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要: 维生素 C ,是一种无法通过人体自身合成的必需维生素,当躯体缺乏此类维生素时将导致多种疾病,尤其是坏血病,其制剂在医疗保健各方面均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对各种维生素C制剂进行质量控制,对其能否更好地进入机体、发挥相应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用于维生素C质量控制的方法有很多, 如滴定法、光度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各方法各有各的特点,本文将对近年来有关维生素C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关键词 :维生素 C;质量控制;含量测定;维生素 C(vitaminC )又称L- 抗坏血酸( L-ascorbic acid )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能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口
2、的更快愈合、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防止牙龈出血、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防止关节痛、腰腿痛,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同时能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坚固结缔组织,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其参与体内多种生化反应,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最近更有科学研究发现,维生素C 在预防癌症、心脏病等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市场上对 VitC 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因此生产多种维生素C制剂以应对各种需求,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而各种制剂能否更好地发挥相应的医疗保健作用,则与其质量息息相关,故对维生
3、素 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势在必行,而又不可马虎松懈。维生素 C常见的剂型主要有注射剂、片剂、颗粒剂、泡腾片及胶囊剂等,由于维生素C特殊的化学特性,对其制剂的生产过程必须严加控制,但总体的控制及含量测定方法大同小异,以下将做详细介绍。一、性质决定生产,维生素C制剂的生产与其性质息息相关,故在其制剂生产前,应将其性质了解清楚,在生产中才能通过做好相应措施,生产出优质、合格的产品。 1.1 、原料概况中文名称:维生素C 英文名称: vitamin C 其他名称:抗坏血酸 (ascorbic acid) 分子式: C6H8O6 分子量: 176.13 IUPAC名: 2,3,5,6-四羟基 -2-
4、 己烯酸 -4- 内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1.2 、性状维生素 C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纯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久置色渐变微黄,水溶液呈酸性,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为己糖衍生物。易溶于水,能溶于乙醇,而不溶于氯仿或乙醚,熔点为 190192,熔融时同时分解。分子结构中具有二烯醇和内酯环结构,且有两个手性碳原子(C4、C5 ) ,不仅使维
5、生素 C 性质极为活泼,且具有旋光性, 比旋度 +20.5至+21.5。其分子中的二烯醇基具有极强的还原性, 易被氧化为二酮基而成为去氢抗坏血酸,加氢又可还原为抗坏血酸,在碱性溶液或强酸性溶液中能进一步水解为二酮古罗糖酸1。由于双键使内酯环稳定,和碳酸钠作用可生成单钠盐, 不致发生水解, 但在强碱中, 内酯环可水解, 生成酮酸盐。具有糖类的性质和反应。本品具有具有共轭结构, 在稀盐酸溶液中于243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为 560,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若在中性或者碱性条件中,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至265nm 。二、优质的产品源于优质的原料药,故生产前应对原料药进行鉴别与检验,唯有合格的原料才可投入
6、生产,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维生素C的鉴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2.1 与硝酸银反应维生素 C分子中有烯二醇基,具有强还原性,可被硝酸银氧化为去氢抗坏血酸,同时产生黑色金属银沉淀。方法:取供试品0.2g ,加水 10ml 溶解后,取该溶液5ml,加硝酸银试液0.5ml 即生成银的黑色沉淀。 在另一份中, 加 2,6- 二氯靛酚钠试液1-2 滴,它与维生素 C反应生成无色的酚亚胺,试液的颜色即消失。2.2 与 2,6- 二氯靛酚反应2,6- 二氯靛酚反应为一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介质中为玫瑰红色,碱性介质中为蓝色。与维生素 C作用后生成还原型无色的酚亚胺。方法:取供试品0.2g ,加水 10ml
7、溶解后,取该溶液5ml,加 2,6- 二氯靛酚钠试液1-2 滴,试液的颜色即消失。2.3 与其他氧化剂反应维生素 C可被亚蓝基、高锰酸钾、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磷钼酸等氧化剂氧化为去氢抗坏血酸,同时抗坏血酸可使其试剂褪色,产生沉淀或呈现颜色。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 - - - 2.4 糖类反应维生素 C可在三氯化醋酸或盐酸存在下水解、脱羧、生成戊糖,再失水,转化为糠醛,加入吡咯,加热至50产生蓝色。2.5 紫外分光光度
8、法维生素 C在 0.01mol/L 盐酸溶液中,在 243nm 波长处有唯一最大吸收,其吸收系数为 545-585nm ,可利用此特征进行鉴别。2.6 薄层色谱法从相应制剂中提取维生素C并制成供试品溶液, 与维 C对照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展开,所显主斑点位置和颜色应相同。三、质量是保证一个制剂能否发挥相应疗效的关键,相关剂型生产出来后,应对其质量进行检查,只有质量检查合格了,该药品才是有效的,才可投放市场。维生素C的质量检查主要有杂质检查与含量测定,相关的检步骤如下。 3.1.质量检查中国药典规定应检查维生素C及其片剂、注射剂的澄清度与颜色,另外对维生素 C原料中铜、铁离子进行检查。另外还有炽灼
