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docx





《2022年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高中化学基础学问整理、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一、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 2推论“三同 ”定“ 一同 ” ;1同温同压下,V 1/V 2=n1/n2 同温同压下, M 1/M 2=1/ 2留意: 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使用气态方程 PV=nRT 有助于懂得上述推论;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常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 105Pa、25时等;物质状态: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 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困惑考生,如 H 2O、SO3、已烷、辛烷、C
2、HCl 3 等;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肯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常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 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 2、N2、O2、H 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二、离子共存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 3-、 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2有沉淀生成; 如 Ba2+、Ca2+、Mg2+、Ag+等不能与 SO42-、CO 32-等大量共存; Mg2+、Fe2+、Ag+、Al3+、Zn2+、 Cu2+、Fe3+等不能与
3、 能大量共存;OH-大量共存; Fe2+与 S2-、Ca2+与 PO43-、 Ag+与 I-不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 OH-、CH 3COO-、PO43-、HPO42-、H 2PO4-、F-、ClO-、AlO 2-、SiO32-、CN-、C17H 35COO-、等与 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 3-、HPO42-、HS-、H2PO4-、 HSO3-不能与 OH -大量共存; NH4+与 OH -不能大量共存;4一些简单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 AlO 2-、S2-、CO32-、C6H 5O-等必需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需在酸性条
4、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 这 两 类 离 子 不 能 同 时 存 在 在 同 一 溶 液 中 , 即 离 子 间 能 发 生 “ 双 水 解 ” 反 应 ; 如3AlO 2-+Al 3+6H 2O=4AlOH3等;2由于发生氧化复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具有较强复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 S2-、HS-、SO32-、I-和 Fe3+不能大量共存;第 1 页 共 21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复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MnO 4-、Cr2O7
5、-、NO 3-、ClO -与 S2-、HS-、SO3 2-、HSO 3-、I -、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 2-和 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就由于发生 2S2-+SO 32-+6H +=3S +3H2O 反应不能共在; H +与 S2O32-不能大量共存;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例: Al3+和 HCO 3-、 CO32-、HS-、S2-、AlO 2-、ClO-等; Fe3+与 CO32-、HCO 3-、AlO 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 Fe2+、Fe3+与 SCN-不能大量共存;F
6、e3+ 与不能大量共存;5、审题时应留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酸性溶液 H+、碱性溶液 OH -、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 H+或 OH-=1 10-10mol/L 的溶液等;有色离子 MnO 4-,Fe3+,Fe2+,Cu2+,FeSCN2+; 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复原反应:S2O32-+2H +=S +SO2 +H2O留意题目要求 “ 大量共存 ” 仍是 “ 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仍应特殊留意以下几点:1留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复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 NO 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 即
7、Fe2+、NO 3-、H+相遇 不能共存; MnO 4-与 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 SO3 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就不能共存;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 H+共存;如 HCO 3-+OH-=CO 32-+H2OHCO 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 ;HCO 3-+H+=CO 2 +H2O三、氧化性、复原性强弱的判定1依据元素的化合价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 该元素只有复原性; 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 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复原性就越强;2依据氧化复原反
8、应方程式在同一氧化复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复原性:复原剂 复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就其对应的复原产物的复原性就越弱;复原剂的复原性越强,就第 2 页 共 21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3依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留意: 氧化复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 多少无关;得电子才能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才能越强,其复原性就越强;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复原反应;四、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才能的性
9、质;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才能的性质;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样,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3、依据金属活动性次序表极少数例外;4、常温下与酸反应煌猛烈程度;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五、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猛烈程度;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2、依据最高价
10、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固性:稳固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6、其他,例: 2CuS =Cu 2S 点燃 CuCl 2 = CuCl 2所以, Cl 的非金属性强于S;六、 “ 10电子 ” 、 “ 18电子 ” 的微粒小结一 “10电子 ” 的微粒:分子离子第 3 页 共 21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一核 10 电子的NeN3-、O2-、F-、Na+、Mg2+、 Al3+二核 10 电子的 H
