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金属的钝化ppt课件.ppt
《第四章金属的钝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金属的钝化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金属的钝化4.1 金属的钝化现象 钝态概念最初来自法拉第对Fe在HNO3溶液中溶解行为观察。 把一块铁片放在HNO3 溶液中,观察其溶解速度与HNO3 浓度的关系。 在HNO3 溶液中,铁片溶解速度随硝酸浓度增加而增大,当HNO3 浓度达到3040时,溶解度达到最大值; 当HNO3浓度大于40时,铁的溶解速度随HNO3浓度增加而迅速下降;再增加HNO3浓度,其溶解速度达到最小,如图1所示。 图 1 把铁转移到稀的硫酸中铁不再发生溶解。铁且具有金属光泽,其行为同贵金属一样。Schnbein称铁在浓HNO3中获得的耐蚀状态为钝态。 像铁那样的金属或合金在某种条件下,由活化态转为钝态的过程称
2、为钝化,其钝化后所具有的耐蚀性称为钝性。 钝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利用钝化现象提高金属或合金的耐蚀性。 向铁中加入Cr、Ni、A1等金属研制成不锈钢、耐热钢等; 在有些情况下又希望避免钝化现象的出现。电镀时阳极的钝化常带来有害的后果,它使电极活性降低,从而降低了电镀效率等。 影响钝化建立的因素 1.氧化剂的氧化性能的强弱2.氧化剂的浓度(临界钝化浓度)3.金属材料本身的钝化性能4.外加阳极电流密度5.其他因素钝化理论1 成相膜理论 该理论认为钝化金属的表面存在一层非常薄、致密、而且覆盖性能良好的三维固态产物膜。 该膜形成的独立相(成相膜)的厚度一般在110nm之间,它可用光学法测出。 这些
3、固相产物大多数是金属氧化物。 此外,磷酸盐、铬酸盐、硅酸盐以及难熔的硫酸盐、卤化物等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构成钝化膜。 2 吸附理论 吸附理论认为,金属钝化并不需要生成成相的固态产物膜。只要在金属表面或部分表面上形成氧或含氧粒子的吸附层就够了。 吸附层只有单分子层厚,它可是原子氧或分子氧,也可是OH-或O-。吸附层对反应活性阻滞作用有几种说法:1)认为吸附氧饱和了表面金属的化学亲和力,使金属原子不再从晶格上移出,使金属钝化;2)认为含氧吸附层粒子占据了金属表面的反应活性点,如边缘、棱角等处,而阻滞了金属表面的溶解;3)认为吸附改变了“金属电解质”界面双电层结构,使金属阳极反应激活能显著升高,因而降
4、低了金属的活性。 两种钝化理论都能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共同点是,由于在金属表面上生成一层极薄的膜,从而阻碍了金属的溶解。 不同点在于对成膜的解释,吸附理论认为形成单分子层的二维吸附层导致钝化;成相膜理论认为至少要形成几个分子层厚的三维膜才能保护金属。 实际上,金属在钝化过程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吸附膜与成相膜可能分别起主导作用。 弗莱德电位及钝化曲线有关参数 若把已钝化金属,通阴极电流进行活化处理,测活化过程中电位随时间变化,可得阴极充电曲线,见图2-33。 可见,曲线上出现了电位变化很缓慢平台,这表明还原钝化膜需要消耗一定的电量。 目前关于Flade电位物理意义说法尚不统一, 仍可用来相对地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金属 钝化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