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4.docx
《2022年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4.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必修一学问点总结( 20XX年 10 月 14 日)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对质点、参考系、位移的懂得1对质点的三点说明 1 质点是一种抱负化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 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是由所争论问题的性质打算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外形来判定;3 质点不同于几何“ 点” ,是忽视了物体的大小和外形的有质量的点,而几何中的“ 点” 仅仅表示空间 中的某一位置;2对参考系“ 两性” 的熟悉 1 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就上是任意的,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2 同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必需选同一参考系;3对位移和路程的辨析比较项目位移
2、x 路程 l打算因素由始、末位置打算由实际的运动轨迹长度打算运算规章矢量的三角形定就或平行四边形定就标量的代数运算大小关系xl 路程是位移被无限分割后,所分的各小段位移的肯定值的和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懂得定义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实际应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完成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在试验中通过光电门测速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一位置时的速度定义式v x t x 为位移 v x t t 趋于零 把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间内矢量,瞬时速度方向与物体矢量性矢量,平均速度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沿其运动轨位移方向相同迹切线方向的平均速度视为瞬时速度方法技巧1 当已知物体在微小时间 t 内发生的微小位移 x 时
3、,可由v x t粗略地求出物体在该位置的瞬时速度;2 运算平均速度时应留意的两个问题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均速度;求解平均速度必需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 v x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全部的运动; t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 2 v0v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必备欢迎下载v对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懂得1、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比较比较项目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描述物体速度转变的物理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的物理量,是状态量量,是过程
4、量物理量,是状态量定义式v x t vvv0a v tvv0 t单位m/sm/sm/s2方向与位移 x 同向,即物体由 vvv0或 a的方向与 v 的方向一样,由F的方向运动的方向打算打算,而与v0、v 的方向无关2. 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1 速度的大小和加速度的大小无直接关系;速度大,加速度不肯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也不肯定大;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可以不为零;2 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无直接关系;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两者的方向仍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方法技巧: 判定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或减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其次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学
5、公式中正、负号的规定1 除时间 t 外,x、v0、v、a 均为矢量,所以需要确定正方向,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名师归纳总结 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当v00 时,一般以加速度a 的方向为正方向;第 2 页,共 22 页2 五个物理量t 、v0、v、a、x 必需针对同一过程;-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11 T 末、 2T 末、 3T 末 瞬时速度的比为:v1v2v3 vn123 n;21 T 内、 2T 内、 3T 内 位移的比为:x1x2x3 xn12223
6、2 n 2;3 第一个 T 内、其次个T内、第三个T 内 位移的比为:xxx xN135 2 N1 ;4 从静止开头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 1t 2t 3 tn121 32 nn1 ;3解题的基本思路方法技巧: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常用的“ 六法”两类特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类运动和双向可逆类运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刹车类问题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 突然消逝,求解时要留意确定指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即停止运动,加速度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
7、程双向可逆类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需留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解答刹车类问题的基本思路v01 先确定刹车时间;如车辆从刹车到速度减小为零所用时间为 t0,就刹车时间为 t0a a 表示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v0 表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 ;2 将题中所给的已知时间 t 和 t 0 比较;如 t 0较大,就在直接利用运动学公式运算时,公式中的运动时间应为 t ;如 t 较大,就在利用运动学公式运算时,公式中的运动时间应为 t0;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的处理方法自由落体运动是 v00,a 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全部公式和推论
8、方法全部适用;2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处理方法1 分段法: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2 全程法: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 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3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1 对称性如下列图,物体以初速度v0 竖直上抛, A、B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就时间的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 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 所用时间 tCA相等,同理tAB tBA;速度的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能量的对称性物体从 AB 和从 BA 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均等于 mghAB;2 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 最高点除外 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
9、,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双解,在解决问题时要留意这个特点;运动图象的懂得及应用三种图象比较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图象xt 图象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t 图象vt 图象图象实例图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图线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图线表示质点做加速度增大的图线含义线运动 斜率表示速度v线运动 斜率表示加速度a 运动图线表示质点静止图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图线表示质点做匀变速运动运动图线表示质点向负方向图线表示质点做匀减速直图线表示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线运动运动交点表示此时三个质点交点表示此时三个质点有交点表示
10、此时三个质点有相同相遇相同的速度的加速度点表示 t 1 时刻质点位移点表示 t 1时刻质点速度为点表示 t 1时刻质点加速度为为 x1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v1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a1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质点没有意义 质点在 0t 1 时间内的位移 在 0t 1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 方法技巧解决此类问题时要依据物理情形中遵循的规律,由图象提取信息和有关数据,依据对应的规律公式对问题做出正确的解答;详细分析过程如下:追及与相遇问题争论追及、相遇问题的实质,就是分析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1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1 一个条件: 二者速度相等; 它往往是能否追上或距离最大、最小
