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阴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淮阴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相关内容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参考借鉴,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淮阴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仅供参考其相关内容与写作格式,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江苏省阴淮中学前身为江北大学堂,创建于1902年,以后多次更名,1953年定为现名。近20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合格重点中学、江苏省模范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文明单位。入选 “中国百强中学”,被北京大学等名校确定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校。这些地位和荣誉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五年,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转型性发展时期,也是阴淮中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
2、关键时期,学校还将迎来建校110周年庆典。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促进我校科学、快速、持续发展,实现市委、市政府“争进位、争上游、争第一”的要求,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特制订江苏省阴淮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2022.01-2022.12)。此规划将在分析学校现状的基础上,重在加强学校顶层设计,谋划学校内涵发展蓝图。它不仅是未来五年的行动纲领,也是学校长期发展的愿景。 一学校发展的现实基础 学校百年史是学校不可多得的财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办学条件、实施素质教育、强化队伍建设,从而实现了新的跨越。这既构成了学校新一轮发展的
3、优势,也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办学优势 1现代设施齐全。学校基础设施齐全、教育技术装备精良,达到国内一流水准。实验室仪器设备年更新率高,能够在较高水平上满足教学需求;图书资料丰富,并逐年增加投入,发挥了重要的资源价值;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不断健全,形成了以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校园网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设施格局,实现了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全覆盖。这些硬件设施已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 2教师素质优秀。早在2000年,学校就被授予“江苏省优秀教师群体”称号。目前,有教授级高级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7人,市学科带头人27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中4
4、0周岁以下的占38%。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总数的99%。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实力。 3教学质量一流。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学校各教研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近几年来,学校高考二本以上录取率稳定在95%左右,其中重点大学录取率在75%-80%之间。学校涌现出一批特优生,近几年有100多人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多名学生的高考成绩获全省前10名。 4科研成果丰硕。近几年来,学校有2个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6个市级课题、34个校级课题先后结题。继“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之后,“十一五”期间成功申请
5、省级重点课题和立项课题各1项。“十一五”期间,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研究成果和相关论文500篇,并多次在江苏省重点中学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学校被授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 5文化积淀丰厚。学校百余年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办学传统,形成了以“爱国、修身、治学”为内核的丰厚文化底蕴。学校有鲜明的爱国传统。同时,校训从最初的“博学、勤恳”、“敦品励学”、“弘毅忠壮”“入则进德修业,出则任重道远”等,发展到了今天的“进德修业,弘毅笃行”。这些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凝聚了学校对师生形成勤勉、踏实的修身治学精神的殷切希望。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全校师生努力践行校训精神,实现了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6、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和谐统一。 (二)办学经验 1坚持“传承光荣,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铸就学校精神。在传承与创新中,学校形成了“传承光荣,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铸造了“勇于担当、奋发向上、开拓创新、博爱无私”的精神特质。学校充分挖掘了地方文化精髓和校史资源,确立了“竖起脊梁担事”的学校精神,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教育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了学生立志成才、追求卓越的志向。 2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素质教育理想,实施精品教育。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教育理想,以促进每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核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形成了以精品德育、精品教学、精品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精品教育。精品教育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即培养“身心健康、志存高远、德才兼备、善于创新的现代文明人”,创造性地实施精品教育,在素质教育探索上形成了特色。 3坚持“进德修业,任重道远”的责任信念,培育优秀团队。学校在传承“入则进德修业,出则任重道远”的基础上,形成了“进德修业,弘毅笃行”的校训,核心内容是勤勉、踏实的修身治学精神。校训是全体师生的责任信念和行为准则,对全体师生具有规定性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坚定信念,踏实践行,而且还激励着教师铭记使命和责任,勤奋务实、敬业奉献、精益求精,引领着教师处处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专业化的素质和强烈的责任意识要求
