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治小知识.docx





《登革热防治小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防治小知识.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登革热防治小知识 登革热防治小知识 登革热,又名骨痛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引起各种人体内反应。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等。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 凡遇发热、皮疹、骨及关节剧痛和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本病;有明显出血倾向,如出血点,紫斑、鼻衄、便血等,束臂试验阳性,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者应考虑登革出血热;在本病过程中或退热后,病情加重,明显出血倾向,同时伴周围循环衰竭者应考虑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热流行特征: 1地方性 凡有伊蚊孳生的自然条件
2、及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均可发生地方性流行。 2季节性 发病季节与伊蚊密度、雨量相关。在气温高而潮湿的热带地区,蚊媒常年繁殖,全年均可发病。广东地区多为510月。 3突然性 流行多突然发生,不少国家在本病消慝十余年之后突然发生流行。 4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疫情常由一地向四周蔓延。本病可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故多发生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 登革热预防: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 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室内成蚊可用敌敌畏喷洒消灭,室外成蚊可用50%马拉硫磷、杀螟松等作超低容量喷雾,或在重点区域进行广泛的药物喷洒
3、。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患者发病最初5天应防止其受蚊类叮咬,以免传播。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流行。 出现类似症状或可疑病例,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篇2:学校做好预防登革热工作的紧急通知 学校做好预防登革热工作的紧急通知 预防登革热指引 一、登革热简介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后,一般经过5-8天出现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等症状和脸面潮红、结膜充血(如醉酒状)、或皮疹等体征。部分病人会发展为登革出血热,登革热出血热病死率高达20%。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革热 防治 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