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目标:1、学习“ 晓、慈” 等5 个生字,会写“ 湖、莲”4 个字;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并且背诵古诗;3、引导同学初步明白诗句的意思,体会“ 无穷碧” 和“ 别样红” 的意境,说一说诗句描画的画面,体会诗人对西湖的宠爱和赞扬之情;教学重点:学习古诗,懂得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描述的“ 无穷碧” 和“ 别样红” 的意 境;教学难点:引导同学懂得诗句,体会“ 无穷碧” 和“ 别样红” 的意境,感悟诗人对西 湖的由衷宠爱和赞扬之情;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西湖的图片;预习要求:借助
2、拼音朗读生字和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初步懂得这首古诗的大致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老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西湖的景色?同学共享自己游完西湖的经受和感受;老师相机出示西湖美景的图片,引导同学观赏,进一步体会西湖美丽的景 色;引导: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都在赞扬西湖,他们有的用古诗,有的用诗 歌,有的用散文,大家能背一背描写西湖的文章吗?同学背一背自己熟识的描写西湖的古诗或者文章;连续引导: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板书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懂得诗题,明白诗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
3、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指名读古诗题目;老师留意引导同学读好“ 净慈寺” 三个字的读音以及题目的停顿;2、从题目当中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诗题是什么意思?相机说明“ 净慈寺”和“ 林子方” ;(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伴侣林子方;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诗人杨万里的一个伴侣,这一天,林子方刚要去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1、读诗人与林子方的背景资料杨万里,南宋闻名爱国诗人,文学家,一生作诗20000多首,只 4200 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也有不少篇章 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
4、语言浅近明白,清爽自然,富有幽默乐趣;林子方曾担任皇帝的秘书;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常常聚在 一起畅谈国事,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杨万里写诗相送;2、你能猜猜,诗人为何要写这西湖的美景来送别友人吗?指名沟通;三、朗读古诗,识记生字 过渡:那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就让我们来走进这首诗吧;1、朗读古诗;师: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两三遍,留意读准生字,把诗读通读顺;(生自由读)(1)请生个别读;师:谁来读?其他同学留意听,看他读准了没有;2、学习生字;(指名两生,师生正音)(1)同学依据读诗的感受,指出不好读的字,老师指导;
5、检查生字认读情形;3、读出诗的节奏韵律师: 古诗仍要读出节奏韵律,像这样(范读首句),请你们拿出笔来,画一画诗的韵律好吗?画好的同学轻轻地读出来,看看谁画得快,读得准;谁再来读读?(指名同学,评判)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指导古诗要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有节奏感;)四、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老师读古诗,同学认真听,摸索以下问题:1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2 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美景?3 这首诗写了哪些风光景物呢?2、小组内沟通后全班沟通,老师相机
6、板书;西湖六月风光:莲叶荷花 3、出示:到底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1)通过注释懂得:到底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到底:到底;四时:一年四季;(2)谁能说说前两句诗的含义;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的确不同;(3)指名读,指导读出称赞的语气;(4)为什么诗人会说西湖六月的“ 风光不与四时同” ?让我们观赏一下其 他季节的西湖吧;播放图片,生观赏;五、品析诗句,想象意境过渡:诗人是早上从净慈寺出来送别林子方的,此时的太阳是朝阳,仍能 看到什么景物?(晶莹的露珠,碧绿的荷叶,漂亮的荷花)我们知道诗人在诗中写了西湖六月的莲叶和荷花;那么诗中详细是怎样写 的呢?1、出示:接天莲叶
7、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自由读第一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 ,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碧绿碧绿的荷叶无穷无尽的绿色)(2)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请生说;板书:(无穷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让生说明“ 接天” 的意思,老师引导同学领悟;(荷叶挨挨挤挤,往远处看,看不到终点,似乎与天相接了;)懂得“ 无穷碧” ,那是无边无际的绿色;师:除了绿大得多,仍可以怎样懂得“ 无穷” ?(绿的颜色多种多样,有深的、浅的、明的、暗的 )(4)出示图片,引导同学观看,体会这句诗;请同学来