9、残渣,重金属,细胞内毒素等。注射液和泡腾制剂还需检查酸碱度。3.1.1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维生素 C供试品 3.0g ,加水 15ml,振摇使溶解,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色,将溶液经 4 号垂熔玻璃漏斗滤过, 取滤液,照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 (附录 A) , 在 42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过0.03 。3.1.2 炽灼残渣炽灼残渣不得过0.1 (附录 N)。3.1.3 草酸含量取本品 0.25g,加水 4.5ml ,振摇使维生素 C溶解,加氢氧化钠试液0.5ml ,加稀醋酸 1ml,加氯化钙试液 0.5ml ,摇匀,放置 1 小时,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草酸75mg ,置 500
1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加稀醋酸 1ml,加氯化钙试液 0.5ml ,摇匀,放置 1 小时,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产生的浑浊不得浓于对照品溶液( 0.3%)。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 - - 3.1.4 铁离子含量取本品 5.0g 两份,分别置 25ml 量瓶中,一份中加0.1mol/L 硝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B) ; 另一份中加标准铁溶液 (精密称取硫
11、酸铁铵863mg ,置 1000ml 量瓶中,加 1mol/L 硫酸溶液 25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 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1.0ml ,加 0.1mol/L 硝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A) 。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248.3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应符合规定。3.1.5 铜离子含量取本品 2.0g 两份,分别置 25ml 量瓶中,一份中加0.1mol/L 硝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B) ;另一份中加标准铜溶液(精密称取硫酸铜393mg ,置 10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
12、 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1.0ml ,加 0.1mol/L 硝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A) 。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324.8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应符合规定。3.1.6 重金属含量取本品 1.0g,加水溶解成 25ml,依法检查(中国药典附录 H 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3.2.含量测定维生素 C的含量测定大多是基于其具有强的还原性,可被不同氧化剂定量氧化而进行。因容量分析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被各国药典所采用,目前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主要方法有:碘量法、 2,6-二氯靛酚滴定法,而电位滴定法、二甲苯二氯靛酚比色法、2,4-二硝基苯肼比
13、色法、荧光分光光度法、HPLC法、毛细管电泳法、比浊测定法、极谱法等也相继发展,适用于制剂和体液中维生素C的专属测定。3.2.1 氧化还原滴定法3.2.1 a. 碘量法 Ch.P.(2010 版) 因维生素 C具有强还原性, I2有强氧化性, I2可将维生素 C氧化为去氢抗坏血酸,同时依据淀粉溶液变色而指示终点。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 方法:取本品 20 片,精密称定, 精密称取适量 (约相当于维生素C
14、 0.2g ) ,置 100mL量瓶中,加新沸放冷蒸馏水100mL与稀醋酸 10mL的混合液适量,振摇使之溶解并定容,摇匀,经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 ,加淀粉指示剂1mL ,用碘滴定液(0.05mol/L )滴定,至溶液显蓝色且持续30s 不褪色。每 1mL碘滴定液( 0.05mol/L )相当于 8.806mg的维生素 C 。注意:. 因维生素 C在碱性条件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所以为确保维生素C尽可能不被氧化,应使其处于酸性条件下。整个操作过程要迅速,防止还原型抗坏血酸被氧化。. 用 I2溶液滴定时, 速度要缓慢,接近终点时更要放慢速度, 滴至微蓝色且在 30s内不褪色,即为
15、滴定终点。. 因为 I2见光易分解及配制I2溶液时未能将其完全溶解的原因,都会使I2溶液的浓度有所变化。 所以在每次测样品之前, 都应先用维生素 C的标准溶液重新标定I2溶液的浓度。本法操作简便,几乎适用于所有维生素C制剂的含量测定。3.2.1 b. 2,6-二氯靛酚滴定法2,6- 二氯靛酚为一染料,其颜色反应表现为两种特性,一是取决于其氧化还原状态,氧化态为深兰色,还原态为无色;二是受其介质的酸度影响,在碱性溶液中呈深兰色,在酸性介质中呈浅红色。用兰色的碱性指示剂标准溶液,对含有维生素C的酸性浸取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被还原为无色,当到达滴定终点时,多余的指示剂在酸性介质中则表现为红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2022 维生素 及其 制剂 质量 控制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