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点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





《2022年重点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重点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重点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作者:日期: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生物必修( II )学问总结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觉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一、相关概念1、性状:是生物体外形、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点;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显性性状: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试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
2、的性状,隐性性状:杂种一代(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4、性状分别: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 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8、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9、分别定律:在生物体细胞中,掌握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别,分别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二、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对相对性状) P:高豌豆 矮豌豆 P: AA aa F1:高豌豆 F1: Aa F2:高豌豆矮豌豆 F2:AA Aa aa 3 1 1 2 1 三、对分别现象的说明(孟德尔提出的如下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打算的;每个因子打算着一种性状,其中打算显现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打算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 字母表示;2、 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 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别,分别进入不同的 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4、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其次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
4、一、相关概念 1、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第 3页 共 17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掌握相对性状的基因;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4、自由组合定律:掌握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别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打算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别,二、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对相对性状)打算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 P:黄圆 绿皱 P: AABB aabb F1:黄圆 F1: A
5、aBb 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F2:AB A bb aaB aabb 9 3 3 1 9 3 3 1 在 F2 代中: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 9/16 绿皱 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 3/16 绿皱 3/16 9 种基因型:完全纯合子 AABB aabb AAbb aaBB 共 4 种 1/16 半纯合半杂合 AABb aaBb AaBB Aabb 共 4 种 2/16 完全杂合子 AaBb 共 1 种 4/16 1909 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给孟德尔的“ 遗传因子” 一词起名叫做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说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F1Yy
6、Rr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别,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 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 4 种: YR、Yr、 yR、yr ,数量比例是:111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 16 种,遗传因子的结合形式有9 种: YYRR、YYRr、 YYrr 、YyRR、YyRr、Yyrr 、yyRR、yyRr 、yyrr ;性状表现有 4 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分比是 9 331;四、孟德尔试验胜利的缘由1、正确选用试验材料:、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 的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 ,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用于人工杂交试验,结果既牢靠又
7、易分析;、具有易于 区分的相对性状 、 花大,便于人工传粉;,试验结果易于观看和分析;2、实行了正确的试验方法: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讨论 3、运用了科学的分析方法:数学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设计了科学的试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看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试验验证 其次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基本概念第 4页 共 17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 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8、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一半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削减2、受精作用: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3、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外形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4、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5、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1、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 2、有性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1 个精原细胞( 2n) 1个卵原细胞( 2n) 1 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
9、体复制个初级精母细胞(2n) 1个初级卵母细胞(2n)前期:联会、 四分体、 交叉互换 (2n)前期: 联会、四分体、 交叉互换 (2n)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别(2n)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 不均等分裂(2n)2 个次级精母细胞(n) 1个次级卵母细胞1 个极体(n)前期:(n)2n)前期:(n)个极体( n)中期:(n)中期:(n)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别(n)末期:(n)4 个精细胞( n) 1个卵细胞( n) 2 变形1 个极体( n)4 个精子( n)3、精子的形
10、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比 较 项 目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部 位 精巢 卵巢不子细胞数量、名称 4 个精子 1 个卵细胞 3 个极体同分裂形式 细胞质均等分裂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点是否变形 有变形过程 无变形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分裂两次, 都有联会和四分体时期;经过第一次分裂,相同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削减一半;在其次次分裂的过程中,着丝点分点裂,最终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削减一半;三、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第 5页 共 17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减分
11、裂(初级精(卵)母细胞)减分裂(次级精(卵)母细胞)染色体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数量2n 2n 2n 2n n 2n n n 四、受精作用 1、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复原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使彼此染色体会合在一起,只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有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个体;意义: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多样性及精卵结合的随机性导致后代性状的多样性;有 性生殖过程可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出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挑选中进化;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重要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护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
12、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对生物 遗传和变异是非常重要的;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1、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点不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母细胞类型体细胞(受精卵)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细胞分裂次数1 次2 次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第一次分裂: 排在赤道板两侧;第同排列位置二次分裂:排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染色后期其次次分裂的后期单体分开的时期点同源染色体行为无联会、四分体,无同 源染色体分别,无染色 单体的交叉互换有联会、 四分体, 有同源染色体分 离,有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有无非同源染色体无有的随机组合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减半变化子细胞类型数量2 个体细胞4 个精子或 1 个卵细胞和3
13、 个极体相 同 点染色体都复制1 次;显现纺锤体第 6页 共 17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意义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护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固性的恒定性2、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象和曲线的比较染DN 有 丝 减 数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象的比有同源.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减数分裂. . 动 .四分体 同 源 染 色 体 向 两 极 移染色体无同源无上述现象有丝分裂染色体减数分裂3、细胞分裂相的鉴别:判定细胞图的三看原就:一看染色体数目 、二看 有无同源染色体、三看
14、 同源染色体是否有行为(配对、分别或上下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 均等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如为奇数:减数其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如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减数其次分裂后期 、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表达象: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 第一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其次分裂 同源染色体的分别:减数第一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别一侧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其次分裂后期 一侧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其次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萨顿(美)假说 1、假说核心:基因由
15、染色体携带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2、讨论方法: 类比推理第 7页 共 17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缘由证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固的外形结构;、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 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期也
16、是自 由组合;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试验证据 1、摩尔根(美)和他的同学发觉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 出了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呈线性排 列;2、果蝇的一个体细胞中有多对染色体,其中3 对是常染色体,1 对是性染色体,雄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异型的,用 XX表示;XY 表示,雌果蝇一对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3、果蝇眼色杂交试验:红眼的雄果蝇基因型是 X WY,红眼的雌果蝇基因型是 X WX w或X WX W,白眼的雄果蝇基因型是 X wY,白眼的雌果蝇基因型是 X wX w; P:红眼()白眼() P: X WX X wY W F 1:红眼
17、F 1: X WX X WY w F1 雌雄交配F2:红眼(、)白眼() F 2: X WX W X WX w X WY X wY 三、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说明1、基因分别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肯定的独立性,在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伴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别,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 的分别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 彼此分别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第三节 伴性遗传一、相关概念1、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
18、基因掌握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2、家族系谱图:表示一个家系的图中,通常以正方形代表男性(),圆形代表女性(),深色表示患者, 以罗马数字 如 I 、等 代表世代, 以阿拉伯数字 如 1、2 等 表示个体;二、 X 染色体隐性遗传1、人类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 XA 正常基因: X正常: 男性 X AY 女性 XAX A XAX a(携带者)、 患者: 男性 X aY 女性 X aX a第 8页 共 17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伴 X 隐性遗传的遗传特点:、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患者多于女
19、性患者;、往往有 隔代遗传 现象 、具 交叉遗传 现象:男性女性男性(母病子必病 )三、 X 染色体显性遗传1、抗维生素D佝偻病a 正常基因: X正常:男性X aY 女性 X aX a、致病基因A X、患者:男性X AY 女性 X AX A XAX a2、伴 X 显性遗传的遗传特点:、人群中发病人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具有 连续遗传 现象 、具 交叉遗传 现象: 男性女性男性(父病女必病)三、 Y 染色体遗传 1、人类毛耳现象2、 Y染色体遗传的遗传特点:基因位于 四、 遗传病类型的鉴别1、先判定基因的显、隐性:Y 染色体上, 仅在男性个体中遗传、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重点 高中生物 人教版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