状、剃刀状、斧刃状等锐利刀具, 长约六横指, 其锐利程度能削断毛发为最佳。不过这些刀具,由于时代和条件所限,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的今天,无论在质量、精制程度以及实用价值等方面,已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应深入研究加以改进。放血法放血过程分术前
6、准备和正式放血两个步骤。一、术前推备术前准备,又分远行与近行两个阶段。1远行:在放血施治前,如热病尚未成熟时,先给予汤药,促其成熟后放血;分离正血与病血, 然后再放血施治。 正血与病血的分离,通用方为三籽汤;促使赫依热成熟之方为苦参汤; 巴达干与血之分解药为青木香汤或苦参汤;寒热交杂症与聚合症的分解药为桅子汤;血与希拉之分解药为木通汤与苦参汤;引导病血出脉者宜用荜拔单叶汤;促使迅速成熟者,则以苦参汤为佳。分解成熟的时间:最好是在五天前, 其次是在三天前, 至少在前一天服药。若不用汤药分离,而迳行放血时,会导致正血流失而病血不出, 且将生赫依,造成余热不除而遗病为患。根据有的老蒙因临床经验,在服
7、用病血分离汤药时,加土茯苓煎煮温服7-21 天为好;若久病之人则宜服百日。2近行:放血前,令患者晒太阳或烤火取暖,或行走10 分钟以上,以加速血行和脉道扩张。准备好放血器械,如刀、镊子、缚带、熏药、消毒药、止血药、消毒药棉等所需物品。宜在寂静、干净、温暖而光线充足的房间内操作。消毒:刀与镊子等金属器械,进行煮沸消毒或用75酒精棉轻拭。术者的手,先把指甲修好,在温水里用肥皂洗净后再用75的酒精棉轻擦,如手上有伤口或皮肤病者不能操作。放血部位的消毒: 如有条件,放血前病者应洗热水澡, 确定放血之脉道或穴位后,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8、-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 - - 先把局部碘酒棉消毒,然后用酒精轻拭。二、正式放血放血前之步骤:包括部位选穴、放血前之结扎,即鼓脉、操作法、观察血色、放血量及辅助治疗等内容。1从放血的穴位或脉向心三横指处结扎,结扎之缚带粗细要适宜。如在两小尖脉放血时, 从放血的脉至另一侧腋下结扎;在头部血脉放血时, 注意不至妨碍呼吸,在颈项处结扎; 在舌脉放血时, 用消毒之纱布缠裹竹夹板或木夹板夹住舌体上卷,使血管暴露。其它血脉之结扎法,详见各该段。此外,在任何部位放血时, 须注意不使皮肤招皱, 使脉管充分暴露。 当
9、拉扯绳子两端缠裹时,用力要均匀,松紧度要相等。如结扎结不善,则下刀难中,若皮肤招皱,血管曲折,则血不能出。血管鼓张后,用手指揉擦,使肌肉作麻。2操作:首先用手指将血管按压固定,稍微向下用力按捺,使脉管不易移动。进刀之部位,一般在结扎处的三横指以下。进刀的方法是:纵划法:刀刃沿血管之纵轴, 在正中划破的手法。 本法适用于额脉、 踩脉等肌肉薄处的大血管。横断法:连皮肤、血管一起横向刺切,适用于肌肉较厚部位的微细血管。斜切法:由血管之纵轴稍为偏斜进刀,本法适用于中等及较小血管之放血。侧刺法:由血管之侧旁刺切的手法,适用于舌脉及阴茎脉之放血。放血疗法以泄出血气为宜, 因此,切口宜稍大, 过小则容易发生
10、肿胀, 血气出不来,最好脉管与皮肤切口要对称。3部位选穴:据四部医典论述本所载,宜于放血的脉管计七十七处,而在四部医典秘诀本则九十处,在蓝琉璃中,所载穴位更多。头部及颈部放血部位有二十一处:金柱脉一处、 银柱脉一处、 枕骨脉二处、 囱门脉一处、小尖脉二处、喉脉一处、舌脉二处、面颊动脉二处、眼脉二处、鼻尖脉一处、耳脉二处、颞脉二处、齿脉二处。上肢放血部位有三十四处: 肩脉二处、脏腑总脉二处、 冈扎脉二处、 六首脉二处、肝脉二处、希拉沙林脉二处、 巴达干沙林脉二处、 肺心合脉二处、 肝胆合脉二处、腕脉二处、细小脉二处、无名指背脉二处、六合脉二处、指缝间脉八处等。下肢放血部位有十八处:足大脉二处、国
11、脉二处、脾脉二处、肾脉二处、踩脉二处、胫脉二处、镫脉二处、腓肌脉二处、小肠脉二处等。躯干放血部位有四处:胃角脉二处、男阴边脉二处等。此外,另加耳前后四树脉, 肺肝合脉二处、 黄水沙林脉二处、 胆细脉四处及短尾脉一处,合前总共九十脉。4部分主要放血脉及其作用:耳脉位于耳上一横指处,放血时结扎法与以上同。功效:主治血、希拉引起的耳根部肿胀, 中耳炎耳内流脓血及一切耳疾、偏头痛及枕部、前额部疼痛等。 进刀时注意避免损伤动脉和骨膜。在本穴位周围, 除皮肤及皮下组织外,还分布着三叉神经第三分枝。枕部神经及额浅动脉等。耳前、后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12、-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 此脉亦称四树脉, 在耳前距耳孔一寸者为内树,耳后一寸者为外树, 内外树的四条脉直行而上。放血是在颈项结扎,方法与以上同。功效:主治耳内流脓血、偏头痛、后脑及前额疼痛等症。据临床观察,由恶血热邪引起的诸耳病, 均可在此脉放血, 并对急慢性中耳炎亦有良效。进刀时注意避免损伤动脉和骨膜。舌脉位于舌下两条脉之各中部, 放血时,用消毒纱布裹竹夹板夹住舌体上卷,使血脉暴露,宜用侧刺法施治。功效:主治口干舌燥,口齿塞涩、剧渴、舌体向根部回缩、心热症等。注意进刀过深和伤口
