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物理力学及受力分析专题复习.docx
《2022年高中物理力学及受力分析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物理力学及受力分析专题复习.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力的专题复习专题一 力的概念 、重力和弹力1力的本质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提到力必定涉及到两个物体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有力时物体不肯定接触;2 力的相互性:力是成对显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 是等大、反向、共线,属同性质的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成效不能抵消 . 3 力的矢量性:力有大小、方向,对于同始终线上的矢量运算,用正负号表示同始终线上的两个方向, 使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这时符号只表示力的方向,不代表力的大小;4 力作用的独立性:几个力作用在
2、同一物体上,每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成效均不会因其 它力的存在而受到影响,这就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2力的作用成效力对物体作用有两种成效: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_,二是转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两种成效可各自独立产生,也可能同时产生;通过力的成效可检验力的存在;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4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5力的分类 1性质力:由力的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等;2 成效力:由力的作用成效命名的力;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张力、下滑力、分 力:合力、动力、阻力、冲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1. 下述各力中,依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有 . E 弹力 A 重力B 拉力 C动
3、力 D 支持力答案 : AE【】 6. 以下说法中正确选项 . A 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 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 C 任何一个物体,肯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 在力的图示法中,线段长短与对应力的大小成正比 答案 : CD6重力(1)重力的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取而产生的 ,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的大小:1由 G=mg运算, g 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在地球表面邻近,g 取 9.8 米秒2,表示质量是 1 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牛顿;2由弹簧秤测量: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重力大小;
4、(3)重力的方向: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与水平面垂直,不肯定指向地心 . 重力是矢量;(4)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1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成效上 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2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物体的外形有关,重心不肯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匀称、 形状规章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5)重力和万有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供应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 同一物体在地
5、球上不同纬度处的向心力大小不同,但由此引起的重力变化不大,一般情形可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指向地心;mg=GMm/R 2;除两极和赤道外,重力的方向并不重力的大小及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加速运动的系统中,例如: 发生超重和失重的现象时,重力的大小仍是mg 【】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正确选项() A物体的重心肯定在该物体上 B外形规章的物体,重心就在其中心处 C用一根悬线挂起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肯定通过物体的重心D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5. 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选项 . A 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 B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指向地心 C在同一
6、个地方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肯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D 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必定等于物体的重力【7弹力1产生条件: 1 物体间直接接触; 2 接触处发生形变 挤压或拉伸 ; 2 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详细情形如下: 1 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 2 弹簧产生的压力或拉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3 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沿杆;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量的大小有关;1弹簧的弹力,由胡克定律F=kx,k 为劲度系数, 由本身的材料、 长度、截面积等打算,x 为形变量,即弹簧伸缩后的长度L 与原长 Lo 的差: x=|L-L0| ,不能将
7、 x 当作弹簧的长度L 2一般物体所受弹力的大小,应依据运动状态, 利用平稳条件和牛顿运动定律运算,例2 小车的例子就说明这一点;【】 2. 关于弹力,以下说法中正确选项 . A 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有弹力作用 B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又发生弹性形变的两物体之间 C 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D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成正比答案 : BC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以下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选项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A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B力是不能离开物
8、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 C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力后,才能受到反作用力 D物体的施力和受力是同时的【】如下列图, 小车上固定一根折成 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一固定一质量为 m的球, 就当小车静止时和以加速度 a 向右加速运动时杆对球的弹力大小及方向如何 . 4. 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 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 滑动摩擦力 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静摩擦力 ; 2接触面不光滑; 3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 即与引起该摩擦力的弹力的方向垂直 ,与物体相对运动 或相对:运动趋势 的方向相反;例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
9、斜面 向上;3摩擦力的大小: 1 静摩擦大小跟物体所受的外力及物体运动状态有关,只能依据物体所处的状态 平稳或加速 由平稳条件或牛顿定律求解;静摩擦力的变化存在一个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即物体将要开头相对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 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2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即 f= N , 为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 N指接触面的压力,并不总等于重力;【】 6. 如下列图,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外力F1、F2 沿水平方向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 如撤去力F1,就木块受到的摩、劲度系擦力是 . A 8N,方向向右 B 8N,方向