11、F OH-、三核 10 电子的 H 2O NH 2-四核 10 电子的 NH 3 H3O+水合氢离子五核 10 电子的 CH 4 NH 4+二 “18电子 ” 的微粒分子 离子一核 18 电子的 Ar K+、Ca2+、Cl、S2-二核 18 电子的 F2、HCl HS-三核 18 电子的 H 2S四核 18 电子的 PH3、 H2O2五核 18 电子的 SiH 4、 CH3F六核 18 电子的 N 2H 4、CH3OH注:其它诸如 C2H6、N 2H5 +、N 2H6 2+等亦为 18 电子的微粒;七、微粒半径的比较:1、判定的依据 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核电荷数:相同条
12、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2、详细规律:、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NaKRbCs、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F-Cl-Br- Na+Mg2+Al3+第 4 页 共 21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 FeFe 2+Fe3+八、物质溶沸点的比较1不同类晶体:一般情形
13、下,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2同种类型晶体:构成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大,就熔沸点高,反之就小;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就其熔沸点就越高;分子晶体:对于同类分子晶体,式量越大,就熔沸点越高;子间存在氢键;原子晶体:键长越小、键能越大,就熔沸点越高;3常温常压下状态熔点:固态物质 液态物质沸点:液态物质 气态物质九、分子间作用力及分子极性HF、H2O、NH 3 等物质分定义:把分子集合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影响因素:大小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作用:对物质的熔点、沸点等有影响;、定义:分子之间的一种比较强的相互作用;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条件:其次周期的吸引电子才
14、能强的N、 O、F 与 H 之间 NH 3、 H 2O、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使物质熔沸点上升;氢键、氢键的形成及表示方式:F- H F- H F- H 代表氢键;O OH H H HOH H第 5 页 共 21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1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说明:氢键是一种分子间静电作用;它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分子间作用力稍 强;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能重合的分子;分子极性非极性分子举例:双原子分子:只含非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O2、 H 2、 Cl2 等;只含非极性
15、键的多原子分子如:O3、P4 等多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假设几何结构对称就为非极性分子如: CO2、 CS2直线型、CH 4、 CCl 4正四周体型极性分子: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不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不能重合的;举例 双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HCl、 NO、 CO 等多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假设几何结构不对称就为极性分子如: NH 3三角锥型 、 H2O折线型或 V 型、 H2O2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取的热量;符号: H单位:一般采纳 KJ mol-1测量:可用量热计测量讨论对象:肯定压强下在放开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
16、或吸取的热量;反应热:表示方法:放热反应H0,用 “ +”表示;mol-燃烧热:在101KPa 下, 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固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反应生成1molH 2O 时的反应热;中和热: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aq+OH-aq=H 2Ol; H=-57.3KJ 弱酸弱碱电离要消耗能量,中和热| H|57.3KJ mol原理:断键吸热,成键放热;名师归纳总结 化 学 反 应 的 能 量 变 化反应热的微观说明:反应热=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取的第 6 页,共 21 页总能量定义:说明所放出或吸取热量的化学方程式;第 6 页
17、 共 21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意义:既说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说明白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书写方法、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假设反应是在298K,1atm 可不注明;方程式、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集合状态或晶型;H 对应, H 以 KJ mol-1单位,化、H 与方程式计量数有关,留意方程式与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在所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后写下 用 “;” 分开;H 的“ +”或“ -”数值和单位, 方程式与 H 之间盖斯定律:肯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仍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十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18、因素及其影响结果内因 :反应物的性质外因 浓度 v 压强 v气体 温度 v 催化剂 v正催化剂 其它 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颗粒大小、扩散速率、溶剂等 十二、影响化学平稳的的条件 :1浓度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形下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平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反之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形下 ,增大压强会使平稳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平稳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留意 : 对于气体体积相同的反应来说 ,增减压强平稳不移动; 假设平稳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增减压强平稳也不移动才有可能使平稳移动 .; 压强变化必需转变了浓
19、度名师归纳总结 3温度 :在其它条件下 ,上升温度平稳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稳向放热方向移动.温度第 7 页,共 21 页转变时 ,平稳一般都要移动留意 :催化剂 同等倍数加快或减慢正逆反应的速率,故加入催化剂不影响平稳 ,但可缩短到达平稳的时间.十三、勒沙特列原理平稳移动原理假如转变影响平稳的一个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平稳就向减弱这种转变的方向移动.十四、充入稀有气体对化学平稳的影响:1 恒压下通稀有气体,平稳移动方向相当于直接减压也同于稀释对溶液中反应的影响;2 恒容下通稀有气体,平稳不移动 . 留意 :只要与平稳混合物的物质不反应的气体都可称“ 稀等效类型I 第 7 页 共 21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化学 基础知识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