8、讲一讲自己看到的画面,来说一说诗句的意思;(5)指名朗读,指导朗读时语速放慢,读出壮丽的感觉;2、读“ 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这一片碧绿之中的荷花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别样红)(1)“ 别样” 是什么意思?别样:和平常不一样;请你来读读这别样红的荷花!(2)这西湖六月的荷花果真特殊的鲜艳,你看,她红得像什么?(3)这荷花为什么这么红?(映日,在太阳的照耀下)仍有什么缘由?(在荷叶的衬托下)(4)请生说说三四句诗的含义;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格外艳丽鲜红;(板书 : 风景如画)(5)感受诗情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有没有人会产生疑问呢?(题目中是送别,可是诗中描写的只有景色!请生说一
9、说,师小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前两句说六月中的西湖,景色与其他季节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诗人认为 他与林子方的感情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后两句说满湖的荷叶始终绿到天涯,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特殊鲜艳 红润;也就是说诗人与伴侣林子方的感情就像满湖的荷叶一样,友情始终 连到天涯,像荷花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红得发亮、红得似火;这首诗在景 色中寄予了诗人和伴侣之间深刻的友情;(板书:友情深厚)六、感悟诗情,深度懂得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想象说话 现在,你就是诗人杨万里,老师就是要去外地做官的
10、林子方,看着这满湖 的荷花,你心里藏着什么话要对老师说?2、指名同学朗读 3、尝试背诵;七、作业布置 课外收集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文,读一读;15、古诗二首 其次课时 绝句 教学目标:1、熟识“ 绝、鹂” 等7 个生字,熟识一个多音字“ 行”,会写“ 绝、含”等 4 个生字;2、朗读古诗,能够读通顺,读流畅,读出节奏,并且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古诗;3、懂得古诗绝句中的重点字词的意思,初步明白诗句的意思,能说出 诗句描画的画面;4、体会古诗绝句中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体会诗人对春天的无限宠爱 之情;教学重点:朗读古诗,懂得诗句的大致意思,初步明白诗中描画的景物及其特点,体 会诗人对春天的无限宠爱之情;
11、教学难点:初步明白诗句的意思,能够说出诗句描画的画面;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春天美丽景色的图片;预习要求:借助拼音朗读生字及古诗绝句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节奏,初步 明白诗句的意思;教学过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导入新课 1、老师引导: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 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指生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指生说一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句诗描述的画面;4、老师引导:今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二首的其次首古诗;揭
12、示课题:绝句二、懂得诗题,明白作者 1、引导同学齐读诗题,相机指导“ 绝” 字的写法;2、简洁介绍诗人:杜甫是唐代闻名诗人,他从小很好学,7 岁就会作诗,他的诗很出名,这首诗是他居住在成都草堂时写的;三、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同学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圈诞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难读的字 多读几遍;2、结合插图,引导同学认读生字和多音字;3、出示词语:黄鹂白鹭鸣唱一行西岭停靠4、结合插图, 引导同学认读、 识记词语, 读准多音字 “ 行” ,相机懂得“ 泊”是“ 停船靠岸” 的意思;5、同学再次大声朗读古诗,把每句诗读流利、读正确;指名读、齐读、老师范读,相机指导同学读出诗的节奏;四、图文结
13、合,想象画面 1、指名找出前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同学自读,动笔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全班沟通,相机板书:黄鹂白鹭翠柳青天2、懂得诗意 通过“ 鸣” 字启示同学想象,黄鹂欢乐鸣唱,歌声悦耳;通过“ 上” 字引导同学感受白鹭飞的高远,姿态美丽的情形;老师提问:天空中的白鹭是怎么翱翔的?相机出示白鹭翱翔的视频,引导同学看一看,观赏白鹭飞的高远,姿态优 美的样子;引导同学带着体会和懂得朗读诗句;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感受诗中的颜色美 老师引导:请同学们找出这两句诗写到了哪几种颜色?全班沟通,
14、老师相机板书,将表示颜色的词语加上横线;老师引导: 这么多的颜色, 带给我们什么感受呢? (颜色很美, 景色美丽;)引导同学带着感受朗读古诗;4、范读古诗,同学想象画面 引导:同学们,这首诗中藏着美美的图画,我们就来试试看,请同学们闭 上眼睛,听老师读这首诗,看看你的眼前会显现怎样的画面;5、同学结合插图,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画面,先自己说,再同桌沟通,最终 全班沟通;6、朗读指导: 同学们,诗中藏着的这幅颜色艳丽、 布满活力的春天美景图,被同学们用想象的方法给找出来了,多么漂亮、自然的一幅画呀!诗人很 宠爱这幅风景图,你们宠爱吗?(宠爱)那我们就用朗读表达自己的这种 宠爱吧!同学正确、流利、有感