10、向左 C 2N,方向向右 D 2N,方向向左【】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 和 m2的木块 1 和 2,中间用一原长为数为 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如图甲所示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沿不同方名师归纳总结 向以不同速度Vl、V2、V3 滑行时,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多大.: 如物体与墙壁之间的第 3 页,共 16 页斜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多大. 已知动摩擦因数为 【】 8. 在水平力 F 作用下,重为G 的物体匀速沿墙壁下滑,如下列图动摩擦因数为,就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
11、小为 .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A F B F+G C G学习必备欢迎下载G2 DF2专题三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合成利用一个力 合力 产生的成效跟几个力 分力 共同作用产生的成效相同,而做的一种等效替代;力的合成必需遵循物体的同一性和力的同时性;(1)合力和分力 : 假如一个力产生的成效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成效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即一个力如分解为两个分力,在分析和运算时,考虑了两个分力的作用,就不行考虑这个力的作用成效了;就不能再去重复考虑各个分力的成效;(2)共点力反
12、过来, 如考虑了合力的成效,也物体同时受几个力作用,假如这些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如图 a 所示,为一金属杆置于光滑的半球形碗中;杆受重力及A、 B 两点的支持力三个力的作用; N1 作用线过球心,N2 作用线垂直于杆,当杆在作用线共面的三个非平行力作用下处于平稳状态时,这三力的作用线必汇于一点,所以重力G 的作用线必过 N 1、N2 的交点 0;图 b 为竖直墙面上挂一光滑球,它受三个力:重力、墙面弹力和悬线拉力,由于球光滑,它们的作用线必过球心;(3)力的合成定就:1 平行四边形定就: 求共点力 F1、F2 的合力,可以把表示 F1、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
13、即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 a;2 三角形定就: 求 F1、F2 的合力, 可以把表示F1、F2 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从F1的起点指向F2 的末端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如图b;2合力的运算正交分解!3力的分解 1 在分解某个力时,要依据这个力产生的实际成效或按问题的需要 _进行分解 2 有确定解的条件: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 有唯独解 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与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有一组解或两组解 已知合力、一个分力F1 的大小与另一分力F2 的方向,求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 有两个或唯独解 3 力的正交分解:将已知力按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
14、解的方法利用力的正交分解法可以求几个已知共点力的合力,算它能使不同方向的矢量运算简化为同始终线上的矢量运名师归纳总结 力的分解问题的关键是依据力的作用成效,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接着就转化为一个根第 4 页,共 16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据知边角关系求解的几何问题;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1. 两个共点力 F1=10N、F2=4N 的合力 F 的取值范畴为 _ F_.【】 . 三个大小分别为 6N、10N、14N 的力的合力最大为多少牛,最小为多少牛 . 方法:【】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 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拦住,就球对斜
15、面的压力为 【】12. 从正六边形ABCDEF 的一个顶点A 向其余五个顶点作用着五个力F1、 F2、 F3、F4、F5 图 ,已知F1=f,且各个力的大小跟对应的边长成正比,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_,方向 _.【】分解一个力,如已知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以下正确选项 A 只有唯独组解 B肯定有两组解 C 可能有很多组解 D 可能有两组解【】改:(1)知道合力,及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2)知道合力,及两个分力的大小 3 知道合力,及两个分力的方向专题七试验: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2 验证原理假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 F;、F;作用于橡皮筋的结点上,与只用一个力 F作用于橡皮筋
16、的结点上,所产生的成效相同 橡皮条在相同方向上伸长相同的长度 ,那么, F就是 F1 和 F2的合力;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就作出两共点力 F1和 F2 的合力 F 的图示,应与 F的图示等大同向; 3 试验器材方木板一块; 白纸; 弹簧秤 两只 ;橡皮条; 细绳套 两个 ;三角板; 刻度尺; 图钉 几个 ;细芯铅笔;4试验步骤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把方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 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固定点 A 在纸面外 名师归纳总结 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 结点到达某一第 5 页,共 16 页位置 o 如图 1133
17、所示 ; 位置 0 须处于纸面以内 用铅笔描下结点0 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从力的作用点 位置 o 沿着两条绳套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和 F: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就作出合力F 的图-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示;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o,登记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用刻度尺从;点按同样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这只弹簧秤的拉力 F的图示;比较力 F的图示与合力 F 的图示,看两者是否等长,同向;转变两个力 F1 和 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试验
18、两次;5留意事项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可拴一短细绳再连两细绳套,以三绳交点为结点,应使结点小些,以便精确地记录结点O的位置;要反复做几次使橡皮条拉不要用老化的橡皮条,检查方法是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伸到相同的长度看弹簧秤读数有无变化;A 点应选在靠近木板上边中点为宜,以使;点能确定在纸的上侧,结点 O的定位要力求精确,同一次试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结点位置 0 必需保持不变;弹簧秤在使用前应将其水平放置,然后检查、 校正零点; 将两弹簧秤相互钩着水平拉伸,挑选两只读数完全一样的弹簧秤使用;施加拉力时要沿弹簧秤轴线方向,并且使拉力平行于方木板;使用弹簧秤测力时,拉力适当地大一些;画力的图示时应
19、挑选适当的标度,尽量使图画得大一些,要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几何作图法作出平行四边形;特殊说明:1 试验采纳了等效的方法:试验中, 第一用两只弹簧秤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使细绳的结点延长至某一位置 O,再用一只弹簧秤拉橡皮条,并使其结点位置相同,以保证两只弹簧秤的拉力的共同作用成效跟原先一只弹簧秤的拉力的成效相同,如按平行四边形定就求出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跟其次次一只弹簧秤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完全相同,或者误差很小,这就验证了互成角度的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就的正确性;2 在做到两共点力 F1、F2与 F等效的前提下,精确做出 F1 和 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就做出其合力 F
20、的图示,以及 F的图示是本试验胜利的关键,为此,要求 F1、F2的大小方向, 须记录精确, 做图示时要挑选合适的标度,以使所做平行四边形尽量大,画平行四边形的平行线时,要用两只三角板或一只三角板和一把直尺,严格作图;3 试验误差的来源与分析名师归纳总结 本试验误差的主要来源除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外,仍显现读数误差、 作图误差; 因此,第 6 页,共 16 页读数时眼睛肯定要正视,要按有效数字正确读数和记录,两力的对边肯定要平行,两个分力F1、F2问夹角越大,用平行四边形作用得出的合力F 的误差F 就越大,所以,试验中不要把取得太大;本试验答应的误差范畴是:力的大小F5F,F与 F 的夹角7 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物理 力学 分析 专题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