13、过大而流血不止,必须轻刺,微量放血,止血时用热水或热茶漱口,而禁用凉水。齿脉位于从下颌骨后角主脊前上方一寸处,放血时用细绳在颈项缠绕后从背部拉紧结扎,但以不妨碍呼吸为度。用纵切法施治。功效:主治由于恶血热及希拉热引起的牙痛、牙龈肿痛、腮痛等。喉脉位于从嗓窝正中直上一寸处,系在喉结、气管前行走之脉,放血时用细绳在颈项缠绕后从背部拉紧结扎,用复切法施治。功效:主治喘咳、由心热引起的癫狂、呼吸不畅、音哑等。进刀时注意避免损伤气管。颈脉(小尖脉 ) 即颈外静脉, 位于锁骨上窝正中直上四横指处。放血时,用细绳从放血的脉至另一侧腋窝下结扎。功效:主治脑虫病、 血邪扩散于胸部而损伤肺腑、 疮疡、痈疽、血热侵
14、及牙齿等。此脉为颈部粗大脉,进刀时注意避免伤及颈动脉。如四部医典秘诀本云:喉部左右两侧的上方有心脉、酣睡脉与如端脉两条脉道,只要在此脉一击,会应声倒地,如果断裂,便会立刻死亡。 由此向后再量半指, 有心脉与黑尖脉二脉,如果没有断裂, 尚有医治的机会。 由此再向后量半指, 有与肺和心相伴的大小血脉,如果断裂则立即死亡。因而,在此脉放血时应特别注意不出差错。唇脉位于下唇内侧之两条脉, 放血时用消毒纱布裹竹夹夹住下唇外翻,用象牙穿针或银针穿刺该脉。功效:主治巴达干病降于口唇、口唇肿胀灼痛、脾血症、口唇病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15、-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 - - - - - - - - - 臂脉位于肩关节下方四横指处, 肱骨之前上端, 即羊尾肌缝略下之处, 系循行于该处之肺脉。放血时,用细绳缠绕肩关节在腋窝下结扎。按纵切法操作。功效:主治胸痛、肺热、头痛及牙痛等病。进刀时注意避免过度。六头脉位于自臂脉向下循行的脉管正中处。放血时,距放血点向上三横指处结扎,按纵切法操作。功效:主治肺热、胸闷、气短、血刺痛等症。注意避免损伤动脉及筋腰等要害部位。冈扎脉亦称露顶脉, 位于沿前臂和上臂的挠侧上行之脉,穴位在距肘窝四横指处。 放血时,距放血点向上三横指处结扎。功效:主
16、治音哑、肺痨咳嗽、肺热、胸闷、气短、血刺痛等症。进刀时注意避免损伤筋腱。脏腑总脉亦称诺嘎脉。 位于自肘窝内侧略斜向上外行之脉。放血时,令患者侧卧或坐于靠背椅上,在距肘窝向上三横指处,即在上臂中部用细绳结扎,按纵切法操作,或可用三棱穿针穿刺。功效:主治肺、心、膈、胸前后疼痛及一切脏腑之病,特别是胃、肝、大肠、小肠病和心血管、胸闷、气短、疫热侵于心、食欲不振等病症。本脉在肘窝与叫利嘎之动脉并行,所以,进刀时小心损伤该动脉。在蓝琉璃之放血疗法章里有:中身之大部疾病,宜在脏腑总脉和如通脉放血;特别是心热症,宜在脏腑总脉及舌脉、喉脉放血。的记载。根据临床观察,对粘性转筋病 (即霍乱 )之上吐下泻,胃肠热
17、性癌症、伤食以及心脏血刺痛等症,脏腑总脉放血,奏效迅速。另外,对某些高血压病、心绞病、和食物中毒等,均有一定的疗效。身体过于衰弱者, 不能在此脉放血。 在此放血点周围有肱动脉、 腕内侧皮肤神经纤维、肱二头肌肌腱等,放血时须加小心操作。肝脉亦称如通脉, 位于肘弯部之内侧弯向手背拇指方向斜行,而后折向小指方向, 放血部位则取肘窝横纹下四横指之处,系血症主要放血之脉。 放血时,令患者端坐靠背椅上,在距肘关节稍上处结扎,令肘关节弯曲90 度,手向上紧握拳,或在脖颈上横放一米长的木棒, 令两手紧握其两端后操作。 按纵切法进行, 或可用三棱穿刺针穿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18、-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 - - - - - - - - - 功效:主治肝、脾、膈区刺痛、肝巴达干包如病、热性痞、不时谵妄、血或中毒引起的肝肿大、 肝血溢于胃、 肠刺痛、肝病所致的眼睑赤烂、 胸胁疼痛等血或希拉性胸腹部诸症。在四部医典秘诀本肝病治法章云:肝脏肿大症服用牛黄余甘子汤、金丹甘露方催泻,肝脉针刺放血施治。,又云: 肝脏失水,服用三角马兜铃汤,在肝脉、颈脉、肝胆汇合脉穴针刺放血;肝血溢于肺时,汤药泻之,在肺脉、肝脉针刺放血,用凉性药物施治;肝血溢于胃时,在肝脉与肝胆汇合脉针刺放血。根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蒙医放血疗法 2022 蒙医 放血 疗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