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酸碱盐综合复习 2.pdf
《2022年酸碱盐综合复习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酸碱盐综合复习 2.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恩雅学习资料第- 1 -页酸碱盐综合复习卷学案【例题精选】 :例 1: 有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三种金属X、 Y 和 Z,把 Z 放入稀盐酸中不反应,放入X(NO3)2溶液中有单质X 析出。 Y 放入 ZCl2溶液中产生YCl2。符合以上事实的是()AHg、Fe、 Cu BAg、Fe、 Au CCu、Zn、Fe DHg、 Al、Cu 分析: 此题综合考查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置换反应的条件和有关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这两部分知识。从置换反应的事实看,金属活动性的关系是Y Z X ,A、B、D 均符题意, C 中的 Z(Fe)能和稀盐酸反应,不符题意。再从化合价和有关物质的组成看,B 中 X(Ag
2、) 的硝酸盐AgNO3不符合 X(NO3)2的组成, D 中 Y(Al) 的氯化物 AlCl3不符合 YCl2的组成。 A 中 X(Hg) 的硝酸盐Hg(NO3)2和 Y(Fe)置换产生的氯化物FeCl2均符题意,故答案为A。例 2:把含有少量氧化铜、氢氧化铜的铁粉加入稀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发现铁粉有剩余。将溶液过滤,滤渣中的物质是()A铁B铁和铜C铜和氧化铜D氧化铜和铁分析: 本题考查金属、碱性氧化物、不溶性碱与酸及金属与盐的反应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中的“少量”二字的理解。由于氧化铜和氢氧化铜都能溶于硫酸生成硫酸铜,而且在原混合物中氧化铜和氢氧化铜是少量的,所以充分反应后,这两种固
3、体均无剩余,因此C、 D 不合题意。原混合物中铁除了与硫酸反应之外,还能和硫酸铜反应,当铁粉有剩余时,硫酸铜中的铜完全被置换出来,因此残渣中肯定有铁和铜。答案是B。例 3:在 CuSO4和 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g 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 Mg 粉有剩余,溶液中只有Fe2+,而无 Mg2+和 Cu2+B若 Mg 粉无剩余,溶液中如有Cu2+,则必定有Fe2+C若 Mg 粉有剩余,溶液中只有Mg2+,而无 Fe2+和 Cu2+D若 Mg 粉无剩余,溶液中无Cu2+,则一定有Mg2+和 Fe2+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即Mg Fe Cu 。Mg 先置换 Cu2+,
4、而后置换Fe2+。若 Mg 粉有剩余,说明Cu2+和 Fe2+全部被置换,溶液中只有Mg2+,所以 A 项是错误的, C 项是正确的。若镁粉无剩余,有两种可能, 其一是溶液中如有Cu2+, 那么溶液中必定有未被置换的Fe2+和生成的 Mg2+, B 项是正确的; 其二是溶液中若无Cu2+,说明 Cu2+全部被置换出来,而Fe2+可能全部被置换,也可能部分被置换,所以Fe2+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一定有 Mg2+,因此,选项D 也是错误的。例 4: 现有 Fe,稀 H2SO4, CuCl2溶液, NaOH 溶液, Fe2O3,两两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有()A7 个B6 个C5 个D4 个分析
5、: 解答这类问题最容易遗漏能反应的,或将不能反应的物质也计算在内,避免发生这种错误的方法是“先分类,后碰球” 。具体作法如下:分类单质酸盐碱碱性氧化物答案:应选C 例 5: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溶液中共存的是()ACa(OH)2、HNO3、CaCl2BBa(NO3)2、H2SO4、KNO3CK2SO4、CuCl2、NaOH DNaCl、 K2CO3、KOH 分析: 所谓“共存” ,就是指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本题中的各组物质,都是可溶性的酸、碱、盐,它们彼此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关键要看有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A 组溶液中的Ca(OH)2跟 HNO3发生中和反应,有难电离的水生成,故不能共存
6、。B 组溶液中的Ba(NO3)2跟 H2SO4能反应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故不能共存。C 组溶液中的CuCL2跟 NaOH 反应, 生成难溶的Cu (OH)2,故不能共存。 D 组溶液中的三种物质间两两都不能发生反应,故能共存于溶液中。答案为D。例 6: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NaCOCaCO233BFeOFe23CCaOC a O H2DC uOCu OH2分析: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只有掌握了物质的简单分类、金属活动顺序以及酸、碱、盐的溶解性等知识,同时又要熟练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发生的条件,才能灵活地应用。名师
