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教材实验总结.docx





《2022年高中生物教材实验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教材实验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教材试验总结 1、生物科学试验的一般程序为:观看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并完成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试验操作步骤应遵循四大基本原就(1)科学性原就符合试验的原理和程序;(2)可重复性原就使其他人能依据该步骤完成试验并能不断重复而得到相同的结果;(3)简便性原就能以最简洁的步骤、材料(经济易得)完成试验;(4)单一变量原就排除干扰、掌握变量(强调变量的惟一性);3、设计试验步骤常用“ 四步法” ;第 1 步:共性处理试验材料,均等分组并编号; 挑选试验材料时要留意应用一些表示等量的描述性语言,如:“ 生长一样的” ,“ 日龄相同的,体重一样的
2、” 等等;分成多少组要视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而定,(一般情形分两组);编号最好用A、B、C或甲、乙、丙,而不用1、2、3 防止与试验步骤相混淆;第 2 步: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就,对比处理各组材料;方法为一组为对比组(往往为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的),其余为试验组,对比组与试验组只能有一个试验条件不同(单因子变量),其他条件要留意强调出相同来,这是重要的得分点或失分点;至于变量是什么要依据详细题目来确定;第 3 步:相同条件培育(饲养、保温)相同时间;第 4 步:观看记录试验结果;试验结果的猜测 (预期); 第一要依据题目判定该题是验证性试验仍是探究性试验,假如是验证性试验,就结果只有一个,即题目中要证明的
3、内容;假如是探究性试验,就结果一般有三种:试验组等于对比组,说明争论的条件对试验无影响;试验组大于对比组 ,说明研究的条件对试验有影响 ,且影响是正相关;试验组小于对比组 ,说明争论的条件对试验有影响,且影响是负相关;试验一 观看 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原理、步骤、结论2、试验留意事项 1选材:口腔上皮细胞、无色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防止颜色干扰;2缓水流冲洗目的:防止玻片上的细胞被冲走;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几种试剂在试验中的作用0.9%NaCl 溶液 生理盐
4、水 :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状;8%盐酸: a.转变细胞膜等的通透性;b.使染色体中 DNA 与蛋白质分开;蒸馏水: a.配制染色剂; b.冲洗载玻片;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混合使用且现配现用;4DNA 和 RNA 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分布,只是量的多少不同;故结论中强调“ 主要”而不能说“ 只” 存在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试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仍原糖、脂肪和蛋白质1、试验原理及步骤2、试验留意事项1仍原糖鉴定试验材料要求浅色:不能用绿色叶片、西瓜、血液等材料,防止颜色的干扰;用马铃薯 含淀粉 、甘蔗、甜菜 含蔗糖 ;仍原糖含量高:不能2唯独需要加热仍原糖鉴定,且必需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5、;如不加热就无砖红色沉淀显现;3非仍原糖 如蔗糖 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 ,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 CuOH2 的颜色 ; 4唯独需要显微镜脂肪鉴定,试验用 50%酒精的作用洗掉浮色; 5记准混合后加入 斐林试剂,且现配现用;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 先加 A 液,后加 B 液,且 B液不能过量 ;两者成分相同, 但 CuSO4的浓度不同,所以不能混用; 6如用大豆做材料,必需提前浸泡;如用蛋清作材料, 必需稀释, 防止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涮洗;且该试验应预留部分组织样液做对比;7易写错别字提示:“ 斐” 不行错写成“ 非” ;“ 脲” 不行写成“ 尿” ;试验三 用显微镜观看多种多样的细胞1、显微镜的
6、使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显微镜使用的一般程序:、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 轻拿轻放, 并略偏左; 装好目镜和物镜;、对光:扭动转换器,使镜头(低倍镜)、镜筒和通光孔成始终线;依据光线强弱,调剂反光镜和遮光器(光圈)、放置标本:玻片标本放置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固定 、调焦观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渐渐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应当看到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左眼看目镜内, 同时反向渐渐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象为止,在稍稍转
7、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清楚;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看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心;镜;渐渐调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楚;调剂光圈,使视野亮度相宜;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善后整理:将显微镜外表擦拭洁净;转动转换器,把两物镜偏到旁边,下调镜筒至最低,送回镜箱;3、显微镜使用的留意事项:先低后: 先低倍镜后高倍镜;先放低镜筒, 再向上调剂 (换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成 像规律:上下、左右颠倒(如何移动玻片)变化规律:图像变大、数量削减、视野变暗 放 大倍数:物 目 指的是长度上的放大倍数 高放大倍数的表现:目镜越短,物镜越长,物镜距离玻片越近(目短物长距离近)污点位 置判定:分别转动镜头
8、、移动装片 ,看污点是否随之而动 4、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 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畴试验四 观看线粒体和叶绿体 1、试验原理: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看;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看;2、试验步骤:观看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暂时装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看叶绿体 观看线粒体: 制作暂时装片 (健那绿染液) 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看线粒体 3、留意问题 试验过程中的暂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看物像的干扰;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缘由: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看;