8、自己。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4坚持“科研兴校”“文化治学”的发展战略,打造创新文化。学校坚持实施“科研兴校”“文化治学”战略,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有效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不断引领、深化学校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同时,通过专家指导、教师论坛、学术沙龙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校本科研、教研和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创造性地发挥了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潜质。科研的品性在于创新,它激发学校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工作不断超越、不断改进,从而使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永远处于持续发展过程之中。 (三)问题反思 当然,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学生发展上,个性发展不够鲜
9、明;在课程教学上,学科发展不均衡、教学创新不够、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开发相对滞后;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青年教师主动发展意识较弱;学校文化建设中,学术特色不够鲜明。 二学校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分析学校自身发展基础的同时,必须正视所面临的教育环境,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可能的挑战,进一步明确教育事业对阴淮中学“十二五”发展的要求。 (一)发展机遇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劳动密集型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显得尤为迫切,教育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10、刚刚颁布实施的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今后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勾画了新蓝图,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作为一所窗口学校,阴淮中学只有抓住这一新机遇,才能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 2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高涨。在义务教育普及的基础上,我省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在这一背景上,为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基础教育发展开始从“有学上”转向 “上好学”,意味着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今后教育发展的重点。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为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的普通高中提供了空间,也为促进普通高中走优质特色和多样化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作为一所优质高中,阴淮中学走优质特色发展之路既是自身的持续
11、发展需要,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3高等教育普及化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并快速走向普及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必然呈现多元化,高等教育的选择机制必然走向多样化。这种发展趋向,将促使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学生评价机制等产生根本性变化,为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作为一所示范性高中,阴淮中学必须在育人模式创新上发挥引领作用。 (二)面临挑战 1普通高中同质化的影响。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办学特色,没有体现出办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在普及高中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教育如果仍然按同一模式
12、办学,将会丧失发展机遇和活力。阴淮中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克服同质化影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2高校单一录取方式的导向。当前的高考制度存在着考试形式单一、录取方式单一、一考定终身等缺陷,加上人口压力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使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被动地围绕高考转,直接影响普通高中自身教育品质的提升。阴淮中学要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超越高考的导向,形成体现教育理想的办学思想。 3新兴普通高中的崛起。一些新兴普通高中虽然缺少历史积淀,但是它具有独特的后发优势,他们没有历史负累可以轻装前进,他们积极进取充满活力,他们思想开放富于创新。这些优势为新兴普通高中创造了无限的发展可能,也对传统高中名校构成一定
13、的挑战。阴淮中学要想在一流学校中始终立于第一方阵,必须在坚守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超越自身,通过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三)发展任务 1为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适切的教育不仅是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也是针对学生差异进行的有差别的教育,是最公平的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智慧、兴趣,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需要教师承认学生在智商、情商上的差异,真正做到有差异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适切的服务,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阴淮中学的优质教育,主要表现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 2加强拔尖人才的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普通劳动
