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化学知识框架和知识点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三化学知识框架和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化学知识框架和知识点总结.docx(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高三复习总纲 . 一、复习关键 - 把握 25 条必要学问点 1、热点(重点)知识重现次数重现率化学史、环境爱护、石油及煤化工10 100%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积比、密度比10 100% 阿氏常数9 90% 热化学方程式7 70% 核外电子排布,推导化学式10 100% 氧化性、仍原性、稳固性、活泼性的比较10 100% 氧化性仍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原子量,化合价9 90% 原子量、分子量,化合价8 80% 离子共存10 100% 离子的鉴别8 80% 判定离子方程式的正误10 100% 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运算10 100%
2、 pH值的运算10 100% 溶液的浓度、溶解度6 60%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稳9 90% 盐类的水解10 100% 电化学学问10 100% 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7 70% Cl 、S、N、C、P、Na、Mg、Al 、Fe等元素单质及化合物10 100% 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9 90% 同分异构体10 100% 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7 70% 有机物的合成10 100% 有机物的燃烧规律6 60% 混合物的运算9 90% 2、1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2氧化仍原反应概念及应用 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阿伏加法罗定律及推论)4电解质溶液(溶液浓度、 、中和滴定及 PH
3、运算、 胶体的学问 )5“ 位构性”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定原理及应用、6化学键与晶体及其特点 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稳 8等效平稳思想的应用同周期、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9弱电解质电离平稳( 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物料平稳和电荷守恒)盐类的水解、弱电解离子浓度与大小比较)1011离子的鉴定、共存与转化12、热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热运算13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理及应用14典型元素 常见单质及其 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15官能团、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和同系物 16有机反应类型
4、17有机合成推断18有机新信息题 有机聚合体19阴阳离子的鉴别与鉴定 20物质的除杂、净化、分别和鉴定 21试验仪器使用与连接和基本操作 22试验设计与评判 23混合物的运算 24化学史、环境爱护、能源 25信息和新情形题的仿照思想 3、复习备考的小专题 40 个 1化学试验仪器及其使用 2化学试验装置与基本操作 3常见物质的分别、提纯和鉴别 4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 5常用的加热方法与操作 6试验设计和试验评判 7有机物燃烧的规律 8有机反应与判定 9有机代表物的相互衍变 10有机物的鉴别 11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的小结 12分解产物为两种或三种的物质 13碳酸与碳酸的盐的相互转化
5、 14铝三角 15铁三角 16中学里可以和水反应的物质 17中学中的图像小结 18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19氧化仍原反应 20无机反应小结 21阿伏加德罗常数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2阿伏加德罗定律 23原子结构 24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5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26化学反应速率 27化学平稳的应用(化学平稳、溶解平稳、电离平稳)28盐类的水解 29原电池 30电解池 31几个定量试验 32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33溶液的酸碱性与 pH运算 34多步反应变一步运算 35溶解度、溶液的浓
6、度及相关运算 36混合物的运算 37化学运算中的奇妙方法小结 38无机化工 39有机合成40能源与环保 二、第一轮基础理论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与偏移)特点: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概 念 及 转 化 关 系反应物仍原性变化化合价上升产物弱氧化性氧化反应仍原剂氧化产物氧化剂变化仍原反应仍原产物化合价降低氧化性弱仍原性氧化仍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仍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仍原反应;概念:氧化剂: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 价降低物)仍原剂: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上升物)氧化
7、产物:仍原剂被氧化所得生成物;氧 化 仍 原 反 应仍原产物:氧化剂被仍原所得生成物;第 3 页,共 43 页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双线桥:氧化剂 + 仍原剂 = 仍原产物 + 氧化产物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仍原电子转移表示方法单线桥:电子氧化产物仍原剂 + 氧化剂 = 仍原产物 + 二者的主表示意义、箭号起止要区分:电子数目等依据原就: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仍原剂化合价上升总数配 平找出价态变化,看两剂分子式,确定升降总数;方法步骤:求最小公倍数,得出两剂系数,观看配平其它;有关运算:关键是依据氧化
8、剂得电子数与仍原剂失电子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氧 化 剂、仍 原 剂强 弱 比 较、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金属活动性次序表,元素周期律)、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由氧化仍原反应方向比较; (氧化性: 氧化剂 氧化产物; 仍原性: 仍原剂 仍原产物)、依据(氧化剂、仍原剂)元素的价态与氧化仍原性关系比较;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仍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仍原性;氧化剂:、活泼的非金属,如Cl2、Br2、O2 等、元素(如 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 2、KMnO 4等、元素(如 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 3 等仍原剂:、元
9、素(如 Mn、Cl、Fe 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 如 KMnO 4、KClO3、FeCl3、K2Cr2O7、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活泼的金属,如Na、Al 、Zn、Fe 等;、元素(如 C、S 等)处于低化合价的氧化物,如CO、SO2等、元素(如 Cl 、S 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浓HCl、H2S等、元素(如 S、Fe 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 、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H2 、C、Si 等;Na2SO3、FeSO 4等概念: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与或生成的反应;离子互换反应离子非氧化仍原反应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类型: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离子型氧化仍原反应 置换反
10、应一般离子氧化仍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用参与反应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表示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删:将不参与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原子种类、个数、电荷数是否相等;意义:不仅表示肯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仍能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本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金属、非金属、氧化物(Al 2O3、SiO2)发生条件中学
11、常见的难溶物碱: MgOH2、AlOH 3、CuOH2、生成难溶的物质: Cu 2+OH- =CuOH2FeOH3 盐:AgCl、AgBr、AgI、CaCO 3、BaCO生成微溶物的离子反应:2Ag +SO 2-=Ag2SO4由微溶物生成难溶物: CaOH2+CO 2-=CaCO 3 +2OH-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常见的难电离的物质有H2O、CH3COOH、H2CO 3、NH3 H2O 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常见易挥发性物质有CO 2、SO2、NH3 等发生氧化仍原反应:遵循氧化仍原反应发生的条件;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取的热量;符号: H -1 单位:一般采纳 KJ mol测量:可用量热
12、计测量 讨论对象:肯定压强下在放开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取的热量;化 学 反 应 的 能 量 变 化反应热:表示方法:放热反应H0,用“+” 表示;燃烧热:在 101KPa下,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固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反应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中和热: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 +aq+OH-aq=H 2Ol; H=-57.3KJ-mol-1 | H|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NaKRbCs 详细规律: 3 、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F- Cl- Br- Na +Mg
13、 2+Al 3+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 2+Fe 3+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金属性强弱 单质的仍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电解中在阴极上得电子的先后)相互置换反应依据:原电池反应中正负极与 H2 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固性元素的 非金属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金属性或非金属 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仍原性性强弱的判定 相互置换反应、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NaMgAl;非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如:SiPSCl;规律: 、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 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如:LiNaKRbClB
14、rI ;、金属活动性次序表: KC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定义:以 12C原子质量的 1/12 (约 1.66 10-27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其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一,符号为 1(单位 1 一般不写)原子质量:指原子的真实质量,也称肯定质量,是通过精密的试验测相对原子质量得的;如:一个 Cl 2分子的 mCl2=2.657 10-26kg;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各核素的质量与12C的质量的 1/12 的比值;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应有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如35Cl 为 34.969,37Cl 为 36.966 ;比较 核素的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化学 知识 框架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