15、情的朗读这首古诗,进一步体会春天美丽的景色和 诗人对春天的宠爱之情;四、借助插图,突破难点 1、同学自由朗读后两句诗,边读边想:同学们,你读懂了什么?仍有哪些 地方读不懂,和同学们沟通沟通;2、全班沟通,老师相机指导同学懂得难点;提问:西岭雪山怎么看上去似乎装在窗户里呢?出示课本插图,引导同学看一看,想一想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西岭雪山的 美景的?(诗人坐在屋内,从窗户向外看;)引导懂得西岭雪山被包含在窗框之中,就像画框中镶嵌着一幅壮美雪山图 一样;老师运用课件演示窗框中含雪山景的画面;图文结合提问:这些停靠着的船要到哪里去?相机讲解东吴离成都很远;懂得“ 万里” 和“ 千秋”;老师引导:同学们,
16、东吴离诗人居住的地方是不是真的有一万里远呢?出示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引导同学回忆体会“ 三千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尺、落九天” 这种写法;结合诗句懂得“ 千秋、万里” 是诗人运用夸张的方法来写“ 时间很久、路 途很远” ;引导同学明白夸张,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方法,以后我们在古诗的学习中会 常常遇到;3、朗读全诗,熟读成诵;同学自读古诗,老师相机指导:同学们,这首诗前两句相对,后两句相对,读起来可好听了;指名读,师生对读;引导背诵;六、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书写
17、的几个生字:吴、绝、含、岭 2、先出示“ 吴、含” 两个字,引导同学观看,沟通书写要留意的问题;老师示范书写,相机指导;3、出示“ 岭” ,引导同学把“ 岭” 和“ 含” 做比较,辨论清晰“ 岭” 二面 有一点,“ 含” 下面没有一点;另外要强调“ 山” 作偏旁的时候竖折要向上 倾斜;4、同学描红、仿写 4 个生字,老师巡察指导;5、出示同学的书法作品,相机评判;七、课堂小结16、雷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识“ 压、蝉” 等 5 个生字,会写“ 雷、乌、黑” 等 9 个生字,会写“ 雷雨、乌云、闪电” 等 7 个词语;2、初步朗读课文, 能够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 借助关键词,明白课文内容;
18、3、学习课文 1-3 自然段,明白雷雨前的景象;4、能在语境中体会“ 压、垂” 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教学重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能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雷雨 前的景象;教学难点:能在语境中体会“ 压、垂” 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教学预备: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雷雨的图片和视频;预习要求:借助拼音朗读生字和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明白课文的主 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老师引导:同学们,今日天气怎么样?除了
19、今日的这种天气,你仍见到 过哪些天气?同学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天气,比如多云、晴天、阴天、雨天、下雪天 2、出示下雨天的视频,引导同学看一看,并说一说视频中的天气是什么天 气?(雨天;)3、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呢?(毛毛雨、阵雨、雷雨、暴雨;)4、当时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有一个人经受了一场雷雨,然后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雷雨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 的这场雷雨;5、板书课题: 16、雷雨 学习生字“ 雷”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6 课,一起去观赏作者笔下1、引导同学自由朗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 边读边对比生字表, 圈诞生字,留意读准生字的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注好自然段序号;2、读准字音 同
20、桌合作认读生字条中的生字,留意准时订正错误;3、开火车认读词语:凌晨窗户垂下压下迎面扑来;留意读准翘舌音,特殊留意“ 户” 在“ 窗户” 一词中读轻声;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巧记字形,勉励同学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识记字形,老师相机指导;三、默读课文,梳理脉络;1、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前的景象?哪些自然段写 的是雷雨中的景象?仍有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后的景象?2、全班沟通,老师相机引导同学抓住“ 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 “ 雨声也小了” 这些关键词句,让同学明确
21、 4、5、6 自然段写的就是雷雨中的景 象;3、引导同学找到描写雷雨前、雷雨后景象的相应自然段;雷雨前 1-3 自然段,雷雨中 4-6 自然段,雷雨后 7-8 自然段,;4、小结:这篇课文,作者就是依据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次序写出了 不同的景象;四、明白雷雨前的景象 1、默读第第 1-3 自然段,留意不动嘴唇,不出声音,圈一圈作者写了哪些 景物?师生沟通:雷雨前,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呢?对比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 说;(板书相关的景物;)2、结合语境懂得词语,朗读句子;出示词语:“ 压下来、垂下来”同学读,老师提示“ 压下来、垂下来” 两个词中的“ 来” 要读轻声,要读 得又轻又短;将词语放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部编版二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