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德育内容与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docx
《《幼儿园德育内容与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德育内容与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docx(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幼儿园德育内容与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幼儿园德育内容与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的基本情况 2022年初在园领导的积极鼓励和参与下,我园申报的自治区“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新时期幼儿园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获得批准立项,4月23日课题正式开题,现在课题已实施半年多,课题组成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德育教育新方法,不断总结反思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到目前,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二、立项以来所做的工作 1、加强教师相关理论培训,促教师理论水平提升。 首先,对教师进行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其次,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的
2、学习,了解幼儿德育教育的相关知识,明确我园开展德育课题的背景及目的,提升我园教师的理论水平。 2、确定子课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召开课题研讨会,针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讨论,最后确定了小中大班研究的内容: 小班:幼儿社会行为规范的研究 主要内容有: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升国旗时立正行注目礼;尊敬长辈,爱父母,爱老师,关心他人;礼貌待人,能使用礼貌用语,倾听别人讲话,公共场所不大声喊叫;爱集体,爱同伴,遵守集体规则,和同伴友好相处,乐意帮助有困难的同伴,为集体做好事;爱护公物,不攀摘花草书木,不涂画墙壁,不损坏公共设施。 中班:幼儿人际交往技能和能力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是让中班幼儿在人际交往的过程
3、中,逐渐熟悉、认识周围的人与事,了解别人,学会处理与小朋友、教师、父母和其他人的关系等。 大班:幼儿个性品质的研究 主要内容有:主动性、自信心、独立性,诚实、勇敢、坚强意志的培养等。另外,还要适当增添和补充一些适合21世纪人才要求的德育内容:如: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环境意识、人道主义、全球意识、和平与发展的意识、法律和道德、合作意识等。同时,开放意识、竞争意识、主体意识以及无私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教育乃至社会责任感、受挫折能力教育、心理承受能力教育,也应成为本次课题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 3、向幼儿园家长发放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 2022年3月我园课题负责人王娟设计了家长问卷调查表,并于本月向全园
4、家长发放了问卷调查表,4月,有何淑霞老师通过收集整理完成了一份家长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为下一步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依据。 4、召开课题论证会,明确课题组成员职责,开展工作。 在课题开题前期,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开题报告,按照开题报告中的安排,明确了分工,责任到人。4月23日,我园举行了课题开题论证会,保证了课题顺利实施。 三、初步取得的成绩: 1、树立“一日活动皆德育”的思想 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要求教师要树立“一日活动皆德育”的思想,抓住幼儿一日活动的每一环节,及时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如幼儿盥洗时要提醒排队等候、幼儿和别人挣强玩具时要教育他懂得与别人分享、看到同伴
5、摔倒要提醒幼儿主动帮助等等这些随机的教育非常重要。同时结合学科渗透教学,帮助幼儿强化、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2、强化师德,以德育人 为了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9月我园在教师中开展了“以德育人,凝聚师魂”演讲比赛。演讲活动中教职工们精神饱满,语言流畅,有些教师能结合自身的教育故事,真实反映我们教师在师德方面的高尚情操,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通过这次的活动强化了教师师德,实现以德育人。 3、开展德育主题系列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五月是“孝敬父母”月,本园结合课题,在各年龄班开展了“感恩父母,快乐亲情”的主题教育活动,各班级针对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被家人宠爱,只知受人之爱,而不知感恩这一普遍现象,结合本
6、班的年龄特点,开展了“我爱爸爸妈妈”、“我是爸妈的小帮手”、“小乌鸦爱妈妈”等教育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孩子们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了她们对父母的爱,教育他们从小学会感恩,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珍惜亲情。在国庆节前夕,z区幼儿园结合德育课题开展“我爱祖国妈妈”的主题系列活动,通过主题墙、歌咏活动等形式让幼儿知道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是中国首都的象征,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要以我们是中国人而自豪、骄傲,从而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从小培养幼儿爱祖国的良好品质 4、通过环境创设影响幼儿,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德育品质。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教育,
7、在课题实施期间,各班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创设了德育角,并通过主题墙的布置体现各班德育课题教育目标。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要进一步借助于远程培训、网络教研、自学等途径努力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更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对我们的研究作出适时评价,为我们研究指明方向。 1、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 2、在课题实施中只是教师再做,幼儿参与的机会太少。 3、只注重班级环境创设,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创设。 五、下一步
