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陋室铭知识点梳理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陋室铭知识点梳理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陋室铭学问点梳理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全唐文;作者 刘禹锡 ,唐代诗人,哲学家;字 梦得 ,洛阳人;有刘来宾集;被白居易称为“ 诗豪”;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 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 刘白”;2、本文 体裁是铭 ,铭是 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戒备自己的文字,后来进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3、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 ,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琴、经、形、亭 韵母是: ing 二、字词积存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惟吾德 馨(xn ) 苔 t i痕 鸿儒r 案牍d 2、说明加
2、点的字;有仙就 名(出名)有龙就 灵(成为灵异的水)斯是陋室 (这)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谈笑有 鸿儒(大)(读书人)可以 调素琴(调弄)(未加装饰的)草色 入帘青 (映入)往来无 白丁(没有学问的人)阅金经(阅览)(佛经)无丝竹之乱耳 (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3、词类活用;南阳诸葛 庐(草庐)山不在高,有仙就名;(出名 名词用作动词)名师归纳总结 水不在深,有龙就灵(成为灵异的水名词用作动词)第 1 页,共 8 页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名词用作形容词)-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3、- - - - - 无丝竹之乱耳(使受到扰乱 形容词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使感到劳累 动词是动用法)不蔓不枝(生长枝蔓,生长枝节 名词用作动词)4、“ 之” 字的用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何陋之有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三、整体把握;1、文章主旨: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 陋室” 说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 道的乐趣;2、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虚写是为了 引出实写中的“ 德馨” 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 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3、陋室铭在写法上用了类比的手
4、法,先与“ 山” 类比,原句是“ 山不在高,有仙就名” ,其中强调山能闻名天下的缘由是“ 有仙就名”;然后与水类比,原句是“ 水不在深,有龙就灵“ ,强调了水能显示灵异的缘由是“ 有龙就灵”;其中 的“ 仙” 和“ 龙” 都暗喻了“ 德馨” 的人;最终又将陋室与古代闻名的居室“ 南 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相类比,表达了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意思,使文章境 界突然上升,而引出孔子的句子强调自己的观点,与前文“ 惟吾德馨” 句呼应,把“ 陋” 字完全翻了过来,达到了最完善的思想境域;4、“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闻名政治家蜀 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运用
5、类比,以古代名贤自况,说明“ 陋 室” 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理想;名师归纳总结 刘禹锡以因仙、 龙成名的山、 水来比自己德馨而不陋的陋室,用陋室内外的情第 2 页,共 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景,衬托自己的德馨,而自比古贤,表现出自己安贫乐道的崇高情怀;文中以“ 陋室” 二字扣题,以“ 德馨” 二字统领全篇;5、全文分三层;开头到“ 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 陋室” 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 在居“ 陋室” 的人品德高尚;从“ 苔痕上阶绿” 到“ 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
6、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从“ 南阳诸葛庐” 到“ 何陋之有”,总结全文,点明“ 陋室不陋”;四、典型题例;1、用原文语句回答:(1)、能表达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3)、说明陋室主人品德高尚的句子是:无案牍之劳形(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孔子云:“ 何陋之有? ”(5)、与“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 何陋之有?”(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7)、描写陋室主人乐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8)、说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
7、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9)、与“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就名;水不在深,有龙就灵(10 )中运用对偶修辞的一句话:来无白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1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缘由是什么?惟吾德馨12 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13 以比如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就名;水不在深,有龙就灵14 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15 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8、牍之劳形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16 文中写室内、外景物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本文运用的修辞方法为:山不在高,有仙就名;水不在深,有龙就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拟人比如、比兴、类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对偶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引用、反问 3、问答题;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答:以比兴起头,以虚衬实,类比的写法;引出“ 斯是陋室” 而立意于“ 惟吾德 馨” ;说明“ 陋室” 也具有“ 名” 与“ 灵” 的性质;文章开头以山水起笔,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有什么好处?答:用山水作衬托引出“ 陋室不
9、陋”;这样开头,不落俗套,引人入胜;起到了制造意境,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山不在高 , 水不在深 类比什么? 有仙就名 、有龙就灵 暗喻什么?答: 前二句类比 陋室 ,后两句暗喻自己;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你认为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3 分)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由:本文作者要说的是“ 陋室不陋”,而不陋的原 因就是室主人的品德高尚;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点?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点:雅;“ 苔痕上阶绿,
10、草色入帘青” 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上” 和“ 入” 用在这里 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答:对偶;“ 上” “ 入” 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愤怒,而且显露了作 者对这景色的宠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寂静,雅致;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答: 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答: 鸿儒 ,无白丁(雅)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答: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贫乐道)作者是怎样写“ 陋室不陋” 的?答:居室环境清幽雅致交往人物高雅脱俗日常生活清雅安适“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怎样的情
11、感?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答: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的;表现了室主人清雅安适的情感;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又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 是否冲突,为什么?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答:不冲突;前者是指生活乐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 对即可)、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 “ 惟吾德馨”一句来写, 既为全文主旨 “ 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 何陋之有” 张本;、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
12、么?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 陋室”说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理想;、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说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再次有力的点明主题, 同时说明白作者的志趣与 圣人之道相符合;、文中说“ 斯是陋室” ,而结尾却说“ 何陋之有”,究竟这屋子陋仍是不陋呢?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单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 所以这小屋就不显 得简单了(18 )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答:床头屋漏,
13、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 书斋;(19 )首尾句有何关系?答: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相互呼应;(20 )本文题目为 陋室铭 ,文章又说 何陋之有 ?这些不冲突吗?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答:不冲突;题中之 陋 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 陋 为 鄙俗 之义,指屋中主 人的 德馨 不鄙俗;(21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是一位有着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的名士;(23 )写交往人物、写室中生活都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试详细说明;答:交往人物
14、:实写:谈笑有鸿儒虚写:往来无白丁 . 室中生活: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4 )本文写法新奇别致,采纳了反向立意的写法,不写“ 陋室” 如何“ 陋”,却从“ 陋” 的反面“ 不陋” 来立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这种写法将原来没有必定联系的“ 陋室” 和室主人的“ 德馨” 联系在一起,由室及人,又因人及室,扣住“ 陋室” 的同时,将笔墨引向室主人,通过描写,表现“ 惟吾德馨” ,以此说明“ 陋室不陋” 充分突出主旨(25 )本文是一篇铭文,多用对偶句,请你依据对本文的懂得,拟一组不少于 五言的对偶句,表达你对本文的看法;答:人雅无须室大;品正不在官高(26
15、 )找出本文你最宠爱的对偶句;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拓展延长发挥题:请写出你的居室 (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住一室)最值得你自豪的地方,并说明理由;答:开放题,不设答案;仍是和家人或亲戚、 同学合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日,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 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答:这是今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 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 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 完善的 进展;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称赞这种生活态度 .答: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赞同;(再谈一些理由);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宠爱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答:(提示:宠爱,可从今环境对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有利来谈;)本文作者所结交的伴侣都是“ 鸿儒”,你宠爱交什么样的伴侣,为什么?答:(提示:正直、和善、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生活中侧重追求精神, 仍是物质, 或是二者并存, 古往今来, 都被人们所争议,你认为本文作者追求的是哪方面的?你是否与他的观点一样?答:(作者追求精神,一样)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