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检测全书电子教案整本书教学设计模块1-7全.doc
《建筑材料与检测全书电子教案整本书教学设计模块1-7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与检测全书电子教案整本书教学设计模块1-7全.doc(19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案模块一 工作单元任务一 砂石取样及试样处理 一、取样批的确定 1、在一列火车、一批货船或一批汽车上取样产地和规格均相同的砂石为一批,总数不宜超过400 m3或600 t。2、在料堆上取样 以400 m3或600 t为一批。3、以人工生产或用小型工具(如拖拉机等)运输的砂以产地和规格均相同的200 m3或300 t为一批。二、取样方法 1、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铲除表层部分料,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砂共取8份,石子为16份,组成各自一组试样。2、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砂4份、石8份组成各自一组试样。3、从火车
2、、汽车、货船上取样时,应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石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三、取样数量 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最少取样的数量。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表1-11 是砂常规单项试验的最小取样量。 表1-11 单项试验取样数量序号试验项目最少取样数量/1颗粒级配4.42含泥量4.43泥块含量20.04表观密度2.65松散堆积密度与空隙率5.0四、试样的处理 1、试样的缩分:将试样置于平板上,潮湿状态下拌匀,堆成厚度约为2 cm的“圆饼”,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
3、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若为石子试样,在自由状态下拌混均匀,并堆成锥体,然后沿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锥体分成大致相等的4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锥体。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材料的质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须的质量为止。 2、试样的包装:每组试样应采用能避免细料散失及防止污染的容器包装,并附卡片标明试样编号、产地、规格、质量、要求检验项目及取样方法等。任务二 砂石表观密度测定一、砂表观密度的测定(容量瓶法)(一)试验仪具与材料1、容量瓶:500。2、烧杯:500。3、天平:称量1Kg,感量不大于0.1g。4、烘箱:能控温在1055。5、冷开水。6、其它:搪瓷盘、干燥器、温度计、滴管、
4、毛刷等。(二)试样制备按规定取样,并拌匀,四分法缩分至约660g,在1055烘干至恒重,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三)试验步骤1、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0),装入容量瓶,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ml的刻度处。2、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样充分摇动,排除瓶内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3、用滴管小心加水至容量瓶500ml刻度线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1(g)。4、倒出瓶内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容量瓶内注水(水温控制在1525范围内,且与上述水温相差不超过2)至500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四)结果计算及要求1、砂表观相
5、对密度按式1-23计算(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1-23)2、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02g/cm3,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表1-13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试验次数砂烘干质量(g)砂+水+容量瓶质量(g)水+容量瓶质量(g)水的密度(g/m3)砂表观密度(g/m3)个别值平均值12二) 石子表观密度测定(网篮法)(一)试验仪器1、液体天平:可悬挂吊篮测定石子的水中质量,称量应满足试样数量称量要求,称量5,感量5g。如图1-97所示 图1-9 网篮试验装置2、吊篮:耐锈蚀的金属材料制成,直径和高为150mm左右,四周及底部用孔径为1mm2
6、mm的筛网编制成,具有密集的孔眼。3、溢流水槽:在称量水中质量时能保持水面高度一定。4、烘箱:能控温1055。5、试验筛:孔径为4.75mm的筛一只。其它用具:盛水容器(有溢流孔)、温度计(0100,分度为1)、刷子、毛巾(纯棉、洁净)等。(二)试样制备按规定取样,并筛除公称粒径为4.75以下的颗粒,并缩分至每份略大于表1-14中规定的数量(共取两份),风干后筛除小于4.75mm的颗粒,冲洗干净备用。表1-14 石子表观密度实验所需试样最小质量公称最大粒径(mm)4.759.5161926.531.537.56375每一份试样的最小质量(Kg)0.81111.51.5233(三)试验步骤1、试
