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金属腐蚀学原理教案3.docx
《2022年金属腐蚀学原理教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金属腐蚀学原理教案3.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第 5 章 金属的钝化5.1 钝化现象与阳极钝化 5.1.1 钝化现象电动序中一些较活泼的金属,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介质中,变为惰性状态;例如,铁在稀硝酸中腐蚀很快,其腐蚀速度随硝酸浓度的增加而快速增大,当硝酸浓度增加到30 40时,溶解速度达到最大值;如连续增大硝酸浓度40 ,铁的溶解速度却突然急剧下降,直到反应接近停止 图5-1 ;这时金属变得很稳固,即使再放在稀硝酸中也能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固;铁在浓硝酸中或经过 浓硝酸处理后失去了原先的化学活性,这一反常现象称为钝化;铁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早在 19 世纪 30 岁月就被发觉
2、了;后来又发觉,不少金属,如 Cr、Ni 、Co、Mo、Ta、 Nb,W、 Ti 等同样具有这种钝化现象;除浓硝酸外,其他强氧化剂,如硝酸钾、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硝酸银、氯酸钾等也能引起一些金属钝化,甚至非氧化性介质也能使某些金 属钝化,如镁在氢氟酸中、钼和铌在盐酸中;大气和溶液中的氧也是一种钝化剂;应当指出,钝化 的发生并不单纯取决于钝化剂氧化才能的强弱;例如,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仍原电位 比重铬酸钾溶液的氧化仍原电位要高,按理说,它们是更强的氧化剂,但实际上它们对铁的钝化 作用却比重铬酸盐差;过硫酸盐的氧化仍原电位也比重铬酸钾的更高些,但却不能使铁钝化;这 与阴离子的特性对钝化过
3、程的影响有关;金属处于钝态时,其腐蚀速率特别低;由活化态转入钝态时,腐蚀速率一般将削减几个数量级;这主要是由于腐蚀体系中的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极薄的钝化膜;钝化膜厚度一般在 1 nm10nm,因金属而异;经同样浓硝酸处理的碳钢、铁和不锈钢表面上的钝化膜厚度分别为 右;不锈钢的钝化膜最薄,但却最致密,爱护作用最好;10nm、3nm和 1nm左图 5-1 铁的溶解速度与 HNO 3浓度的关系 25 钝 化 使 金 属 的 电 位 向 正 移 动 0.5V 2V; 例 如 , 铁 钝 化 后 电 位 由 -0.5V +0.2V 升 高 到+0.5V +1.0V ;铬钝化后电位由-0.6V +0.4V
4、上升到 +0.8V +1.0V ;金属钝化后电极电位向正方向移动许多,这是金属转变为钝态时显现的一个普遍现象;钝化金属的电位接近贵金属的电位;因此曾有人对钝化下这样的定义:当活泼金属的电极电位变得接近于惰性的贵金属 如 Pt 、Au 的电位时,活泼的金属就钝化了5.1.2 阳极钝化由钝化剂引起的金属钝化,通常称为“ 化学钝化”;阳极极化也可引起金属的钝化;某些金属在一定的介质中 通常不含有 C1-离子 ,当外加阳极电流超过某肯定数值后,可使金属由活化状态转变为钝态,称为阳极钝化或电化学钝化;例如,18-8 型不锈钢在 30的硫酸中会发生溶解;但如外加电流使其阳极极化,当极化到-0.1VSCE
5、之后,不锈钢的溶解速度将快速下降至原先的数万分之一;并且在 -0.1V 1.2VSCE 范畴内始终保持着高的稳固性; Fe 、Ni 、Cr、Mo等金属在稀硫名师归纳总结 酸中均可因阳极极化而引起钝化;- - - - - - -第 1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图 5-4 是不同 Cr 含量的 FeCr 合金在 10的 H2SO4 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由曲线可见,随着 Cr 含量增高 由 2.8 上升到 18 ,合金的耐蚀性也随之提高;当合金中Cr 含量在 2.8 6.7 范畴内 图 5-4 曲线 1,2 时阳极极化曲线在肯定电位范畴内