8、研究的主要措施: 1、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从常规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2、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德育渗透教育。让孩子通过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及时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帮助幼儿分清正确与错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3、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培养孩子道德情操、道德认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积极发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收集图片、资料布置环境,来诱发和改变幼儿的行为。 4、做好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到一致性。我们要通过幼儿园网站、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 通过半年多的实施,我
9、们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调整策略,为今后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2: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途径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途径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国际性互联网,将人们带入了全新的网洛时代,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学校不可避免地卷入到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漩涡中,学校德育正面临着重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网络在给教育带来巨大益处
10、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发展所暴露出种种问题,给现实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强力冲击,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饮鸩止渴固然不好,因噎废食也不是上策。网络是一个战略高地,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抢先占领这个高地,让网络为素质教育服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月17日在京发布“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11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6430万人。其中青少年和儿童占有相当的比例。由此可见,青少年与互联网已走到了一起,网络在不断改进自己的同时,已成为一个吸纳、承载青少年学
11、习和生活的大平台,成为青少年赖以生存的一个社区。因此,我们必须要紧跟“网络”的走向,以现实的立场,前瞻的视角,科学的态度来研究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途径德育如何抓住机遇,及时向互联网延伸,如何应对挑战和冲击等,有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立项研究。 为了努力实践*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作为知名高校附小的条件及德育工作实际,在广泛收集、征求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学校决定开展“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途径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大的方面谈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是落实公民道德建设
12、实施纲要的需要。具体讲是适应当代学生成长、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需要,它是德育现代化的要求,是德育创新与时俱进的举措,更是重视德育,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具体体现。 同时我们看到,在国内,对网络德育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将丰富我国的学校德育研究内容和体系,开拓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渠道,本课题有较高的创新性,因为网络教育是近两三年来在我国逐渐开展的新事物,处于起步阶段,作为网络德育的研究处在理念的提出上,网络德育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是一块处女地,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将网络德育的研究作为国家教育科研“十五”研究课题的大方向之一。因此,就全国范围而言,大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本
13、课题处于较前沿的地位。 二、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内容为: 1)以学校Internet网站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为抓手,在Linu*和Windows2000为网络操作系统的服务器的支持下,实现学校德育途径的网络化,具体有:网络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网络环境下的少先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网络环境下的家长学校,网络环境下的心理素质教育、网络环境下的科技与环境教育等。 2)结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科教育德育渗透的研究。 3)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对网络德育进行初步的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逐步培养师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和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创德育
14、工作新局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为每一名师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同时也起到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网络德育体系的作用。 三、研究的方法和依据 主要采用的方法:研究的初始阶段,采用调查法、教育与心理测量法等;研究的实施阶段,采用行动研究法、实验法,其中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研究的总结阶段,采用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教育统计法等,其中以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为主。 网络环境下德育研究的理论依据 1.采用目前西方流行的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对传统教育的变革,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要素的转变上: .教师不再是口头上生硬的说教者,
15、而是教育的引导(组织、指导、帮助、促进) 者、育人的设计师; 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的自主构建者,成为良好品德养成的主体; .德育内容由教师强迫命令转变为学生自主行动的对象; . 师生充分互动,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2.依据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icher)做过的两个着名心理实验。 显然,人们获得的信息从视觉中可以得到80%以上,在交谈中能够记住自己所说内容的70%以上。我们所设计的附小教育网站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听觉有余,视觉不足的状况,满足了学生受教育时的视觉、听觉需要;同时开放式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教育中讨论交流不足的状况,更容易进行人与人之间的讨论及交流。 3.人们偏爱的主要育人
