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点拨文言文断句四步法3.docx
《2022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点拨文言文断句四步法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点拨文言文断句四步法3.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2022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点拨:文言文断句四步法 古书一般没有句读,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礼记 学记有“ 一年视离经辨志” 的说法;郑玄注:“ 离经,断句绝也; ” 也就是给古书断句;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训练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韩愈在师说中说:“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足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那么如何来给古文断句呢?下面我们以20XX 年高考北京卷第11 题为例来谈一谈这个问题;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 分)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
2、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如远行客过家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 草堂记)可分四步进行: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第一要正确判定所要断句的文体;假如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需把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大事和人物间的关系; 假如是谈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依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规律关系;总之,断句前,必需把所给文段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白居易一生正直敢言,为民请命,写下了很多现实主义宏大诗篇;被贬浔阳之后,也写出了揉合儒家“ 乐天知命” 、道家“ 知足保和” 和佛家出世思想的作品;相传他抵湓城不久,即于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建一草堂;这个草堂, “ 前
3、有奇松数十株、修竹千余竿,青罗为墙板,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与元稹书 ),真是贬官闲居的好地方;草堂记即写于此时;试题所选的是草堂记的第一段,大意是:庐山的风景,秀丽至极,简直是天下诸山的冠军;山的北峰,叫做香炉峰;香炉峰的北面,有一座遗爱寺;就在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风景更是美丽,唯恐仍远超过庐山本身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呢!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乐天一见就喜爱上它了,就像远行的游子路过家乡一样,爱恋沉迷、依依不舍而不忍离去,于是就对着香炉峰,
4、傍着遗爱寺,盖了一间草堂;其次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像本段简单断开的有“ 香炉峰” 、“ 遗爱寺” 、 “ 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 等;较难断开的有“ 甲天下山山北峰曰”、“ 其境胜绝”、“ 如远行客过家乡” 等;对于简单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或标点;对于临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终推敲斟酌;第三步借助“ 特点”,奇妙断句;“ 特点” 即特殊词语主要有两类:一是“ 曰”“ 云” 之类的动词,一类是虚词;特殊要留意虚词,由于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借助虚词,能帮忙我们精确断句;像上述文段中“ 而” 表承接
5、,使“ 见” 和“ 爱” 有内在联系;“ 之” 代词,指代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风景;特殊词语服务断句,可概括为如下:“ 曰”后冒号(:)“ 哉” 后叹(! ),“ 盖” 、“ 夫” 大多在句首, “ 于” 、“ 而” 、“ 就” 、“ 以” 一般在中间, “ 耶” 、“ 乎”常常表疑问(?) ,“ 矣” 、“ 耳” 后边加圆圈(; ),“ 也” 、“ 者” 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酌情看;第四步留意句式,帮助断句;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或排比,或对偶,或对称;这种形式有时候可以帮忙我们精确断句;另外仍可以借助语法来帮助我们断句;如上述较难断开的“ 其境胜绝” 句,“ 胜绝” 是谓语
6、,一般不带宾语,据此可断为“ 其境胜绝 /又甲庐山” ;“ 如远行客过家乡” 句,“ 过” 是谓语, “ 家乡” 是其宾语, “ 如远行客”是其状语,此句不能断开;依据以上四步,上述文段可作这样的断句:“ 匡庐奇秀 /甲天下山 /山北峰曰香炉 /峰北寺曰遗爱寺 /介峰寺间 /其境胜绝 /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 /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 /如远行客过家乡 /恋恋不能去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可加这样的标点: “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名师归纳总结 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如远行客过家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7、第 2 页,共 2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训练习题: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20XX 年北京卷)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行极深不行测也 马 无 故 亡 而 入 胡 人 皆 吊 之 其 马 将 胡 骏 马 而 归 人 皆 贺 之 家 富 良 马 其 子 好 骑 堕 而 折 其
8、 髀 丁 壮 者 引 弦 而 战 近 塞 之 人 死 者 十 九 故 福 之 为 祸 祸 之 为 福 化 不 可 极 深 不 可 测 也参考答案:1、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故福之为祸 /祸之为福 /化不行极 /深不行测也2022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 文言翻译,高考试卷中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定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词等,并做精确说明,仍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详细来说,应从“ 留”“ 换” “ 补” “ 删” “
9、 调” “ 贯” 六个方面进行; “ 留” ,凡指朝代、年号、人名、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地名、官职等专出名词,皆保留不动;“ 换” ,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 凡该换的,一律换之;“ 补” ,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殊是对省略句;“ 删” ,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 调” ,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 贯” ,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依据上下文敏捷、贯穿地译出;可记
10、住口诀:文言翻译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悟语气重流利;1 (20XX 年湖北卷)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二世祖讳伍,有善行,称善人公; 好施予,岁时勤力活家,人产计口给食,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 高祖讳重光,字廷宣; 丁巳,肃皇新三殿,求大木,取办贵竹;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公深化其阻;冲风瘴疠,勤事以死;事闻,特加恩恤,赐祭葬;壬戌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绩诏赠太仆寺少卿;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两弟早夭,