9、带叶肉是由于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 照; 在强光下就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防止被灼伤;试验五 通过模拟试验探究膜的透性 1渗透系统的组成 如图 及条件 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挑选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浓度差实质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的差,即物质的量浓度之差,即摩尔浓度而不是质量浓度;2、留意事项 如溶质能通过半透膜,就先是浓度高的一侧液面上升,后另一侧液面上升,最终平稳;上
10、图中, 在达到渗透平稳后, 只要存在液面差 h,就 S1溶液浓度仍大于 S2 溶液的浓度;如 S1 为 10%蔗糖溶液, S2为 10%葡萄糖溶液 葡萄糖不能透过半透膜 , 就水分子由漏斗 进烧杯使漏斗液面下降;水分子的移动方向: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多 低浓度 溶液 流向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少 高浓度 溶液;试验六 观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别和复原 1、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2、流程3、质壁分别的缘由分析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 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
11、分别;4、特殊提示(1)试验胜利关键是试验材料的挑选,必需挑选有大液泡并有颜色的植物 细胞,便于在显微镜下观看;(2)质壁分别和质壁分别复原中水分子移动是双向的,结果是双向水分子运动的差别所导 致的现象;(3)质壁分别后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布满的是浓度降低的外界溶液,因细胞壁是全透性且有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渗出来;(4)如用 50%蔗糖溶液做试验,能发生质壁分别但不能复原,由于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5)如用尿素、乙二醇、KNO3、NaCl 做试验会显现自动复原现象,因外界物质会转移到细胞内而引起细胞液浓度上升;试验七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酶的高效性 -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试验过程分析
12、(2)试验留意事项试验时必需用新奇的、刚从活的动物体中取出的肝脏作试验材料;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肝脏假如不新奇, 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使组织中 酶分子的数量削减且活性降低;2、酶的专一性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试验过程分析(2)试验留意事项 由于过氧化氢酶的反应底物过氧化 氢受热会分解, 所以用其做温度探究的 试验,会对试验结果带来干扰;由于斐林试剂在使用时需要加热,这 对温度探究带来干扰,而使用碘液无需 加热,对试验无干扰;4、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摸
13、索:为什么不能用淀粉酶做探究pH 的试验?故不答: 由于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这对于判定淀粉酶能否使得淀粉水解显现干扰;能使用;试验八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别1、提取色素原理: 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2、分别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别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3、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别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胡萝卜素最窄 、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 、叶绿素 b第 2 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5、留意事项:
14、(1)画滤液细线: 匀称, 直,细,重复如干次 (2)分别色素: 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试验九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原理 :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6O2 6H2O 6CO2 12H2O 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 2C2H5OH 2CO2 少量能量2、检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检测 CO2 的产生: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检测酒精的产生: 橙色的重铬酸钾
15、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试验十 观看细胞的有丝分裂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2、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育 3、观看(2)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有的细胞正在分裂;(2) 换高倍镜下观看: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考点提示:(1 培育根尖时,为何要常常换水?答: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2)培育根尖,选用老洋葱仍是新洋葱?为什么?答:选用旧洋葱,由于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正确时间是何时?为何?答:由于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16、;上午10 时到下午 2 时;由于此时细胞分裂活跃;(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答: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别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匀称,防止盖玻片被压破;(5)如所观看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裂而不完整的,其缘由是什么?答:压片时用力过大;(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答: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7为何要漂洗?答:洗去盐酸便于染色;(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答: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9)如所观看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缘由是什么?答: 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10)为何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生物 教材 实验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