16、方式主要有三种: (1)触觉感知者:当他们能亲身运动、体验和实验时(自制网页等),教育效果最好; (2)视觉感知者:当他们看到育人内容以图像形式出现时(图文并茂),教育效果最好; (3)听觉感知者:通过音乐、谈话的声音(网上的交流)而教育效果最好。 国外研究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在运动(即动手学习)时效果最好。信息技术的利用是育人三种方式以最佳的方法加以组合,使他们知道:(a)怎样迅速、充分、有效地存储和重获信息;(b)怎样利用它分析解决问题;传统教育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导致触觉接受者、视觉接受者的自主动力被压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充分拓展了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为学生的养成教育提供又一平台,是对传
17、统育的一大变革和创新。 四、研究的步骤与过程 (一)加强硬件、软件建设和管理。学校校园网的建成为老师们掌握网络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从2022年起,我校累计投入资金约 150万元,改造和增置了微机室、多功能教室和校园网络设备,为网络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到目前为止,我校共有 3个微机室,两个多功能教室,1个多功能厅,设备齐全的校园网共有350多个终端机接入点,校园主干网全部升级为光纤,主干网带宽已经达到10M。升级了校园网资源库,包括 K12资源库、网络制作平台和清华同方资源库等,并开通了校园网广播系统。为了使管理和利用达到高水平,修改和制定了班级电教设备管理使用制度、多功能
18、教室管理使用制度、校园网络管理使用规范、微机室管理使用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确保了网络畅通,设备无故障,从而实现了整个系统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二)强化教师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的网络技术教师队伍。 根据教学的需要和部分教师目前计算机操作技能仍存在缺陷的状况,在过去已经完成的基本操作技能培训的基础上,2022年以来,我们又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培训: 字表文件编辑的规范化,根据部分教师编辑字表文件还不够熟练和规范的情况,学校对这部分教师进行专题培训; 平面图形及音视频文件的编辑和处理,从对教师个人教学资料库检查和统计的结果看,有相当一部分演示文稿中的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的冗余部分过多,
19、极大地浪费了硬盘空间和影响了运行速度。鉴于此,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平面图形及音视频文件的编辑和处理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对已完成的作品进行适当的修改,实现了教师个人资料库中演示文稿的最优化。 (三)丰富学生的学习教育和养成教育。 利用校园网与因特网的连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发展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教育资料,各类教育资料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并具有交互功能。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来提取多种多样的自主学习资源,作为他们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了解世界,培养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网络教育提供了丰富
20、的资源,也增加了学生的视近工作时间及紧张度,为防近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我们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防近宣传、营养宣传。把“讲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正确读写姿势,科学用眼” 作为信息技术实验班学生健康守则内容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目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视力保护,落实和坚持每日两次做眼保健操的制度,学校不仅保证学生做眼保健操的时间,而且要对学生进行辅导,保证做眼保健操的质量,使之真正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通过定期对学生的视力检查,每学期检查一次视力,建立视力档案,学生可及时了解自己的视力变化;在网络上通报各班学生近视眼发病的动态状况,并将检查结果通知家长。家校共同关注,相互配合,为防近工作开创新的
21、局面。 (四) 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活动 在各学科的教育过程中力求渗透品德教育。如,教学过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时政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教学过程中这些方面的教育能否利用网络的优势(如,网上搜索、信息下载等)来开展,在教学过程这些教育内容是否能对学生的品德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学科德育渗透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目标,也成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目的,我校分别在2022学年和2022学年第一学期开展了德育渗透的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对外公开课,同时也要求部分专家和兄弟学校的老师来校听课、评课,指出不足。另外我们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学习信息技术
22、,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探究学科德育渗透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最佳途径。 (五) 开展各种“文明上网”活动,抵制、纠正不良上网行为 针对信息化条件出现的新问题,所面临的新情况,我们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抵制、纠正不良行为。我们在高年级中开展了“网络-让我欢喜让我忧”的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活动,使同学们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出现本身“无罪”,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信息资源;针对部分学沉溺于社会上的网吧不能自拔的现象,我们开展了远离网吧,文明上网签名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后,我校大队部还制定了武大二附小学生上网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
23、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六)积极打造校园网站,丰富网站的内容,成为网络环境中小学德育的主阵地。 我校是湖北省基础教育界最早拥有校园独立网站的学校,从1999年底开通以来,累计达到48万人次的访问总量,教育面广,成为学校的独特的风景线,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都专题报道过。我们还尝试开通心理咨询网站,为广大学生提供网上心理咨询 (七)利用家长学校,共同培育网络德育平台。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86%的学生能够在家里上网登陆学校网站,我们认识到这是拓展家长学校的重要途径。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教育,在学校与家长、家长之间、家长与学生、家长与社会等各方面进行互动,形成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德育内容与方法的研究 幼儿园 德育 内容 方法 研究 课题 阶段性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