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同步训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新文化运动虽然对旧礼教作了空前猛烈的抨击,但其矛头始终指向“三纲”,而未正面触及“五常”。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新文化运动者向封建势力妥协B封建伦理纲常思想根深蒂固C中国传统道德具有一定合理性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2为争取国际地位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一战的协约国方面,并为该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这反映了A一战时期列强对中国争夺的加剧B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C北洋军阀政府主动参与国际事务D日本的在华势力受到遏制3下为1913-1920年西方列强对华消费品输入情况一览表。表中消费品
2、输入量的变化()年份棉纱粗布面粉火柴袜子1913269万担521万担260万担2845万梦211万打1920129万担253 万担51万担848万梦55万打A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契机B得益于中国外交上所做出的努力C使“实业救国”理想变成现实D主要是由于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4民国初年,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公共设施,如行政办公大楼、商业、餐饮、文化娱乐、教育、体卫、金融、邮电、大会堂、博物馆等。这些公共设施的建设()A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B体现了城市社区的蓬勃发展C缓解了城市的人口压力D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5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华资银行业的情况。对表中数据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列强对华资本
3、输出加剧B欧洲列强经济出现紧缩C华资银行经营举步维艰D近代民族工业资本雄厚6在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中,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欲图根本之变革”,必需改变国民性,必须发动一场思想运动。这场思想运动A以三民主义为指导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C也是一场文学革命D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7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文学革命,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这场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8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
4、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A自强与求富B民主与科学C独立与进步D道德与科学9下图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与重工业发展示意图。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民族工业发展快速且全面B轻、重工业比例趋向合理C民族工业成为国家经济支柱D国际因素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10如表为20业纪20年代前期思想文化界的重要现象。据此可知时间重要现象1921年粱漱溟出版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公开打出“东方化”和“新孔学”的旗帜1922年留美归国学者梅光迪,汤用彤等创办学衡杂志旨在整理国故昌明国粹1923年留欧回国学者张
5、君励在清华大学演讲人生观,反对科学对人生观的支配1925年章士钊创办甲寅周刊,激烈反对向西方学习的新文化运动A东西方文化开始出现冲突B西方文化受到部分学者质疑C欧美受一战影响实力衰落D复兴古代文化成为时代主流11下图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这表明当时A传统习俗遭到彻底否定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社会等级观念日趋淡化D戊戌变法推动了移风易俗12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首次发现了“人”,使近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赋予中国的解放斗争以新的内容。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A使人们意识到独立个人的意义和价值B具有开创新生活的重要作用C成为推动新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动力D是一场反
6、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13下列历史小件中,发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是A中国同叫会成立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衰世凯复辟帝制D发动了九一八小变14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剪辫子潮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剪辫子的潮流与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B剪辫子问题生动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的推动下社会风尚的剧烈震动C剪辫子潮流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D剪辫子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又会推动社会关系的变化15五四新文化时期,学者杜亚泉主编的东方杂志、梁启超主办的国民公报等在传播西方启蒙知识上比新青年更全面且更注重学理,但对青年的影响却远不如宣传简明“主义”的新青年。这表明当时中国A改良主张缺乏群众基础B马克思主义成为各界共识C民
7、主革命任务发生改变D救亡图存更符合时代需求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仅在农商部注册登记了的,1912年1914年7月的2年半中,新开设的工矿企业即达99家,资本总额约2455万元,平均每年开设新式企业近40家,资本总额近1000万元在1914年8月到1918年的近4年半中,新设工矿企业377家,资本总额约11832万元,平均每年开设工矿企业达84家,资本总额超过2692万元。史全生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产业革命热”材料二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倾销,麦产不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多此后粉业又入盛极而衰时期。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8、荣家企业史料(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面粉业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战国时代的社会大变革中,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为维护和发展当时的小农经济,以及巩固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君主政权,提出了不同的建国方略及其哲学理论,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潮,这对于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学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时的各派,各家之间,互相批判、辩论,而又相互影响:同一学派在发展过程中,也往往发生变化以至于分化。摘编自杨宽战国史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作为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04783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