11、抚其遗孤,不殊己子;居乡,恂恂退让,君子也;遇事大方,不避艰险;及卒,无一语及家事;世庙谕祭文,有“ 忠勤报国” 之褒,故称忠勤公焉;【解析】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扶:古代的长度单位,四寸为扶;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时作“ 枝叶扶疏” 是说枝叶相距很近,意译为“ 枝叶繁茂”糜哺饿者于其下” 既承前省主语(善人公),又是介宾短语( “ 于其下” )后置;翻译时既要“ 补” 补出主语,又要“ 调” 把“ 于其下” 放到谓语“ 作” 前;参考译文: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常常在树下煮粥给
12、饥民吃;(2)所知异木:知道的奇特树木;走:跑;从文意通顺的角度应放到“ 争” 的后面;参考译文:忠勤公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他们知道的奇特树木告知他;(3)“ 孝友” 是两个单音节词,应“ 换” 为双音节词;参考译文:忠勤公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颖川公的二儿子,刚换牙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2(20XX 年福建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 夫子如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 曰:“ 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出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时考之,就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
13、,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 公孙丑下)注充虞:孟子弟子;【解析】(1)夫子: 旧时称呼学者或老师,在对话中, 译成其次人称; 易错点是 “ 豫” ,我们记住的是 “ 徘徊” ,其实“ 欢乐” 是它的第一个义项;参考译文:您好像不欢乐;(2)易错点是“ 平治”;平:平定,治理;治:治理;“ 平治” 同义;参考译文:假如想治理天下(或“ 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仍能有谁呢?实战演习1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
14、人也;汉末扰乱,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峻说原曰:“ 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明府如能唱之,必有和者;” 峻又别收宗族及来宾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 于饥荒之际,收恤伴侣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三国志)注太祖:曹操;从妹:堂妹;(1)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2)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3)周急继乏,信义见称;2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沈炯字初明,吴兴武康人也;炯少有俊才,为当时所重; 台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
15、疾; 陈武帝受禅,加通直散骑常侍; 初,武帝尝称炯宜居王佐,军国大政,多预谋谟;文帝又重其才,欲宠贵之;(南史 列传第五十九 )(1)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疾;(2)武帝尝称炯宜居王佐,军国大政,多预谋谟;(3)文帝又重其才,欲宠贵之;3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 “ 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谓燕王曰:“ 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名师归纳总结 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
16、 (战国策 燕一 )第 6 页,共 2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注释 不馆:没有(给苏秦)预备住处;(1)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2)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云:“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 此谓身不修不行以齐其家;(高校)注辟:偏颇,偏向,偏爱;(1)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2
17、)“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参考答案” 此谓身不修不行以齐其家;1(1)天下没有谁不怨恨(或:天下没有谁不斜着眼睛看),但没有第一发难的; (2)曹操特别兴奋,上表让任峻担任骑都尉,(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他;(3)救济(他们的)急事,接济(他们)缺少的东西,信用和道义被称颂;2(1)派人呼唤沈炯,将要把书记的职位(负责文书的工作)委任给他,沈炯以有病来推辞;( 2)陈武帝曾经赞扬沈炯, (说他)应居辅佐大臣的职位,军队、国家的大事,(应当)多多参预筹划(谋划);(3)陈文帝也很看重他的才能,想使他受到宠幸,使他显贵;3. ( 1)我自己没有一点功劳,但您到郊外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显
18、要;(2)肯定是有人说我不讲信用,在大王面前损害我;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4(1)所以,能喜爱某人又能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的人,天下少有啊;(2)“ 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意于自己庄稼的强壮;道理;” 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管不好家庭和家族的文言文阅读文言懂得题解密文言文阅读中有一个考点为“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愿思”,这是对考生分析、懂得文意才能的综“ 设合考查; 应对这一考点, 训练重点应放在引导同学学会“ 分析”上;学会分析, 又须从讨论试题是如何障”
19、 即设置与原文说法不一样的干扰项 开头;、综观 20XX年十八份高考试卷,命题者没置干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曲解词义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有意对文言材料中某一词语错误地加以说明,从而导致表达出错; 1四川卷第10 题 B 项 选文出自元史 贺仁杰传 :贺仁杰屡建战功并数进忠言,颇得世祖喜爱;他敢于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热爱;世祖曾以供养母亲为由把其父所献之金送仍给他,但他最终未接受;原文中写“ 帝一日召仁杰至榻前,出白金,谓之曰:此汝父六盘所献者,闻汝母来,可持以归养;辞不许,乃归白母,尽散之宗族”这里所谓“ 辞不许”,意思是贺仁杰推辞而皇帝不答应,最终他收下了银两;假如我们联系后面的“
20、乃归白母,尽散之宗族”,判定起来就简单了; 2福建卷第 7 题 A 项【选文为书博鸡者事 节选 :博鸡者一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使性好斗,所以乡里侠者都瞧不起他;文中说博鸡者“ 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这个“ 下” 是“ 听从、退让” 的意思;高中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 节选 中有“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一句,其中的“ 下” 就说明为“ 谦逊地对待”,可见 A项背离了原意;3上海卷第 23 题 A 项 选文为 酌古论 序 ;古代文士和武将的胜利道路只有一条;选项错误懂得了文中“ 文武之道一也” 这句话 主要是句中的“ 道” 与“ 一” ,原文意思是“ 文、武的规律是相通的”,而非“ 古代文
21、士和武将的胜利道路只有一条”; 4上海卷第 23 题 C项 选文为 酌古论 序 :后世的文士、武将只留意自己的名声;选项错误懂得了 “ 凡后世所谓文武者,特其名也” 主要是句中的 “ 名”字 ,这句话的意思应当是“ 大凡后世所说的文和武,只是个名称罢了”;二、夸大其词命题者在构拟这类选项时,常常在大体精确的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有意夸大的地方作为干扰; 1全国卷第10 题 B项 选文出自新五代史 安重荣传 :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羞辱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己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语文 答题 技巧 点拨 文言文 断句 步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