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守法与法治社会建设.docx
《全民守法与法治社会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民守法与法治社会建设.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民守法与法治社会建设守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党的十二大、十五大、十七大报告中均有关于守法的相关论述,在这些论述中,“守法”问题是与加强“公民法制教育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民守法”的概念,并将“全民守法”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相并列,作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最重要的四项保障措施之一。“全民守法”将守法主体扩展到“全民”意义上,“守法”的前提不再只是与普法工作联系在一起,而且包含了法治文化的培养等内容。因此,应从更加全面和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全民守法”的意义,特别重要的是,要把“全民守法”与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唯其如此,
2、才能深刻领会“全民守法”所包含的各项守法要求,通过采取各种扎扎实实的制度措施,推进全民守法,为法治社会的建设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环境。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是法治精神真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制度保障。法治社会的形成依托全民守法的保障,全民守法确保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参与者、社会关系的所有领域都能够遵从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形成良好的遵守和服从规则的守法意识。坚持全民守法,就是要弘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反对各种破坏法治的特权现象,有效解决有法不依的法治难题,从整体上提升全民守法意识和水准,为建设法治中国和法治社会提供全民守法的有力保障。一、“人人守
3、法”是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现行宪法序言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宪法第五条第四款也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正式施行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宪法和法律是党和全体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遵守宪法和法律就是遵守和服从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全民守法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人民对自己制定的法律负责,人民必须认真遵守自己制定的法律。人人守法是全民守法的重要内涵。遵守宪法和法律是一切
4、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神圣法律义务。全民守法既是公民个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义务,也是对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提出的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整体性要求。二、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守法共产党员应当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严守党的纪律,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党的各级组织要认真执行的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服从国家宪法和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执政党要高度重视党规党法的科学性和体系化建设,要建立党规党法与国家宪法和法律之间的联动协调的统一实施机制。坚持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切实做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坚决扼制各种特权现象赖以生成的制度条件和土壤,对不遵守宪法和法律
5、的滥用权力、损害党和全体人民整体利益的各种特权和腐败现象,要在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对于故意违法的行为要始终保持高压的打击态势。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违法行为要敢于“揭盖子”,善于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抓住带头守法与带头违法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利用新闻媒介进行定期宣传和介绍,弘扬守法正气,打击违法邪气,守护遵守;宪法和法律的社会正 能量。对在中国境内违法犯罪逃逸国外的违法犯罪分子,特别是各种利用职权贪污国家和集体巨额财产、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领导干部和重大刑事犯罪嫌疑人,要采取各种有效的国际合作手段,及时引渡回国受审,不让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
6、外。三、不断完善公民行为准则,健全公民守法体系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和法律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依法办事就是依法维权。自觉履行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就是有效地保护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完善公共场所公民行为准则,健全公民守法体系。大力宣传模范守法公民的先进事迹,提倡见义勇为和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奉献精神和公民护法意识,鼓励守法者,惩处违法者,教育宪法和法律意识薄弱者,通过丰富和有效的普法形式,让宪法和法律进课堂、进社区让人民群众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全民守法的法治事业 中来。
7、建立公民守法信用档案体系,对自觉守法的公民赋予法律上更大的便利,对漠视宪法和法律权威、屡次三番违法者建立不良行为监控机制,通过社区、学校、医院、银行、航空公司、交通部门、社保部门、保险机构等建立相互协调、信息共享的个人诚信记录体系,健全守法义务与守法责任相统一的公民守法体系。加强中国公民海外旅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随意违反当地法律的不良信息记录制度建设,对屡次三番破坏所在国或地区法律,给中国公民守法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人采取出境前训诫或出境限制措施,维护中国公民在全球范围伪整体性守法的良好形象。四、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治章程建设,树立全民守法牢靠的社会根基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
8、治组织。应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治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出台和完善保障居民权利、明确基层群众日常相邻关系和相互往来法律关系的村规民约和居民自治章程,形成中国特色的“基层法治”,通过约束居民行为的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培养基层居民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守法观念和遵守与个人日常生产、生活具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的自治规则意识,让守法的要求渗透到公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完善人民群众从信仰基层法治、地方法治到国家法治的全民守法体系,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制度健全、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民 守法 法治 社会 建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