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大决策十二问可用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重大决策十二问可用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重大决策十二问可用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大决策十二问作者: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 丹 ?洛瓦洛(Dan Lovallo) 奥利维耶?西博尼(Olivier Sibony)丹尼尔?卡内曼是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也是著名的心理学家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做决策。做决策要靠大脑,可大脑时常会欺骗我们,导致我们出现认知偏差,做出错误的决定。通常来说,每个人对自己的了解最少,对自己的大脑了解就更少。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认清自己大脑的思维方式,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借由市面上大量热门新书的介绍,许多高管如今都已经意识到,认知偏见会扭曲人们的工作思路。比如,证实性偏见(confirmation bias)会导致
2、人们忽视与自己观点相矛盾的证据,锚定效应(anchoring)会使人在决策过程中过分倚重某条信息,而规避损失( loss aversion) 心理则会让人谨慎过度。然而,经验告诉我们,单单了解认知偏见的不良影响,并不足以改善个人或组织的业务决策质量。现在,虽然经理人之间时常会讨论认知偏见,但是光靠讨论并不能消除偏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行动来达到这个目的。麦肯锡公司近期对1,000 多个重大商业投资项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如果组织采取了措施减少认知偏见对决策过程的影响,那么其投资回报率最多可以提高7 个百分点。减少认知偏见,的确作用非凡。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帮助高管们侦
3、测最常见的决策中存在的认知偏见,并把他们的影响降至最低。 这里所说的“最常见的决策”,就是评估他人的建议,决定是采纳、拒绝,还是交由上级决定。为了帮助高管审查决策,我们开发了一种工具。它是基于一份列有12 个问题的检查清单,旨在揭示提案中的思维缺陷,也就是找出提案团队的认知偏见。清单上的问题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决策者应当问自己的问题,第二类是用来追问建议者的问题,第三类是用来评估建议本身的问题。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由于一个人无法认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4、 页,共 8 页 - - - - - - - - - 到自己的偏见,因此使用这种质量控制工具的人,应当完全独立于提案团队。决策者应当问自己的问题1、是否有理由怀疑该提案存在的动机性错误,或者说,提案团队是否会为了私利而犯错? 决策者千万不可以直接问建议者这个问题。你如果这样问了,就必定会让你觉得你是在质疑建议者是否尽职、诚信,这样的谈话绝不会有好结果。这里涉及的不仅是有意欺骗的问题。当然,人们有时候的确会故意说谎,不过自欺欺人和自圆其说更为常见。研究表明,哪怕是真心认定自己的决定绝无利益关系的专重大决策十二问备注1.决策者应当问自己的问题1)时候有理由怀疑该提案存在的动机性错误,或者说 ,提案
5、团队是否会为了私利而犯错? 2)建议者是否感情用事? 3)提案团队内部是否存在不同意见? 决策者应留意有乐观偏见、认知偏见的以及决策过程中不随大流的人 . 2.追问建议者的问题4)提案团队对情况的分析是否过多的受到类似显著事例的影响? 5)其他可靠方案都考虑过了吗? 6)如果要求你一年之后再就此事做决定,你会需要哪些信息 ?你现在能搜集到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吗? 7)你知道提案中的数据是怎么来的吗? 8)你是否看到了光环效应? 9)建议者是否深受以往决定的羁绊? 应注意检查是否具有显著性偏见、证实性偏见、易得性偏见、锚定偏见、光环效应、沉没成本谬误和禀赋效应. 3.用来评估建议本身的问题10) 对
6、基本情况的估计是否过于乐观? 11) 假设的最糟情况是否足够糟糕? 12) 提案团队是否过于谨慎? 注意检查是否过度自信乐观、规划错误、忽视灾难现象以及过度保守 .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业人士(比如内科医生) ,仍有可能站在有利于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当然,每一项建议都会带有对特定结果的偏好。决策者需要判定的,并不是有没有动机性错误的风险,而是这种风险有多大。如果提出建议的一群人可从某个结果中获得超乎
7、裙长的利益(可能是财务利益,但更常见的时组织权力、声望或职业选择方面的利益),那么你就需要在决策质量上格外审慎。评估者需要警惕的状况还有,某些时候,建议者会故意给你一堆选择,但是其中只有一个方案是切合实际的,而这个方案又恰恰是提案团队所看中的。遇到这种情况,决策者必须特别注意检查清单上的其余问题,尤其是那些涉及乐观偏见的问题。2.建议者是否感情用事?我们所有人都会受“情感直觉” (affect heuristic) 的影响:在评价自己喜欢的事物时,我们会不自觉的低估它的风险和成本,而夸大它的好处;对于自己所讨厌的事物,则态度相反。高管们在做一些带有强烈情感因素的决策时,比如涉及员工、品牌或者地
8、点的时候,常会发生这种现象。3.提案团队内部是否存在不同意见?如果存在的话,这些意见是否经过了充分探讨?在很多企业文化里,当一个团队向上级提出建议时,它总是声称这个建议得到了整个团队的一致赞成。有时候这种一致赞成是真的,但有时候这是团队领导或从众思维(groupthink)的压力给人造成的假象。所谓“从众思维” ,是指群体成员在看到某项决策似乎受到更多人的支持时,他们也逐渐趋向于赞成这项决策,从而尽量避免意见冲突。如果团队成员的背景和观念相似,就更容易出现从众思维的现象。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当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团队内部如果全然没有不同的声音,那就需要引起警惕。长期而言,高层主管应当努力在团队
9、中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要把意见分歧看成是决策流程中富有建设性的一部分,以客观的方式来解决,而不要将其看成个人之间的冲突,一味压制。短期而言,如果团队成员的不同意见明显受到压制,那么决策者就没有多少可供选择的应对办法了。这时候再责成别的团队提出其他建议,往往并不现实,最好的选择恐怕就是审慎的听取提案团队成员的不同见解,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这时可能通过私下会晤的方式更为妥当。那么敢于在决策过程中不随大流的
10、人,他们的意见尤其值得关注。决策者应当问提案团队的问题4.提案团队对情况的分析,是否过多的受到类似显著事例的影响?许多建议当中都会提到过去的成功先例,以鼓励决策者批准提案, 复制过去的成功。德韦什手下那个主张并购的业务拓展团队,采取的就是这个办法:他们援引不久前的一宗成功并购案来佐证自己的提案。当然,其中的危险在于,两者之间的可比性不如表面看上去那么强。此外,仅仅利用一个或少数几个事例来做类比,几乎总会得出错误的推断。当决策者怀疑提案团队受某个特别难忘的时间影响过深,以致干扰了他们的判断时(这是一种典型的认知谬误,称为“显著性偏见”) ,他会要求该团队采取其他一些方式来做分析判断。至于具体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重大决策十二问可用 2022 重大决策 十二 可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