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地理上册理解部分知识整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一地理上册理解部分知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地理上册理解部分知识整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高一地理上册懂得部分学问整理 主要天体类型的名称: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 两种最基本的天体名称:恒星和星云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群、卫星等; 八大行星位置序列及分类: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大气三个层次及其主要太阳活动:层次标志:黑子和耀斑;周期:太阳活动由里 及外光球 色球 日冕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及周期:11 年;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体的基本特点天体类型 基本特点
2、恒星 唯独能自身发光的球状天体,由酷热的氢、氦组成,质量和体积仅小于星云星云 由氢组成,云雾状,质量和体积大于恒星,但密度小于恒星行星 环绕恒星运行,自身呈球状,能够清除其公转轨道四周的天体卫星 环绕行星运行彗星 环绕恒星运行,呈云雾状,运动轨道多样流星体 星际空间的尘粒,数量多,降落到地表称为陨星 天体系统的层次 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的共性1、共面性(都在黄道面上绕日公转)2、近圆性(接近椭圆形轨道)3、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公转) 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的特点名师归纳总结 行星类别包括的行星特点氦、氖等元素构成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质量小,体积小,平均密度大,中心有铁核巨行星木星、
3、土星体积和质量大, 平均密度小,主要由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最远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地 球生命物质的存在条件1、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热量相宜,使地球表面有大量液态水;2、地球质量、体积适中,引力相宜,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地球运动周期适中,使地球上冷暖、干湿交替适于生物生长;4、地球处在稳固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月球表面环境的特点 朝向地球的月面始终不变的缘由 月球自转、公转方向均为自西向东;自转、公转周期(恒星月)均为 27.32 日;即月球自 转与公转的周期和方向相同,
4、故地球人们只能观察月球的同一半面,即月球正面;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依次显现的规律月相名称农历时间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关系新月或朔初一日、月、地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上弦月初七、初八日、月、地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满月或望十五、十六日、月、地三者在始终线上,地球居中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日、月、地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日食与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日食 日月地 中心 位于一条直线上,而且月球位于日、地当中月食 日月地 中心 位于一条直线上,而且地球位于日、月当中 大潮、小潮显现时对应的月相大潮:新月(朔)初一,满月(望)农历十五、十
5、六小潮:上弦月和下弦月 太空资源的主要类型空间资源:在太空建立空间站、太空城,发射人造卫星 太阳能资源:在太空建立太阳能发电站 矿产资源:月壤中的氦-3,月岩中的钛铁等环境资源: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 恒星日和太阳日名师归纳总结 恒星日周期真正的周期,自转意义第 2 页,共 12 页23 小时 56 分 4 秒360-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太阳日24 小时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360通常使用的周期,自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方向:自西向东;周期: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
6、0 秒(真正周期) ;回来年: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通常使用周期)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经度及日期变更规章:180o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日界线,减一天; 南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的方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无偏向; 黄赤交角的度数:23o261 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对应的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南左北右赤无偏)名称日期直射点纬度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0o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23o261N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0o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23o261S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线速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赤道线速度最大(约为 角速度:除南北
7、两极点,地球各地角速度相等( 北京时间1670km/h),两极线速度为零;15小时);两极角速度为零;我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东八区的区时,也是120 E 经线的地方时;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夏至日秋分日 春分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来线间来回移动 南北回来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来线之间上一年有二次太阳直射 春分日至秋分日始终在北半球 春分日至夏至日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夏至日至秋分日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秋分日至春分日始终在南半球 秋分日至冬至日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冬至日至春分日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夏至日至冬至日始终向南移动 冬至日至夏至日始终向北移动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正午太
8、阳高度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春季和秋季正午太阳高度居中名师归纳总结 一年中, 太阳直射点离该地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太阳直射点离该地最远时,正午第 3 页,共 12 页太阳高度最小; 太阳直射点离该地越来越近时,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太阳直射点离该地越来-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越远时,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两分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减小 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来线向南北两极减小 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来线向南北两极减小 某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假设某位置于北半球
9、 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该地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该地昼变长;太阳直射点 移动到北回来线,该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该地昼短夜长;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该地昼变短;太阳直射点 移动到南回来线,该地为一年中昼最短; 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的状况两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显现极昼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及其以南显现极夜 冬至日: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及其以南显现极昼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显现极夜 天文四季的划分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 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 春秋两
10、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 北半球的四季划分:春季( 3、4、5 月)夏季( 6、7、8 月)秋季( 9、10、11 月)冬季( 12、 1、2 月)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板块的消亡边界与生长边界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板 块边界对 地 表 影 响举例非洲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东非大裂谷板块生长 /张裂边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红海 常形成裂谷或海洋界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大西洋亚欧
11、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马 大洋板 大洋板块俯冲带邻近常形成海沟 里亚纳海沟和东亚岛弧链;板块块与大大陆板块受挤向上隆起成岛弧和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消亡消亡 /陆板块海岸山脉边界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碰撞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喜大陆板边界块与大常形成庞大的山脉和高原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阿尔 陆板块 卑斯山脉 地震波中的纵波与横波传播速度的差异纵波传播速度比较地表感受快(先到达)上下颠簸横波慢(后到达)左右摇摆 震级与烈度的区分与联系震级区分联系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一次地震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只有一个震级烈度越大表示地震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有
12、多个烈度 影响烈度大小的主要因素震级: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震中距: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源深度: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 地质构造:位于地质构造带上,烈度较大 地面建筑:地面建筑的材料,牢固程度,建筑样式等都影响烈度 地震要素:震源:地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地震的地方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 震源深度:震源与震中之间的垂直距离 震中距:地面某地与震中的直线距离 世界两大地震带的名称和分布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其主要特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地理 上册 理解 部分 知识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