14、者,也需要大量的优秀拔尖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明确提出,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高中阶段是拔尖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为拔尖人才培养打好基础是普通高中名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阴淮中学把拔尖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既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应有的教育定位。 3实现学校优质特色发展。今后十年,我省普通高中发展的主题是“优质特色发展”。所谓“优质”,就是加强内涵建设,使整体办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达到优质化程度;所谓“特色”,就是学校个性化发展,就是鼓励学校根据高中教育性质任务、学生发展要求与教学现状,形成自身文化和办
15、学特色。就阴淮中学而言,必须重建“优质”的校本理解,在学校教育内涵上下功夫,通过教育哲学的明晰与教育品牌的打造,彰显学校更加鲜明的教育文化特色。 三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必须基于优秀的教育传统,进一步明确具有当代教育思想意蕴的办学理念,从历史积淀中锤炼体现当代教育理想的文化模式,在新起点上重新思考学校的战略定位。这些顶层设计将引领阴淮中学“十二五”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科研立校,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德育为先、素
16、质领先,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重要内容,走内涵发展之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发展战略 1核心理念:成就每一位师生的卓越追求。其一,成就的对象是学校中的每个人,不仅包括每一位学生,而且包括校长在内的每一位教师;其二,在成就每一个学生的过程中成就教师;其三,成就的内容是每个人的积极追求和发展;其四,成就是具体的积极的教育实践行为,表现为优质的教育服务,弥散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教育目标层面,意味着学校要引领学生和教师的高远追求与自主发展;在教育实践层面,意味着通过提供丰富多
17、样的课程满足每一位学生自主发展需要,通过培养模式创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队伍建设方面,意味着以教师发展为本,提供适合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平台,服务教师在课程能力提升、学术研究活动中实现专业价值;在管理层面,意味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充分的人文情怀,赋予教师管理责任,体现每位教师都是学校管理者的理念。 2学校精神:竖起脊梁担事。其主旨是“顶天立地做人,积极主动做事”。“竖起脊梁担事”是爱国教育家李更生的精神写照,既体现出学校每个人的做人尊严,也要求每位学生和教师发挥主体意识,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尊重学生人格、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是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尊重教师人格、发挥教
18、师学校管理主体作用是学校道德领导的基本体现。对学生而言,不仅要对今天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还要树立起明天对家庭和社会负责的意识;对教师而言,不仅要为学生的今天负责,而且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还要勇敢地担当起引领教育改革的重任;对学校而言,“竖起脊梁担事”,意味着要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和抱负,通过改革和发展,担当起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重任。 3教育品牌:担当教育。就其内涵而言,可概括为“德业兼修、行知融通、事功互砺、职责自觉”16个字。“德业兼修”是教育目标,强调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这是主动“担当”的必备基础;“行知融通”是课程体系,也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强调认知与实践的统一,强调知识的实践建构,这
19、是掌握“担当”本领的资源条件;“事功互砺”是学习方式,事即行动、功则成绩,强调通过行动获得成功、通过成功激励行动,强调通过行动上的磨练达到素质上的卓越,这是李更生“动的教育”的核心思想,也是提升“担当”能力的必经之途;“职责自觉”是教育的结果,是说学生具有了主动担当责任意识,并把这种“担当”自觉地看成是自身的职权,其实质就是实现了“竖起脊梁担事”的精神自觉。这16个字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担当教育模式”。从教育实践属性来说,“担当教育”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是形成勇于承担责任品质的成人教育。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品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
20、,而且要激发教师的责任意识,使教师担当起培养人的重大责任。 二是培养服务社会本领的成才教育。学校要立足于学生现状,着眼于未来发展,引导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夯实基本技能,发展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教师要为培养学生成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三是引导勤于做事、乐于实践、善于创新的习惯养成教育。学校要以“动的教育”要求师生,鼓励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意识和行为参与到学习和学校管理过程中去,并在反思基础上,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养成批判反思、勇于创新的行为习惯。 4发展定位:追求卓越教育、具有国际视野、质量全国一流的当代学术高中。 学术高中:是集教学、科研与服务功能于一身的研究型普
21、通高中。以培养学术型、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其一,学术性表现在学生素质上,学生不仅要学业成绩优秀,更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胸怀远大抱负,并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二,学术性表现在教师整体素质上,学术型教师占的比例较高,教师具有厚实的人文素养,个性鲜明,在一些专业领域具有较高造诣。其三,学术性还表现在学校内涵和工作方式上,具有独特的教育哲学,鲜明的文化特色,形成了基于研究的工作方式,在学科领域和教育科研诸方面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 卓越教育:是以优质教育资源为支撑的教育,是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基础的教育,是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标的教育。首先需要培养“大气”的学生。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树立“英雄”风
22、范,滋养他们的领袖气质,润泽他们的济世情怀,使他们在社会思想进步上有所作为,在社会责任上有所承担。其二是发展卓越的教师。学校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团队工作能力,以一流的教师团队、一流的专业智慧,创造一流的教育实践,让学生享受卓越的教育服务。其三是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的卓越依赖于先进教育理念的支配,依赖于教育过程对人性的张扬和人类智慧的解放,卓越教育追求伟大教育思想的实践转化。 国际视野:国际视野不是国际化,是多种教育文化的借鉴与融合。是从国际视角出发、基于发达国家教育经验来思考学校教育发展,特别是学生的培养问题,体现为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具有国际开放性。其一,能够把握国际
