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 .pdf
《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 .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 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注释】 断雁:失群的雁,这里是失群孤雁的叫声。 侵晓:破晓(1)诗中 _、_等物象表明这是一首羁旅诗。(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如何看出来的?请结合诗句简析。【答案】 (1)断雁;家书、或者旅馆(2)抒发作者羁旅的孤寂心情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人羁旅他乡,没有亲人作伴,只能面对着 “ 寒灯 ” ,听着 “ 断雁 ” 的鸣叫声,内心很是忧伤,旅途的孤寂之情跃然纸上。诗人更是在半睡半醒、迷
2、迷糊糊中见到了家乡美丽的风光,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解析】 【分析】( 1)诗中的具体物象有很多,如“ 旅馆 ” , “ 寒灯 ” ,“ 断雁 ” ,“ 家书 ” 等。(2)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幽恨乡愁、委实凄绝。颈联 “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首联与颔联极言乡关遥远,幽愁满怀。梦见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遥远,梦醒时分天已大明,家书须隔年才能寄到旅馆,可见离家之远,表达出对家乡深沉的思念。颈联与尾联看似跳出了乡愁,艳羡门外沧江鱼船的清闲自在,其实是借他乡之物,更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思乡之情。全诗层层推进,写景
3、抒情都有独到之处。【点评】此题考查诗歌赏析。(1)物象即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通读全诗,具体物象较多。(2)此题考查诗歌表情达意。做此类题,可以抓住重点诗句或词语进行分析。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注释】 纶,钓丝, “ 垂纶 ” 即垂钓。 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这里是写小儿选取了一个僻静、利于垂钓的地方。(1)诗歌前两句中“ 学垂纶 ”“侧坐莓苔 ” 的两个动作描绘出一个_的小儿。(2)诗歌三,四两句可见小儿是什么心态?结合具体字词
4、简要分析。【答案】 (1)一本正经、认真、机灵、聪敏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2)谨慎或者害怕被打扰(害怕鱼儿被吓跑)的心态。从“ 遥招手 ”“不应人 ” 可以看出来,他害怕钓鱼被打扰(鱼儿受惊吓),远远就向路人招手示意,不回应路人的询问,从而看出小儿谨慎。【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
5、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从“ 学垂纶 ”“侧坐莓苔 ” 的两个动作可以看出“ 小儿 ” 认真聪明、一本正经的形象。(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三四句诗的意思是: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从“ 遥招手 ”“不应人 ” 可以看出小儿生怕鱼儿被惊吓的小心谨慎心情。故答案为:(1)一本正经、认真、机灵、聪敏;(2)谨慎或者害怕被打扰(害怕鱼儿被吓跑)的心态。从“ 遥招手 ”“不应人 ” 可以看出来,他害怕钓鱼被打扰(鱼儿受惊吓),远远就向路人招手示意,不回应路人的询问,从而看出小儿谨慎。【点评】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一个人的
6、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3阅读下面的古诗后,完成下列小题泛吴松江宋 王禹偁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1)诗中 “_”一词透露出天色已晚;“_”一词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诗歌的三四两句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 (1)斜阳;半日(2)那一只只鹭鸶仿佛能理解我的心情,似乎在听着我的吟诵,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感。或: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抒发了诗人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能结合三四句意思,言之有理)【解析】 【分析】( 1)“
7、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的意思是:太阳西斜,点点胭红的光亮洒落到搭着稀疏的苇蓬的小船里,我独自吟诗了大半天却还是没有过江。表示天色已晚的词是 “ 斜阳 ” ,强调泛江已久的词是“ 半日 ” 。( 2)本诗中 “ 惟有鹭鸶知我意” 的意思是:能够理解我心意的恐怕只有江面上的鹭鸶鸟了。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正反映了他摆脱官场后,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也可以看出诗人孤寂、苦闷的内心。故答案为: 斜阳;半日 那一只只鹭鸶仿佛能理解我的心情,似乎在听着我的吟诵,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感。或: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抒发了诗人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能结合三四句意思,言之有理)名师资料总结
8、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 - - - 【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结合题意进行准确回答。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要求考生整体理解诗歌,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感悟作者的情感思想。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
9、王维这两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相同之处?(2)请分别说出两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答案】 (1)两首诗都以“ 空山 ” 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2)鹿柴在表达上的特点是“ 反衬 ” ,以 “ 人语 ” 反衬其静,用“ 返景 ” 反衬其幽暗。山居秋暝则是运用烘托手法并兼用比兴。【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体味诗歌的意境。鹿柴 第一句 “ 空山不见人 ” ,先 正面描写 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 特别喜欢用 “ 空山 ” 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而
10、“ 空山不见人 ” ,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 不见人 ” ,把 “ 空山 ” 的意蕴具体化了。两首诗都以 “ 空山 ” 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鹿柴“ 但闻 ” 二字写寂静的空山尽管“ 不见人 ” ,却非一片静默死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
11、山居秋暝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 赋” 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故答案为:(1)两首诗都以“ 空山 ” 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2)鹿柴在表达上的特点是“ 反衬 ” ,以 “ 人语 ” 反衬其静,用“ 返景 ” 反衬其幽暗。山居秋暝则是运用烘托手法并兼用比兴。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12、 - - - 【点评】( 1)本题考查体味诗歌的意境。答题时应注意,比较阅读是将两篇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诗歌,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鹿柴和山居秋暝两首诗都以“ 空山” 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答题时应注意,鹿柴写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山居秋暝中间两联同
13、是写景,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运用烘托手法并兼用比兴。5阅读诗歌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题 “ 次北固山下 ” 中的 “ 次” 是“ 游览 ” 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B. 首联先写 “ 客路” 后写 “ 行舟 ” ,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C.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D.
14、 尾联的 “ 乡书”“归雁 ” 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历来被人称道,对这两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B. “ 日” 和“ 春” 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C. “ 生” 与“ 入” 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D. 两句诗对仗工整,明人胡应麟称它 “ 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 阔” 是本诗的传神之笔,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1)A(2)C(3)同意。 “ 阔 ” 字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
15、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阔” 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4)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故选A。(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妙处。“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把“ 日” 与“ 春” 作为新生的美好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16、-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 事物的象征,用“ 生” 字“ 入 ” 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 春意 ” ,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生 ” 字“ 入” 字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故选C。(3)本题考查炼字。“ 潮平两岸阔 ” ,“ 阔” ,是表现 “ 潮平
17、” 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 风正一帆悬 ” ,便愈见精采。“ 悬” 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 风顺 ” 而用 “ 风正” ,是因为光 “ 风顺 ” 还不足以保证“ 一帆悬 ”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 悬” 。(4)本题考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故答案为:( 1)A;( 2) C;( 3)同意。
18、“ 阔” 字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阔” 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4)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点评】( 1)据此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答题时应注意,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赏析。(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妙处。答题时应注意,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可以从字的词性或运用的修辞或其他方法入手,然后根据运用的方法来分析该词表达的效果,最后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生”
19、 字 “ 入” 字使用拟人。(3)本题考查炼字。答题时应注意,理解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 阔” 字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江面广阔浩渺。“ 阔” 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意已浓的景象。(4)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通读全诗,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抒发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梅沈钦圻冰霜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 2022 年部编版小升初 语文 诗歌 鉴赏 练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