7、样装入干净的搪瓷盘中,注入洁净的水,水面至少应高出试样50,轻轻搅动石料,使附着在石料上的气泡完全逸出,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2、将吊篮挂在天平的吊钩上,浸入溢流水槽中,向溢流水槽中注水,水面高度至水槽的溢流孔,将天平调零。(吊篮的筛网应保证集料不会通过筛孔流失,对2.36mm4.75mm粗集料应更换更小孔的筛网;或在网篮中放入一个浅盘)。3、调节水温在1525内,将试样移入吊篮中(并用上下升降吊篮的方法排除气泡,每秒升降1次,升降高度为3050mm),称取试样在水中的质量(溢流水槽中的水面高度由水槽的溢流孔控制维持不变)。4、提起吊篮,将试样倒入浅搪瓷盘中,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8、5、取出浅盘,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石子的烘干质量ma(一般,在烘箱中烘烤的时间不得少于4h6h。6、取另一份石子进行平行试验,取两次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四)结果计算及要求 1、石子的表观密度按式1-24计算: (1-24)2、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相差不得超过20Kg/m3。否则应重新进行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两次试验结果超过规定误差者,可取4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3、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见表1-15。表1-15 石子表观密度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试验次数石子的烘干质量(g)集料的水中的质量(g)石子表观密度(g/cm3)备注个别值平均值任务三 砂
9、石松装堆积密度测定一、砂的松装堆积密度测定(一)试验仪器设备 1、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容积约为1L。 2、台秤:称量10Kg,感量1g。3、烘箱:能控制温度在1055。4、方孔筛:孔径为4.75mm筛一只。5、漏斗。如图1-10所示。6、其它:直尺、浅搪瓷盘、料勺、带三脚架的金属漏斗、铁铲。 图1- 10 砂松堆密度试验1-漏斗;2-20mm管子;3-活动门;4 -筛;5-金属量筒(二)试验准备工作1、试样的制备 按规定取样,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L,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2、容量筒容积的校正将温度为202的饮用
10、水装满容量筒,用一玻璃板沿筒口推移,使其紧贴水面。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取容量筒、水、玻璃板的合重。容量筒容积按式1-25计算: /w (1-25) (三)试验方法步骤1、称取容量筒的质量m0,g。;2、取试样一份,用料勺或漏斗将试样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下落,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锥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把多余的试样去掉(实验中严禁触动容量筒)。3、称取容量筒及试样的总质量()()。(四)试验结果计算及要求1、松装密度按式1-26计算: (1-26)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0.01/cm3)。2、空隙率按式
11、1-27计算(精确至0.1%): (1-27)3、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见表1-16。表1-16 砂松装密度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试验内容试验次数容量筒容积(L)容量筒质量(g)试样+容量筒质量(或)(g)试样质量(g)松装密度(g/cm3)平均值(g/cm3)备注松装堆积密度(g/cm3)12二、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测定(一)试验仪具与材料1、天平或台秤:称量10Kg,感量10g。2、容量筒:金属铁圆筒,根据石子的最大粒径,参考表1-17选取。表1-17 石子堆积密度实验容量筒的规格要求石子的最大粒径(mm)容量筒的容积(L)容量筒的规格筒壁厚度(mm)内径(mm)净高(mm)Dmax26.
12、510208294231.5、37.520294294353、63、753036029443、烘箱:能控温在1055内。4、其它:直尺、平头铁锹、玻璃板等。(二)试样准备按规定取样,用缩分法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质量应符合试验要求),在1055下的烘箱中烘干,或摊在清洁的地面上风干,拌匀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三)试验方法步骤1、取料:取试样一份置于平整干净的水泥地上(或铁板上)。2、装料:取试样一份,用平头铁锹将试样铲起,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内。此时,从铁锹的齐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应保持为50mm左右。装满容量筒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部分和凹陷部分的
13、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m2,精确至10g。3、容量筒容积的标定:同砂(此处略)。(四)试验结果计算及要求1、计算容量筒的容积:同砂(此处略)。2、松装密度的计算:按式1-28计算,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1-28)3、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见表1-18。表1-18 石子松装密度试验记录表试验次数容量筒容积(L)容量筒质量(Kg)容量筒和试样质量(Kg)试样质量(Kg)堆积密度(Kg/cm3)备 注个别值平均值模块一 建筑材料与检测基本知识u 学 习 单 元单元一 建筑材料概述【知识目标】1、了解材料定义、分类;2、了解材料在工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趋势。一、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14、1、定义:建筑材料是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地下工程、基础工程等各种土木工程中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建筑构件及零配件的总称。2、分类1)按组成: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无机材料钢材、石材。有机材料木材塑料涂料。复合材料钢纤维混凝土、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沥青混合料。2)按工程项目(1)主体材料建造主体工程的材料,水泥及其制品、混凝土及其预制构件、砌块、墙体保温材料等。(2)装修材料用于建筑物室内、室外,起装饰和美化作用的材料,内外墙装饰+室内顶棚装饰+室内装饰+配套设备、零配件(灯具、卫生洁具、管件)。3)按主要性能(1)结构性材料构成建筑物受力构件