23、教育发展动态,运用最前沿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指导本土的教育行动;其二,根据学生的需要,将其发展纳入国际教育环境之中,为学生创造广泛的跨国、跨文化学习的机会;其三,引入国外教育经验、课程体系的同时,注重输出本土经验与课程,与国际友好学校建立平等的对话与合作关系。 全国一流:特指到2022年江苏省要创建的100所全国一流普通高中。阴淮中学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成为其中首批通过验收的学校之一。在校本的意义上,“全国一流”主要是指学校内涵发展处于同类学校前列,教育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教育质量提升并不仅仅限于学校高考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真正走上
24、自主学习、多元发展之路。同时包括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管理模式、队伍结构、办学条件等达到整体优化标准。 (三)目标体系 构建担当教育文化,创新人才成长模式,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开发国际教育平台,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实现优质特色发展。成为首批江苏省100所全国一流普通高中。 1办学规模。逐年限制学校招生规模,到2022年,使学校在校生人数控制在3000人以内,班级控制在60个以内,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教师数量控制在260人左右,师班比达到4:1以上。办好学校国际部,形成2轨以上的办学规模。 2办学条件。逐年更新原有教学仪器设备,年更新率达15%以上;在实验室配备、图书资料、阅览条件和教育信息化
25、等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办学条件水平。围绕课程基地建设,整体规划专题性课程教室,力争每一主要学科配备2个以上教学活动教室。 3教育质量。学校教育总体质量在省内名列前茅,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修养,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广泛赞誉,无违法乱纪等现象发生。学生大学入学率达到99%以上,一本以上大学录取率达到80%以上,每年都有数十人被国内外顶级大学录取。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获奖率和获奖人数超过同类学校50%,30%以上学生公开发表各种作品。学生健康素质100%达到国家标准,心理健康水平达到优秀标准的比例超过95%。 4. 学生素质。进一步坚持“志存高远、德才兼备、身心和谐、善于创新的现代文明人
26、”培养目标的同时,从“担当教育”的目标出发,着力培养学生的“四有”素质。一有团队意识-学生善于在团队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乐于为团队的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欣赏他人的优点,宽容他人的不足,有集体荣誉感。二有个性追求-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懂得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在夯实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三有批判精神-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习惯,能够在平常事物中发现创新意义,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做事有新颖的思路与方法。四有担当情怀-在集体生活中主动承担事务和责任,有奉献国家和社会的远大抱负,养成自信、包容、积极、乐观等特征,表现出淮中学生特
27、有的气质形象。 5学校德育。围绕“担当教育”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现德育从知识性向生活性转变,从附属性向主导性转变,从外在性向内生性转变,不断增强德育实效。引导学生形成对自我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道德认识。以班集体和课堂教学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明确每门学科都是德育课程,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实施全时空学校德育。加强德育活动的有效设计,还活动主动权给学生,活动内容要体现时代感,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的方式展开,引领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6课程建设。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到2022年,实现所有学科优质均衡发展,力争有三个以上学科成为省学科课程基地。为学生开设至少100门高质量的选修课程
28、,增强学校课程选择性,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加强研究性学习实施力度,从地方特点出发,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学习需要,探索高效课堂的实践模式。 7教师队伍。配齐配足所有学科教师,确保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经费投入每年在200万左右,并逐年有所增长。20%以上教师达到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00%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都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英语对话;90%以上的教师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和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培养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50名,占教师总数的20%;培养15名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和5名以上在省内外有专业话语权的名师。打造一流的管理队伍,充分
29、发挥管理者的模范带头和业务引领作用。 8教育科研。继续实施“科研兴校”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围绕“担当教育”品牌进行课题研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教育体系,带动教育教学和管理行为的理念提升和行为转变。强化科研的教学服务功能,通过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实现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整合教育研究资源,提高科研水平。申报省级以上课题不少于5个,90%以上教师有科研成果发表。 9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转变学校管理模式,实现行政管理向学术管理的转换,弱化行政指令,增强学术共同体成员的民主参与。逐步实现制度管理向道德领导转变,建立学校道德共同体;通过尊重、信任