11、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定的切入点;2 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可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也是解题的突破口;2能否追上的判定方法常见情形:物体A 追物体 B,开头二者相距x0,就1 A 追上 B 时,必有 xA xBx0,且 vAvB;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 要使两物体恰不相撞,必有学习必备欢迎下载xA xB x0,且 vAvB;方法技巧1牢记“ 一个思维流程”2把握“ 三种分析方法”1 分析法应用运动学公式,抓住一个条件、 两个关系, 列出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位移、 速度及其关系方程,再
12、求解;2 极值法设相遇时间为t ,依据条件列出方程,得到关于t 的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数学求极值的方法求解;在这里,常用到配方法、判别式法、重要不等式法等;3 图象法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物体的运动图线;位移图线的交点表示相遇,速度图线抓住速度相等时的“ 面积”关系找位移关系;打点计时器的应用1由纸带求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内的平均速度,vnxnxn1 2T;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2利用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两种方法1 逐差法:依据 x4 x1 x5x2x6x33aT 2 T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求出 a1x4x1 3T 2 ,a2x5x2 3T 2 ,a3
13、x6x3 3T 2 ,再算出 a1、a2、a3 的平均值 aa1a2a3 33 x4x1 2 x5x2 3T 2 x6x3 3T 2 (x4x5x6)( x1x2x3)9T 2,即为物体的加速度;xnxn12 图象法: 以打某计数点时为计时起点,利用 vn2T 求出打各点时的瞬时速度,描点得 vt 图象,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区分“ 两种点”1计时点和计数点的比较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计时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实际点,两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计数
14、点是人们依据需要按肯定的个数挑选的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由挑选的个数而定,如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和每隔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时间间隔都是 0.1 s ;2纸带上相邻的两点的时间间隔均相同,速度越大,纸带上的计数点越稀疏;留意事项1平行:纸带和细绳要和木板平行;2两先两后:试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试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第三章 相互作用1弹力有无的判定“ 三法”(1)条件法:依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定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定形变较明显的情形;(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形,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如运动状态不变,就此
15、处不存在弹力;如运动状态转变,就此处肯定有弹力;(3)状态法: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其次定律或 2弹力方向的判定方法(1)常见模型中弹力的方向 共点力平稳条件判定弹力是否存在;(2)依据共点力的平稳条件或牛顿其次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3弹力大小运算的三种方法(1)依据力的平稳条件进行求解;(2)依据牛顿其次定律进行求解;(3)依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方法技巧:1轻杆与轻绳弹力的区分名师归纳总结 轻绳和有固定转轴轻杆的相同点是弹力的方向是沿绳和沿杆的,但轻绳只能供应拉力,轻杆既可以供应拉第 7 页,共 2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16、 欢迎下载力也可以供应支持力;因此可用轻绳替代的杆为拉力,不行用轻绳替代的杆为支持力;2易错提示(1)易错误地将跨过光滑滑轮、杆、挂钩的同一段绳当两段绳处理,认为张力不同;易错误地将跨过不光滑滑轮、杆、挂钩的绳子当成同一段绳子处理,认为张力到处相等;(2)易错误地认为任何情形下杆的弹力肯定沿杆;摩擦力方向的判定1对摩擦力的懂得(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不肯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2)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肯定阻碍物体的运动;(3)摩擦力不肯定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摩擦力不肯定使物体减速,也可以使物体加速;(4)受静摩
17、擦力作用的物体不肯定静止,但肯定保持相对静止;2明晰“ 三个方向”名称 释义运动方向 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以地面为参考系)的运动方向相对运动方向 指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另一个物体相对参考系的运动方向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由两物体间静摩擦力的存在导致,能发生却没有发生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方法技巧: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定方法(1)假设法(2)状态法: 依据平稳条件、牛顿其次定律,判定静摩擦力的方向;(3)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大小的运算运算摩擦力大小的“ 四点” 留意再依据“ 力的相互性” 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1)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之前,第一分
18、析物体所处的状态,分清是静摩擦力仍是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 F FN运算, 而静摩擦力没有公式可用,只能利用平稳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运算;这是由于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大小随状态而变,介于 0 Fm之间;(3)“F FN” 中 FN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也无关;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方法技巧:摩擦力大小运算的思维流程摩擦力的突变问题1“ 静静” 突变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作用在物
19、体上的其他力的合力发生变化时,假如物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就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将发生突变;2“ 静动” 突变或“ 动静” 突变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其他力变化时,假如物体不能保持静止状态,就物体受到 的静摩擦力将“ 突变” 成滑动摩擦力;3“ 动动” 突变 某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滑动的过程中,如突然相对运动方向变了,就滑动摩擦力方向发生“ 突变” ;方法技巧:分析摩擦力突变问题的三点留意(1)题目中显现“ 最大” 、“ 最小” 和“ 刚好” 等关键词时,一般隐匿着临界问题;有时,有些临界问 题中并不含上述常见的“ 临界术语”,但审题时发觉某个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会发
20、生突变,就该物理量突 变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即为临界状态;(2)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取决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且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存在静摩擦的 连接系统,相对滑动与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3)争论传送带问题时,物体和传送带的速度相等的时刻往往是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运动性质的分界 点;共点力的合成1合力大小的范畴(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F1F2| FF1F2;即两个力的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个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 | F1F2| ;当两力 同向时,合力最大,为 F1 F2;(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FF1F2F3;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 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物理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