15、和结构所用的材料。(2)围护性材料用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材料。(3)功能性材料担负建筑物某些非承重功能的材料。(4)装饰性材料起装饰和美化作用的材料。防水防腐涂料、外墙饰面砖、彩色涂料、水磨石、玻璃和陶瓷等。二、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是工程质量保障的前提。2、影响或决定工程造价。一般工程的材料费占工程总造价的50%60%,重要工程可达70%80%。3、保障建筑物各种使用功能顺利实现。4、带动和推进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使建筑设计水平和施工工艺水平有新突破。三、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1、轻质高强方向 提高比强度,减小截面尺寸,降低自重,提高抗震性,实现高层化、大跨化
16、和轻量化。2、高性能方向高性能长寿命建筑,降低材料消耗,如高性能混凝土易浇捣、易密实、不离析。3、绿色、生态、节能、环保方向 单元二 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及相关规定【知识目标】1、了解检测工作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2、掌握质量标准体系的分类及表示方法,能读懂技术规范;3、熟悉见证取样和送检工作流程。一、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1、检测是实施工程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2、检测数据,是质量的真实记录,是指导、控制、评定质量的必要依据,是评价工程质量缺陷、鉴定和预防工程质量事故的手段。二、建筑材料检测的相关规定1、检测机构的条件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通过“计量认证”,二是要具有“检测资质证书
17、”。2、相关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4)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3、见证取样送检制度(1)取样,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从检验(或检测)对象中抽取实验样品的过程。取样工作必须由“见证人+取样人”共同完成。(2)送检,将样品从现场移交有检测资格的单位承检的过程。送检工作必须由“见证人+送检人”共同完成。检测工作,必须遵循“见证取样送检制度”。见证单位是建设单位或建设单位授权委托的本工程的监理单位;见证人建设单位书面授权委派的本工程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理人员12名担任;取样人施工单位的从事试验检测的工作人员。4、见
18、证取样范围及送检程序(1)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范围 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规定取样数量的30%,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试件和材料。(2)送检程序)送检之前,建设单位应向质量监督站和工程检测单位递交“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员授权书”。 取样人员在见证人的全程见证下,完成在施工现场的取样和制
19、作试件工作,并送至检测机构检测。送检单位填写检测试验委托单。 检测单位按委托单的有关要求实施检测,完成检测后,应在检验报告单备注栏中注明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姓名。当出现不合格项目时,检测机构要及时通知工程质量监督站和见证单位。影响结构安全的项目,应在24小时内报告。5、见证人员的基本要求和职责1)见证人员的资格认证(1)见证人员应由建设单位或该工程监理单位中具备建筑施工专业初级以上技术职称和具有建筑施工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2)见证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见证人员必须参加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见证取样人员资格考核,考核合格后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颁发“见证取样员”证书。 (3)见证人员对工程实行见证取
20、样、送检时应有该工程建设单位签发的见证人书面授权书。见证人书面授权书由建设单位和见证单位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和负责该项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 (4)见证人员的基本情况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每隔35年换证一次。 2)见证人员的职责(1)制定送检计划。 (2)必须现场见证,做好见证记录,对见证工作负法律责任。 (3)见证人员必须对试样进行监护,并和送样人员一起将试件送至检测单位。 (4)见证人员必须在送验委托单上签字,以备检测单位核验。(5)见证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廉洁奉公,秉公办事,一经发现见证人员有违规行为,发证单位有权吊销“见证取样员”证书。10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案三、建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材料 检测 全书 电子 教案 教学 设计 模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