30、师生,创造平等的管理氛围,通过共同道德愿景建立道德权威;规范共同体成员的教育行为,激发全体人员奉献教育的热情。 四发展思路与推进策略 明确发展思路、确立重点工程、设计推进策略是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的实践路径。“十二五”发展思路,总体上要与国家、省、市发展思路保持一致,重点工程的确定需要基于学校总体发展战略,推进策略设计则要充分体现学校的特点。 (一)发展思路 1把育人为本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1、。努力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做出贡献。要把教师的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树立教师发展就是学校发展的理念,把学校改革建立在依赖教师发展之上。关注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需求,为每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适切的服务。 2把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刚性目标。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强调德育为先,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
32、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3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优化教育过
33、程,实现教育每一个环节的优质化,确保教育过程的质量和教育结果的卓越。 4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各教研组和广大教师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各学科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通过课程的多样化服务多样化人才的培养,通过优质化教育满足人民群众的精英教育需要,通过学校改革创新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重点工程 1教育品牌打造工程。学校将在进一步挖掘、梳理历史传统文化基础上,把“担当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品牌进行打造和经营。通过课题研究形式明晰“担当教育
34、”品牌体系,让每位教师都深入认识、理解其基本理念和思想,并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行为。通过学生社团建设、社区活动参与、“担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性学习开展等多种形式,形成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继续以“担当者”的理念来要求自己。 2课程教学创新工程。制定学校课程规划,在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基础上,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力度,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严格按照课程规范开设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选择课程的多元化要求。推动学科均衡发展,把所有学科建设成优势学科。围绕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制订课程基地建设计划,力争成为省首批
35、课程基地。 3学术团队建设工程。进一步实施“名师工程”。做好教师梯队建设,逐步使中、青年教师担起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重要任务。成立学校“学术委员会”,由每个学科不同教师组成,并评选出首席教师。“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工作,指导所有教师教学工作,培养高素质的学科教师队伍。“学术委员会”还应该对学科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发挥出教学研究的作用。 4国际教育平台建设工程。建立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服务平台,为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优秀人才提供优越的教育环境,开辟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途径,也通过国际教育理念与具体课程的引入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办好国际班,拓展
36、国际班合作渠道,打通学生出国留学通道。引进国际名校认可的国际课程,给学生多元选择空间,为学生到国外知名大学学习提供平台。培养一批双语教师,组建一支国际教育咨询的教师队伍,有效开展跨国文化交流与指导。大力开展海外夏令营、冬令营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开拓国际视野。选建一批海外交换生接待家庭,提高短期国际生友好交流活动的质量。 5精品文化建设工程。继续完善精品文化建设工程,在“精品德育”、“精品课堂”和“精品校园”基础上,丰富学校精品文化建设内容,使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所有方面都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精品”目标。精品文化建设,相应要求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就是精心的管理,精益
37、求精的管理,提升品质的管理,从而形成精品建设的管理文化。这种管理文化要把“成就每一位师生的卓越追求”的核心理念、“竖起脊梁担事”的学校精神和“担当教育”的文化品牌渗入到精品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体现于学校的校园设施、规章制度、传统仪式、校风、班风以及人际关系之中,在陶冶情操、塑造心灵、约束行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同时,改善师生的教学和学习行为,激发起他们承担社会责任、追求远大志向的理想与抱负。 (三)推进策略 1建立愿景,目标管理。学校愿景的建立使每一位教师从内心渴望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当做一项任务、一种使命和一个事业,并自觉为共同愿景服务。学校将以“担当教育”理念与实践为愿景,并以此感召
38、全体教师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到“担当教育”实践过程中来。同时,学校将把发展愿景具体化为学校不同阶段目标和部门、个人目标,并通过目标对相关部门和个人进行管理,以目标的实现情况对各部门和个人进行考核、评价,通过目标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2外部支持,校本发展。学校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家长以及社会相关部门的关心,学校要努力争取多方支持,从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包括经济、政策、舆论宣传等重要资源。作为学术性高中,离不开外部学术支持,需要与高等学校、地方科研院所广泛合作,建立伙伴关系,形成专业支持系统。同时,学校发展主要是自主发展、主动发展,要走校本发展之路。这就要根据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立足解
39、决学校现实发展问题,发掘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办学效能。 3科研引领,文化自觉。以课题立项和科研成果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发展。定期邀请专家来校讲学、作报告,组织教师论坛、学术沙龙,召开校本教研活动,培养教师参与科研的意识和积极性。并通过科研引领,启发教师文化自觉,培养教师的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从而使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觉醒、反思,并不断建构出新的教育教学文化。要使学校精神、教育理念追求真正成为学校文化核心价值,成为支配教育教学行为的文化习性,成为每一个淮中人的文化品格。 4抓住机遇,实现超越。善于抓住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给予学校的