6、仍显现电流振荡;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5.2 金属的自钝化没有任何外加极化的情形下,由于腐蚀介质的氧化剂 去极化剂 的仍原引起的金属的钝化,称为金属的自钝化;要实现金属的自钝化,必需满意以下两个条件; 1 氧化剂的氧化仍原平稳电位E0,C要高于该金属的致钝电位EPP,即 E0,CEPP;i PP, 2 在致钝电位 EPP下,氧化剂阴极仍原反应的电流密度i C必需大于该金属的致钝电流密度即在 EPP下 iCiPP;只有满意上述两个条件,才能使金属的腐蚀电位落在该金属的阳极钝化电位范畴内,
7、如图 5-5中的交点 e;由于金属腐蚀是腐蚀体系中阴、阳极共轭反应的结果;对于一个可能钝化的金属腐蚀体系,如具有活化钝化行为的金属在肯定的腐蚀介质中,金属的腐蚀电位能否落在钝化区,不仅取决于阳极极化曲线上钝化区范畴的大小,仍取决于阴极极化曲线的外形和位置;图 5-5 表示阴极极化对钝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化的影响;假如图中阴极过程为活化掌握,极化曲线为 Tafel 直线,但可能有三种不同的交换电流,第 3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样一个结论,即金属腐蚀系统中其致钝电流 i PP 愈小,致钝电位 EPP 愈低,就金属愈
8、易钝化;这就给人们供应了一个便利,金属或合金的阳极溶解行为可用来定量地确定其钝化性能,有利于评定金属或合金的耐蚀性;图 5-6 阴极极化曲线对钝态稳固性的影响金属要自动进入钝态与许多因素有关,如金属材料性质、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浓度、溶液组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分、温度等;第 4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自钝化的难易不但与金属材料有关,同时仍受电极仍原过程的条件所掌握,较常见的有电化学反应掌握的仍原过程所引起的自钝化和扩散掌握的仍原过程所引起的自钝化;为了进一步加深懂得,这里再以铁和镍在硝酸中的腐蚀情形 图 5-7
9、 为例进行说明;该图说明白氧化剂浓度和金属材料对自钝化的影响;当铁在稀硝酸中时,因 H +和 NO 3 的氧化才能或浓度都不够高,它们只有小的阴极仍原速度 Ci,或 Ci,NO 3 这就不足以使铁的阳极极化提高到铁的致钝电位 EPP,Fe和致钝电流 iPP,Fe;结果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稳固在极化曲线的交点1 或 2,因此铁被猛烈地溶解;如把硝酸浓度因此铁被猛烈地溶解;如把硝酸浓度提高,就NO3的初始电位就会向正移,使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相交于交点 3,此时铁就进入了钝态;可是在这种情形下,对于致钝电位较正的Ni 来说,却反而落入交点 4,进入活化区;由此可见,对于金属腐蚀,不是全部的氧化
10、剂都能作为钝化剂;只有初始仍原电位高于金属的阳极致钝电位,其极化阻力 阴极极化曲线斜率 较小的氧化剂才有可能使金属进入自钝化;如自钝化的电极仍原过程是由扩散所掌握,就自钝化不仅与进行电极仍原的氧化剂浓度有关,仍取决于影响扩散的其他因素,如金属转动、介质流淌和搅拌等;如图5-8 所示,当氧浓度不够大时,极限扩散电流密度 i L1 小于致钝电流密度 i PP,Fe ,使共轭阴、 阳极极化曲线交于活化区 点 1 ,金属便不断地溶解;如提高氧浓度,使iL2iPP,Fe 时,就金属便进入钝化状态;其腐蚀稳固电位交于阳极极化曲线的钝化区;此时氧通过共轭极化使金属溶解,同时与溶解的金属产物结合而使金属表面发
