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学案教师版 .pdf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学案教师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学案教师版 .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孟子二章一、富贵不能淫一、解释划线的词语,写在后面括号中。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真正、确实)大丈夫( 指有大志、有做为、有气节的男子 ) 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 (安静 ) 而天下熄(指战争停息 ) 。 ”孟子曰:“是( 指示代词,这)焉( 怎么,哪里)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 ( 行冠礼 )也,父命( 教导、训诲 )之;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往( 去、到)送之门,戒 ( 告诫 )之曰:往之女( 女同汝,你)家,必敬必戒 ( 谨慎 ),无违( 违背)夫子( 丈夫)!以(把 )顺(顺从)为(作为 )正(准则、标准 )者, 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得志,与民由( 遵循)之,不得志,独行( 固守、坚持)其道( 原则,行为准则 )。富贵不能淫(使, 惑乱、迷惑 ),贫贱不能移 (使改变、动摇 ),威武(威胁暴力 )不能屈( 使屈服 ),此之谓大丈夫。”二、翻译重点句子:1、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安静),天下就太平无事。2、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去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和儿子,3、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5、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三、理解性填空: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3.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的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 - - - - - - - - - 4.大丈夫的做法: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
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大丈夫的操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四、问答题: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 是像公孙衍、 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 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2.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孟子对大丈夫的理解是什么?孟子用“妾妇之道”作比,认为公孙衍、张仪像出嫁的女儿完全顺从丈夫一样顺从君主的意志,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迎合君王的喜好, 这样的人算不得大丈夫。 孟子认为: 真正的大丈夫要一、讲仁德,守法礼,做事合乎道义;二、无论得知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三不能为了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
5、、动摇、屈服。3.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和“此之谓大丈夫” 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得志时与百姓同行, 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个好官。不得志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力争做个好人。5.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
6、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6.请谈谈“富贫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 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 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7. 文中大丈夫“独行其道”的“道”指的是。这句话出自“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为“实现志向,就与老百姓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因此,这里的 “道”应该是大丈夫所坚持的原则。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列举几个人物说说,富贵不能淫关羽、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闻一多、刘胡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解释
7、文中划线词语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 - - - - - - - - - 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 人也,必先苦() 其 () 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
8、()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二、翻译重点句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使他的筋骨劳累, 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使他身体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4、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
9、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 ),然后人们才了解他。7、入则无法家拂士,而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常常会导致灭亡。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三、理解性填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 - - - - - - - - - 全文的中心句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认为
10、国家长盛不衰, 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用课文词语回答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出古代圣君贤相为例,说明他们的共同点是都经受过艰苦环境的磨炼, 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文章以此为根据, 说明了 人要担当重任,有所成就,必须先经受一番艰苦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炼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 ,二是治理国家 ;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 论证“死于安乐” 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
11、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只有这样,才能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论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四、问答题:1、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答:内容上: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出身卑微,在经历了艰苦磨炼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事业,作者列举这六个事例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经过艰苦磨炼造就,为下文得出“生于忧患”的结论提供了
12、充足的事实论据。表达效果上:运用排比句式,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增强了说服力。2、 第二段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人要经历的磨炼?磨练的益处是什么?思想磨练、生活磨练、行为磨练;他性格坚韧,增长他的才干。3、文章第二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重点】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运用了正反对比的写法。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吗?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业的例子, 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经历磨难,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再分析说理,说明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接着由个人谈到治国, 说明国家要发展, 也要有忧患意识。
13、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答:客观上,思想、生活、行动上经受艰苦的磨难,逆境能使人磨练意思,增加能力;主观上还要自己努力,才有可能成功。(首先,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这样才能起到“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作用。其次,还要重视人的主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 - - - - - - - - - 观因素。“困于心,衡于
14、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主客观条件相互结合,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6、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内有法家拂晓士,外有敌国外患。7. 请写出至少 2 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重点】穷且易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8. 这篇文章阐明了什么道理?请你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重点】答:这篇文章说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能沉湎于舒适安乐的生活之中,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振作精神,奋
15、发有为,否则,就有家. 愚公移山一、解释划线词语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也。聚室() 而谋曰:“ 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 ku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 杂曰: “ 投诸( )渤海之 ( )尾,隐土之北。 ” 遂率子孙荷 ( )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 ) 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 ( )有遗男,始龀 ( ),跳往助之 ( )。寒暑易节
16、,始一反 ( )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甚( )矣,汝之不惠 ( )。以( )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 )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 )曰:“ 汝心( )之固( ), 固不可彻 ( ),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 )我之( )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 ( )也,而山不加增, 何苦( )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 ( )以应。操蛇之神闻之 ( ),惧其 ( )不已( )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 ( )断( )焉。二、翻译句子:1、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
17、土石何?2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 - - - - - - - - - 3、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4、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6、甚矣,汝之不惠。三、填空题:(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2)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_ (3)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_ (4)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理由是:_ (5)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细节是_ (6)愚公
18、评价智叟的观点是,(7)侧面看出愚公取得论辩胜利的是。(8)山被移走的最终原因是。(9)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是_ :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是: _ ;智叟的态度是:_ 。(10)上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_ 的人物描写手法答案:(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士石何?(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5)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7)河曲智叟无以应( 8)帝感其诚。(9)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邻人
19、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7 页 - - - - - - - - - 始龀,跳往助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10、语言描写四、问答题:1、“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话很相似,那么,“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不相同。“其妻”是出于关切,才“献疑”。而且,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而智叟对愚公移山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他嘲笑愚公, 并力劝愚公停止挖山。2、 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
20、是什么?天帝是被愚公的诚心和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了,因而命大力神搬走了这两座山。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3、.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寓意: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赞成:因为遇到困难一味退缩是不会成功的,只有坚持奋斗才能成功。不赞成 :因为当遇到靠自己的能力不能解决的困难时,学会放弃,另找其它的办法,就不会钻死胡同,陷入困境。4 4、简析本文的写作手法。1) 对比:有愚公和智叟的对比,有愚公妻和智叟的对比。2) 衬托:以山的高大,路途的遥远,山神的惧,天帝的感其诚来衬托愚公,
21、突出他挖山不止,坚持不懈的精神。5、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为什么 ? 愚公精神是:面对困难,乐观进取、坚忍不拔、艰苦奋斗战胜困难的精神。不管科技如何发达, 效率如何提高, 人类永远要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永远需要必胜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让愚公精神永驻我们心中。6、在你所熟悉的古代寓言、 神话故事中, 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 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名称,不少于两个。点拨: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周亚夫军细柳一、解释划线词语:文帝之后六年, 匈奴大入边 ( )乃以宗正刘礼为 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名师资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学案教师版 2022 年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文言文 复习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