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doc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指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传播责任,在特定领域和区域内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和较大影响力,经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传承人。第三条【指导思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四条【基本原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应当尊重传承人的主体地位和权利,注重社区和群体的认同感,着力推进传承实践能力建设,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第五条【认定工作开展周期】文化和旅游部一般每四年开展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第六条【认定原则】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履行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审定、公布等程序。第七条【认定条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一)长期从事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熟练掌握其传承的国家
3、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二)在项目所在领域和区域内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和较大影响力;(三)在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四)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德艺双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不得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第八条【申请或推荐】公民提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请的,应当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所在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如实提交下列材料:(一)申请人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项目实践年限、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时间等基本情况;(二)申请人的
4、传承谱系或师承脉络、学习与实践经历;(三)申请人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核心技艺、成就及相关的证明材料;(四)申请人授徒传艺、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等情况;(五)申请人持有该项目的相关实物、资料的情况;(六)其他有助于说明申请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材料。中央各部门直属单位可以通过其主管单位直接向文化和旅游部推荐本单位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但应当征得被推荐人的同意,推荐材料应当包括前款各项内容。 第九条【审核推荐】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收到申请材料或者推荐材料后,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并逐级上报。省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收到上述材料后,应当组织评审,提出推荐人选和审核意见,连同原始申报
5、材料和评审意见一并报送文化和旅游部。第十条【材料复核】文化和旅游部应当对收到的申请材料或者推荐材料进行复核。符合要求的,进入评审程序;不符合要求的,退回材料并说明理由。第十一条【初评和审议】文化和旅游部应当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和评审委员会,对推荐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人选进行初评和审议。根据需要,可以安排现场答辩环节。初评人选应当经专家评审小组成员半数以上通过。评审委员会对初评人选进行审议,提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 第十二条【公示】文化和旅游部对评审委员会提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二十日。第十三条【公示异议】公民、法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级 物质 文化遗产 代表性 传承 认定 管理办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