11、生钝化;同理,如提高介质同金属表面的相对运动速度 如搅拌 ,就由于扩散层变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了氧的仍原速度,使 i L2i PP图 5-9 ;这样共轭极化曲线便交于点 2,进入钝化区;, 进而提高第 5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温度对金属钝化影响也很大,当温度上升时,往往由于金属阳极致钝电流密度变大及氧在水中 溶解度下降,使金属难于钝化;反之,温度降低,金属简单显现钝化;金属表面状态如金属表 面氧化物能促使金属钝化;又如用氢气处理后的铁,暴露于空气中使其表面形成氧化膜,再在 碱中阳极极化,会立刻显现钝化;如未在
12、空气中暴露,立刻在碱中进行阳极极化,就需经较长 时间后才能显现钝化;5.3 钝化理论金属钝化是一种界面现象,它没有转变金属本体的性能,只是使金属表面在介质中的稳固 性发生了变化;产生钝化的缘由较为复杂,目前对其机理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仍没有一个完 整的理论可以说明全部的钝化现象;下面扼要介绍目前认为能较中意地说明大部分试验事实的 两种理论,即成相膜理论和吸附理论;5.3.1 成相膜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当金属阳极溶解时,可以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掩盖得很好的固体 产物薄膜;这层产物膜构成独立的固相膜层,把金属表面与介质隔离开来,阻碍阳极过程的进 行,导致金属溶解速度大大降低,使金属转入钝态;
13、成相膜理论的有力证据是能够直接观看到钝化膜的存在,并用光学方法、电化学争论方法 测出钝化膜的厚度;如测出铁在硝酸溶液中的钝化膜厚度为 2.5 nm 3.0nm,碳钢的约为 9 nm10nm,不锈钢的钝化膜约为 0.9 nm1.0nm;利用电子衍射法对钝化膜进行相分析,证明白大部分钝化膜是由金属氧化物组成的;例如,铁的钝化膜是 Fe2O3, FeOOH ;铝的钝化膜是无孔的 Al 2O3;除此以外,有些钝化膜是由金属难溶盐组成的;如硫酸盐、铬酸盐、磷酸盐、第 6 页,共 24 页硅酸盐等;由于膜的溶解是一个纯粹的化学过程,其溶解速度应与电位无关;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钝化膜是极
14、薄的,金属离子和溶液中某些阴离子可以通过膜进行迁移,即成相膜具有肯定的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图 5-10 阴极充电曲线示意图此外,依据热力学运算发觉多数金属的氧化物生成电位都比氧的析出电位低得多;因此,金属有可能不通过原子氧或分子氧的作用,而直接由阳极反应生成氧化物;以上事实证明白成 相膜的存在,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理论;成相膜是一种具有爱护性的钝化膜;只有在金属表面上直接生成固相产物才能导致钝化;这种表面膜层很可能是由于表面金属原子与定向吸附的水分子 酸性溶液 ,或与吸附的OH离子 碱性溶液 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旦钝化膜形成,在适当的条件下,
15、膜会连续增长;这可能是金属离子与阴离子在膜溶液界面上,或在金属膜界面上 由膜的性质而定 发生进一步作用的结果;卤素等阴离子对金属钝化现象的影响有两方面;当金属仍处在活化态时,它们可以和水分第 7 页,共 24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子以及 OH离子等在电极表面上竞争吸附,延缓或阻挡过程的进行;当金属表面上存在固相的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OH在金属表面吸附的含氧粒子到底是哪一种,这要由腐蚀系统中的介质条件来定;可能是离子,也可能是 O 2离子,多数情形下仍可能是氧原子;实际上,引起钝化的吸附粒子不只限于氧 粒子,如汞和银在氯离子作