40、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等优势,主动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多方面改革。以积极应对教育发展新形势,变挑战为机遇、变问题为优势,推动学校的发展,来不断满足学生、家长、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要以“十二五”规划实施为契机,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文化创新,最终实现学校的不断超越和持续发展。 五主要工作与要求 在整体规划学校“十二五”发展的同时,需要把各种理念、战略与目标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明晰各类工作重点和实践要求,以保证战略规划的实施。“十二五”各项主要工作都应围绕“担当教育”这一核心概念展开,以彰显学校的学术特色。 (一)德育工作-构建以“竖起脊梁担事”为核心的主题德育体系 1“勇于担当”系列主题活动计划。目的是
4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做事能力,形成服务自我、服务他人、服务集体的道德认识,激发勇于做事、乐于做事的道德情感,提高善于做事的实践能力。围绕“勇于担当”形成系列德育主题,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每一主题活动,充分彰显学生作为“担当者”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引导他们自主活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 2“担当者”社区志愿行动计划。创建淮中“担当者”协会,以淮中学生为主体,展开志愿者社区行动,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具体步骤有:一是设计“担当者”协会会标、会旗、会服等,可以向全校师生征集;二是
42、制定“担当者”协会章程;三是举行“担当者”志愿者大会,明确责任与义务;四是形成年度志愿行动计划;五是分小组分主题不定期地进行社区服务,可以包括文明礼仪宣讲、街道义务清洁、马路志愿值勤等活动。可以把传统的“弘毅之旅”融入“担当者”志愿行动之中,赋予传统活动新的主体精神。 3“青春文化”学生社团行动计划。以学生为主体,创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满足学生兴趣需要的多样化的社团,为学生青春旋律飞扬提供舞台,教师做好指导与服务工作。通过进行全校范围的问卷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地设置并组建有关社团。社团组织与建设要体现“主动担当”的精神追求。社团领导要定期换届改选,给更多学生锻炼的机会。要让每
43、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每学期末社团以文艺演出等形式汇报活动情况及成果收获,形成淮中校园文化独特的风景线。 4“卓越”班集体建设行动计划。“卓越”班集体建设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卓越”班级创建全面提高班级组织水平,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执行力,为学校各项活动的展开提供组织保障。“卓越”班集体建设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鼓励学生积极承担班级责任,并在广泛的责任担当中锻炼每一位学生的领导能力。学校要制订“卓越”班集体评估标准,建立班集体发展晋升制度,标准与要求要消除功利性,重在张扬班级作为生活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的特征。 (二)课程教学工作-围绕“担当教
44、育”整体规划学校课程 1“担当教育”课程开发计划。目的是实现担当教育理念的课程转化。需要围绕“担当教育”,结合普通课程方案,研制阴淮中学担当教育课程规划。内容包括担当教育理念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基于担当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变革、以“担当”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实施担当教育的隐性课程建设等。 2拔尖学生成长计划。目的是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性教育服务,通过此计划的实施彰显教育的卓越品质。要求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确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象。制订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成长计划,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成长服务和学习资助,并为拔尖学生的升学提供国际平台。 3学生个性化发展服务计划。目的是为每一
45、个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要求每一个学生进入高一下学期都要研制个人高中阶段研习计划,在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讨论后实施。学校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修习档案,并为每一个学生开发课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最终成就每一个学生的追求。 4语数外学科基地建设计划。目的是改变主要学科课程单纯依靠教材的施教方式,将重要教学内容物质化、信息化、科技化,让学生在行动中、在实际操作中习得。要求结合课程标准探索语、数、外学科基于操作的教学方式,包括开发教学用具、开发教学软件、建立教学活动室等。建立博物馆、信息平台等形式的系列课程资源库。 5国际课程试点计划。目的是搭建国际化教育平台,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拓展学生国际
46、学习通道、提升高中课程开发水平服务。要对当前国内流行的各类国际课程,包括一些国际组织开发的课程如 IB、PGA课程等,一些国际性的考试课程如A-LEVEL、ACT课程等,一些国别课程如美国的AP课程、SAT考试等,展开系列化研究,选择一些课程进行改造和试点,力争形成具有淮中特点的国际课程体系。 (三)科研工作-积极推进“担当教育文化”的校本实践研究 1“担当教育”核心课题研究计划。以“担当教育”为核心确立系列课题研究任务,覆盖教师全体。组建“担当教育”课题研究核心小组,申报国家重点课题。鼓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申领各项子课题,从多角度、多层面透析淮中“担当教育”的内涵与意蕴。设
47、计适应于“担当教育”的教育实践路径,以课程、教学、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全面展开“担当教育”探索与研究,为淮中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全面实现教育革新服务。 2“行知融通”教学模式探究计划。深入反思教学问题,努力打造“行知融通”的教学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深远影响。“行知融通”的核心是“做中学”,这就要求首先要加强研究,在总结淮中已有的教学经验与教学特质的基础上,研究其他先进教学模式的优点,探索有益的内容与方法为我所用。其次要勇于实践,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变“多教”为“多学”,鼓励学生自身主体性的发挥,在做中学,达到知行合一。通过在课堂中的检验与磨练,找出问题,及时改进,逐步形成具有淮中特色的教学模式。 3名师专项科研资助计划。通过科学考核与评价,选择15位校内名师作为科研资助对象。要求每一位培养对象根据个人发展特点确立研究课题。设立名师发展专项基金,对名师参观访问、外出培训、课题研究、教学改革实验等给予大力的支持与资助。鼓励名师自主组建教师团队,定期开展教研、科研、沙龙研讨等活动,活动经费可从专项基金中支出。建立名师发展激励机制,对有较大进步、有突出贡献并积极创新的教师给予金额不等的物质奖励。 (四)教师工作-探索淮中教师专业校本发展体系 1. 教师课程能力提升计划。提升教师课程能力有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