7、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恩雅学习资料第- 2 -页为了找到解题的依据和判断方法,现将选项中能一步完成和不能一步完成的原因分析如下:A 组中由NaCOCaCO233这是由可溶性的碳酸盐Na2CO3转化成不溶性的碳酸盐CaCO3的过程。只要选择可溶性的钙盐,或者可溶性的碱Ca(OH)2,利用盐和盐或盐和碱的复分解反应,就可以一步实现这种转化:如:N a C OCaCl2N aClCaCO2323NaCOCa OH
8、2NaOHCaCO2323B 组中FeOFe23这是由金属氧化物转变成金属单质的过程。只要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还原剂,就可以将 Fe2O3转变成 Fe单质。常用的还原剂有H2、C、CO。C 组中C aOC a O H2D 组中CuOC u O H2这两组均是由碱性氧化物向对应的碱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只限于可溶性的碱KOH 、NaOH 、Ca(OH)2、 Ba(OH)2对应的碱性氧化物K2O、Na2O、CaO、BaO 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碱。如:C aOHOC a O H22大多数的碱性氧化物如CuO、Fe2O3等都不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所以CuO 向对应碱Cu(OH)2转变是不能一步完成的
9、。如何由CuO 制取难溶性的碱Cu(OH)2呢?一般地说,可用下列方法:CuOH SOCuSOH OCuSO2NaOHCu OHNa SO24424224例 7:今有 AgNO3溶液、 BaCl2溶液、 Ba(NO3)2溶液、 Ba(OH)2溶液、 Na2CO3溶液和 Zn 粉供选用。若欲除去稀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以得到纯净的稀硝酸,应加入适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欲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应加入适量, 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是。分析: 此题是应用无机化学反应规律去解决除杂质的问题。为了有效地从溶液中除去溶解着的杂质,所加入的适量试剂通常
10、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是跟要保留的溶质不反应;二是能跟杂质发生反应,该反应的产物,或是沉淀、气体从溶液中析出或逸出,或是生成水、生成应保留的溶质留在溶液中,以有效地去掉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除去稀硝酸中的少量硫酸,实质是除去SO42离子。含 Ba2+的溶液 Ba(NO3)2溶液、 BaCl2溶液和 Ba(OH)2溶液都能和 H2SO4反应,并产生BaSO4沉淀。若使用Ba(NO3)2溶液,在生成BaSO4沉淀的同时产生HNO3,HNO3恰好是应保留的溶质,反应后过滤去掉BaSO4沉淀,即可得到纯净的稀硝酸。若改用BaCl2溶液,在生成BaSO4沉淀的同时产生 HCl (易溶于水) , 从而引
11、入了新杂质。 若改用Ba(OH)2溶液,Ba(OH)2不仅与 H2SO4反应,也与应保留的溶液HNO3反应。由此可见,使用BaCl2溶液或 Ba(OH)2溶液都不正确。同样道理,除去NaCl 溶液中的少量HCl,实质是除去过量H+。Ba(OH)2溶质、 Na2CO3溶液、 Zn 粉末都能跟盐酸反应。若使用Zn 或 Ba(OH)2溶液,在消耗HCl 的同时,产生可溶于水的ZnCl2或 BaCl2,将向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若使用适量Na2CO3溶液,在消耗HCl 的同时,产生NaCl、 H2O 均不引入新杂质,产生的CO2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最终会得到纯净的NaCl 溶液。名师资料总结 - - -精
12、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恩雅学习资料第- 3 -页答案: Ba(NO3)2溶液,Ba NOH SOBaSO2HNO322443Na2CO3溶液,N a C O2H C l2N aC lHOC O2322复分解反应。例 8:A、B、 C、 D 分别是 Ba(NO3)2、Na2CO3、MgCl2和 H2SO4中的各一种溶液。下表标明了它们之间两两相混的现象: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知:A 为,B 为,C 为,D 为。分析: 此题是根据较多的
13、实验事实,对各种物质的组成做判断的问题,题中AD 各物质的成分,有待全面分析它们之间分别相混的五个实验来做出判断,对无机物性质和反应规律的知识,对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反应现象,同时,要有比较清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方法:从生成沉淀的现象入手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这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相混时,有下列三组会产生白色沉淀:能和另外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沉淀的是Ba(NO3)2溶液和 Na2CO3溶液,只和另外一种物质反应生成沉淀的是MgCl2溶液和 H2SO4溶液,再与题中图示的现象相对照,可以判断A 和 B 分别是 Ba(N