16、用下也可以发生钝化;吸附粒子为什么会降低金属本身反应才能呢 .这 主要是由于金属表面的原子离子价键处于未饱和态,当有含氧粒子时,易于吸附在金属表面,使表面的价键饱和,失去原有的活性;同时,由于氧吸附层形成过程中不断地把原先吸附在金属 表面的 H2O分子层排挤掉,这样就降低了金属离子的水化速度,即减慢了金属的离子化过程;吸附理论仍能说明一些成相膜理论所难以说明的事实;例如,不少无机阴离子能在不同程度 上引起金属钝态的活化或阻碍钝化过程的进展,而且经常是在较高的电位下才能显示其活化作用,用成相膜理论很难说清晰;从吸附理论动身,认为钝化是由于表面上吸附了某种含氧粒子所引起 的,而各种阴离子在足够高的
17、电位下,可能或多或少地通过竞争吸附,从电极表面上排除引起钝化的含氧粒子,这就说明白上述事实;依据吸附理论仍可说明Cr、Ni 、Fe 等金属及其合金上显现的过钝化现象;我们知道,增大极化电位可以引起两种后果;一是含氧粒子表面吸附量随着电位 变正而增多,导致阻化作用的加强,另一是电位变正,加强了界面电场对金属溶解的促进作用;这两种作用在肯定电位范畴内基本上相互抵消,因而有几乎不随电位变化的稳固钝化电流;在过 钝化电位范畴内就是后一因素起主导作用,使在肯定正电位下生成可溶性的、高价金属的含氧离 子 如 CrO4 2 ,此种情形氧的吸附不但不起阻滞作用,反而促进高价金属离子的生成;5.3.3 两种理论
18、的比较 这两种钝化理论都能较好地说明大部分试验事实,然而无论哪一种理论都不能较全面、完整 地说明各种钝化机理;这两种理论的相同之处是都认为由于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极薄的钝化膜阻 碍了金属的溶解,至于对成膜的说明,却各不相同;吸附理论认为,只要形成单分子层的二维膜 就能导致金属产生钝化,而成相膜理论认为,要使金属得到爱护、不溶解,至少要形成几个分子 层厚的三维膜,而最初形成的单分子吸附膜只能稍微降低金属的溶解,增厚的成相膜才能达到完 全钝化;此外,两个理论的差异,仍有吸附键和化学键之争;事实上金属在钝化过程中,在不同 的条件下,吸附膜和成相膜可分别起主要作用;有人妄想将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说明全部的
19、金属 钝化现象,认为含氧粒子的吸附是形成良好钝化膜的前提,可能先生成吸附膜,然后进展成成相 膜;认为钝化的难易主要取决于吸附膜,而钝化状态的维护主要取决于成相膜;膜的生长也听从对数规律,吸附膜的掌握因素是电子隧道效应,而成相膜的掌握因素就是离子通过势垒的运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第 6 章 局部腐蚀6.1 局部腐蚀与全面腐蚀的比较金属腐蚀按腐蚀外形分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两大类;全面腐蚀通常是匀称腐蚀,它是一种常见的腐蚀外形;其特点是腐蚀分布于金属整个表面,腐蚀结果使金属变薄;例如钢或
20、锌浸在稀硫酸中,以及某些金属材料在大气中的腐蚀等;全面腐蚀的电化学过程特点是腐蚀电池的阴、阳极面积特别小,甚至在显微镜下也难于区分,而且微阴极和微阳极的位置是变幻不定的,由于整个金属表面在溶液中都处于活化状态,只是各点随时间有能量起伏,能量高时 处 为阳极,能量低时 处 为阴极,因而使金属表面都遭到腐蚀;局部腐蚀是相对全面腐蚀而言的;其特点是腐蚀仅局限或集中在金属的某一特定部位;局部 腐蚀时阳极和阴极区一般是截然分开的,其位置可用肉眼或微观检查方法加以区分和辨别;腐蚀 电池中的阳极溶解反应和阴极区腐蚀剂的仍原反应在不同区域发生,而次生腐蚀产物又可在第三 地点形成;局部腐蚀可分为电偶腐蚀、点蚀、
21、缝隙腐蚀、晶间腐蚀、挑选性腐蚀、磨损腐蚀、应力腐蚀 断裂、氢脆和腐蚀疲惫等;后四种由于是在应力作用下的腐蚀,故放在下一章争论;全面腐蚀虽可造成金属的大量缺失,但其危害性远不如局部腐蚀大;由于全面腐蚀速度易于 测定,简单发觉,而且在工程设计时可预先考虑留出腐蚀余量,从而防止设备过早地腐蚀破坏;某些局部腐蚀就难以猜测和预防,往往在没有先兆的情形下,使金属突然发生破坏,常造成重大工程事故或人身伤亡;局部腐蚀很普遍;曾对767 例腐蚀失效事故进行统计得出:全面腐蚀占17.8 ,局部腐蚀占 80左右,其中点蚀、应力腐蚀和腐蚀疲惫占有突出位置;引起局部腐蚀的缘由许多,例如以下各种情形; 1 异种金属接触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金 腐蚀 原理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