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随堂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随堂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随堂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商朝的“外服”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核心地位的,而西周的诸侯是周天子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皇权专制得到加强B.中央集权体制形成C.血缘政治开始形成 D.统一国家初露端倪2.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B.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共主C.具有血缘政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D.西周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方式3.周武王“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即纣之子武
2、庚)治殷”,周成王封幼弟叔虞于唐地,派遣要员同往治理。这说明()A.中央集权官僚制深入地方封国B.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必要条件C.周天子可干预诸侯国内部事务D.各诸侯的权力存在等级差别4.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姜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这反映了()A.分封制度逐渐恢复B.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C.贵族政治逐渐瓦解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5有学者认为:“刘邦做皇帝一事,不过是刘邦集团基于共天下的理念和历史由这种理念和历史所规定的刘邦之皇权,是一种新型的相对性之有限皇权。汉初之政治结构,可以理解为宫廷皇权、诸侯王国
3、和以丞相为中心的政府所形成的三权并立的政治结构。”该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黄老“无为而治”难以实施B郡国并行符合时势发展需求C社会动荡导致君权弱化D内外朝制度的出现弊多利少6公元前118年,武帝下诏在内朝增置郎中令属官谏大夫,秩二千石,品评朝政。汉书严助传记载“上令助等(内朝官员)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这表明当时()A决策效率有所提升B专制皇权有所加强C朝廷党争现象严重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7.左传襄公十四年载:“有君而为之贰(辅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以相辅佐也。”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士大夫阶层强烈的责任意识B自下而上参政机制
4、的形成C原始民主传统仍有一定影响D国家对危机调控能力增强8.唐初,由三省执掌国家政务,三省分别负责起草、审议、执行政令。过了不久,中书和门下两省合署办公。宋朝时期,门下和尚书两省实际上逐渐被废止。这种变化反映了()A唐宋君主专制权力呈现弱化趋势B政治体制受到现实需要的制约C政治体制变动的随意性太大D行政效率提高、相权得到增强9.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了( )A.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B.皇权至上不可僭越C.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D. 皇位世袭不可转移10.公元前782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
5、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大笑”。这段材料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11.治国理政材料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注:指居丧者的服饰、居丧的时间和居丧期间生活起居的特殊规范。指宗庙制度,礼记:“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指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1)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07288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