14、O3)2溶液和 Na2CO3溶液中的各一种,C 和 D 分别是 MgCl2溶液和H2SO4溶液中的各一种。然后再根据B 和 C 相混冒气泡的现象,推知发生的是碳酸盐跟酸的反应,从而判定B 为 Na2CO3溶液, A 为 Ba(NO3)2溶液, C 为 H2SO4溶液, D 为 MgCl2溶液。方法:从产生气体的现象入手分析:根据所给物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相混能冒气泡的物质(B 和 C) ,分别是Na2CO3溶液和 H2SO4溶液中的各一种, A 和 D 则必是Ba(NO3)2溶液和 MgCl2溶液中的各一种。再根据B 与 A、D 相混均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可知B为 N a2CO3溶液, C
15、则为 H2SO4溶液。由于C(H2SO4)和 A 相混产生白色沉淀或和B 相混不产生白色沉淀,可知A 为Ba(NO3)2溶液, D 为 MgCl2溶液。例 9: 由一种氧化物A 和一种正盐B 组成的白色固体混合物、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所示: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知:A 为,B 为。析解 此题是根据实验事实推断混合物组成的习题,它以图示的形式提供了为确定混合物成分进行的两步实验和有关的现象或产物的成分。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思路和严谨的推理、判断。通常可以沿实验顺序的正向或者逆向推理、判断。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16、-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恩雅学习资料第- 4 -页如果有些特殊实验现象或特征反应,往往可以此为突破口,再结合其它实验事实推理、分析,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方法:沿实验步骤的正向推理、判断。第一步实验,氧化物和正盐的白色混合物加水、搅拌,得到蓝色沉淀(特殊现象)和无色溶液。正盐CuCO3难溶于水,但本身不是白色物质,因此,蓝色沉淀不是原来的正盐,而是正盐、氧化物、水相互作用的产物。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Cu(OH)2,原混合物由某种可溶性铜盐和能直接与水化合的碱性氧化物组成。但是,该铜盐中所含酸根离子
17、和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种类还有待用实验确定。第二步实验,向第一步实验所得滤液中加Ba(NO3)2溶液和稀 HNO3,得到白色沉淀(含SO42的特征反应) ,所余溶液中含KNO3,证明原滤液含SO42和 K+,是 K2SO4溶液。某种氧化物和某种正盐加水后,生成 Cu(OH)2和 K 2SO4,可以确定原混合物由K2O 和无水 CuSO4组成。 有关化学方程式:K2O+H2O = 2KOH CuSO4+2KOH = Cu(OH)2 + K2SO4K2SO4+Ba (NO3)2 = BaSO4 + 2KNO3方法 II:沿实验步骤的逆向推理、判断。先根据第二步实验事实 无色滤液与Ba(NO3)2溶液
18、作用生成KNO3和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推知无色滤液含 K2SO4。再根据第一步实验事实 一种氧化物和一种正盐加水,得到蓝色沉淀和K2SO4,蓝色沉淀是Cu(OH)2,推知白色混合物是由K2O 和 CuSO4组成的。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盐酸、酒精、纯碱、熟石灰四种物质中,有关用途是:建筑材料;金属除锈;洗涤剂;燃料。按上述四种物质排列顺序的相应用途是()ABC D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变质的是()A木炭B氢氧化钠C浓硫酸D浓盐酸3、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全部溶于水的是()ABaCl2、NaNO3、MgSO4B AgNO3、 BaSO4、MgCl2CAgCl 、CaCO3、
19、Al2(SO4)3D ZnSO4、Cu(OH)2、CuSO44、对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水,它们的pH 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D5、把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相混合,再加足量盐酸,有沉淀生成的是()ANaOH、FeCl3B Ca(OH)2、Na2CO3CAgNO3、NaNO3DCuCl2、Ba(OH)26、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产生气体或沉淀,得到无色溶液的一组是()A硝酸钡和稀硫酸B氧化铜和稀硫酸C大理石和稀盐酸D石灰水和稀盐酸7、将铁钉放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有()AHCl BZnSO4CAgNO3DCuSO48、稀硫酸和下列物质能发生中和反应,又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酸碱盐综合复习 2022 酸碱 综合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