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收藏资料《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doc
《优质收藏资料《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收藏资料《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复习题库 一、安全生产1.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所谓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 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2. 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 危险物质 称为第一类危险源。3.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 约束或限制措施 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为第二类危险源。它包括 人 、 物 、 环境 三个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 人的失误 、 物的故障 和 环境因素 。4. 重大事故隐患是
2、指可能导致 重大人身伤亡 或者 重大经济损失 的事故隐患。1.阀门和法兰泄漏:原因阀门和法兰加工缺陷、被腐蚀、密封件失效或误操作;2.管道泄漏:原因接头加工缺陷、开裂、腐蚀;3.贮罐泄漏:原因材质缺陷、附件缺陷、腐蚀或局部加工不良;4.爆炸性贮罐泄放:原因材质缺陷、超温超压作业;5.钢瓶泄放:原因超标充装、超温使用或附件缺陷;5.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设备、设施或场所 本质的、固有的 物质能量的大小;后者则强调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 不安全状态 、人的 不安全行为 和管理上的 缺陷 。6. 临界量是指国家法律规定和相关条例中有关于特定条件下,某种危险物质所规定的数量,
3、若超过该数量,则容易引发重大工业事故。7. 事故的分类 (1)按照我国现行的事故归口管理分 道路交通事故(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火灾事故 (公安部消防局) 水上交通事故(交通部海事局) 铁路事故 (铁道部) 航空事故 (民航总局) 企业生产事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按事故严重程度分 轻伤事故:人员只有轻伤 重伤事故:只有重伤无死亡人数 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 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8. 化学危险物质的概念 化学危险物质是指具有 燃烧、爆炸、毒害、腐蚀 等性质,在生产、贮存、装卸、运输等过程中易造成 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的任何化学物质。9
4、. 化学危险物质的分类及特征第一类:爆炸品: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比如高氯酸。2)具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比如二亚硝基苯。 3)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1)易燃气体,如一氧化碳、甲烷等。 2)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3)有毒气体,如氯气、氨气等。第三类:易燃液体 此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分三项:第1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第2项: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 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61的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水易燃
5、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 按燃烧特性分三项:第1项:易燃固体,如红磷、硫磺等。 第2项:自燃物品,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第3项:遇水易燃物品,如金属钠、氢化钾等。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易引起性燃烧、爆炸。 按其组成分为2项 :第1项:氧化剂,如氯酸钾、高锰酸钾等。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甲乙酮等。第六类:毒害品,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 工业毒物按物理形态分为 气体 、 蒸汽 、 烟 、 雾 、 粉尘 等。毒性计算所用单位一般以化学物质引起实验动物某种毒性反应所需的剂量表示(如为吸入中毒,则用空气中该物质的浓度表示等)。(1) 绝对致死量或浓度
6、(LD100或LC100),即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2)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即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3)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或MLC),即全组染毒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4)最大耐受量或浓度(LD0或LC0),即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有三种:1)经 呼吸道 进入人体,2)经 皮肤 进入人体,3)经 消化道 进入人体。 简述防毒综合措施: 防毒综合措施包括 防毒技术措施 ; 防毒管理教育措施 和 个体防护措施 三个方面。其中防毒技术措施又包括:预防措施和净化回收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又包括采用呼吸防
7、护器如: a.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口罩b.隔离式防毒呼吸器等以加强呼吸道防护;利用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手套、口罩、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以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皮肤和粘膜的接触;防止有毒物质从消化道进入人体。第七类:放射性物质(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管理范畴)。第八类: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分三项:第1项: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 。 第2项: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硫氢化钙等 。 第3项:其他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 。 10. 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危险性 化工生产具有 易燃、易爆、易中毒 等特点,与其他行业相比,化工生产潜在的 不安全因素 更多
8、, 危险性、危害性 更大,因此对 安全生产 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1). 物料危险性大 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副产品、产品和废弃物大都也是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 2)工艺过程复杂 化学反应复杂:如氧化、还原、氢化、硝化、 水解、磺化、胺化等。 工艺复杂:涉及反应、输送、过滤、蒸发、冷凝、精馏、提纯、吸附、干燥、粉碎等多个化工单元操作。 3). 高温与高压(低温和真空) 氨合成的压力有的达到32Mpa; 高压聚乙烯生产压力为300Mpa; 乙烯生产工艺中裂解炉 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 乙烯深冷分离温度需降到零下167摄氏度 4)危险源集中 5)连续作业11. 化学
9、危险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 1)沸点:在101.3 kpa大气压下,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沸点越低,气化越快,越易达到爆炸极限。 2)闪点:在101.3 kpa大气压下,某液体表面上方释放出的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后,可闪燃5秒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越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 3)自燃点:某物质接触空气发生起火或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并且在此温度下无火源时,物质可继续燃烧,它取决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料的大小、形状和性状。 4)爆炸极限:某可燃性气体或蒸汽与 空气混合物 能着火或引燃爆炸的 浓度范围(体积分数) ,称为爆炸极限,最低浓度称为下限,最高浓度称为上限。 5)报警内容:1 事故时间、地点及
10、单位 2 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 3 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火灾);4 危险程度及有无人员伤亡;5 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12. 化学危险物质运输的安全规定 “三定”:定人、定车、定点 “三个环节”:发货、装货、提货 “三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路13. 化学危险物质事故的应急处理 1)紧急疏散;1)如泄漏物质有毒,发放个人防护用品;2)由专人引导护送,向上风方向转移; 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4)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或着火区。 2)现场急救: 1)将神智不清的人置于侧位,为呼吸困难者提供氧气,为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心脏 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 2)皮肤污染,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
11、,大量清水清洗眼、耳、鼻、口腔; 3)冻伤人员,应迅速复温(40-42水浸泡,轻柔按摩); 4)烧伤人员,用水冲洗降温,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创伤面; 5)口服有毒物质者,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或洗胃; 6) 现场处理后迅速送至医院。 14. 化学危险物质泄漏处理 1)爆炸物质:用水湿润,精心扫集搜到指定地点处置;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切断火源,关闭泄漏阀门,用水喷淋关阀人员,打开通风设备,必 要时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 3)易燃液体:切断火源,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将泄漏部位朝上,及时修理,泄漏物用沙土混 合,扫集后送空旷处掩埋。 4)易燃固体: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湿沙土混合,扫集后送空旷处掩埋。
12、 5)自燃物质: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湿沙土混合,扫集后送空旷处掩埋或自燃烧掉,或稀释 放入废水系统。 6)遇湿燃烧物: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用干燥沙土覆盖,扫集后送空旷处掩埋,或稀释放入废 水系统。 7)氧化剂:穿戴全身防护用具,用沙土混合,扫集后送空旷处掩埋。 8)有毒物质:切断一切火源,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沙土混合,扫集后送空旷处深埋。 9)腐蚀性物质: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对酸性物质用碳酸钠中和,并用大量水冲洗;对碱性物 质,用水冲洗或沙土吸收送空旷处掩埋。 10)放射性物质:立即通知公共卫生部门和公安局。. 防火防爆技术 相关概念 15. 燃烧三特征 发光 、 发热 、 生成新物质 。
13、 16. 燃烧三要素 1) 有可燃物存在 ;2) 有助燃物存在 ;3) 有点火源存在 。 可燃物质 可燃物质是指在火源作用下能 被点燃 ,并且当 点火源移去后 能继续燃烧直至 燃尽 的物质; 助燃物质 凡是具有较强的 氧化能力 ,能与可燃物质发生 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 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 点火源 凡那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 能源 均可称之为点火源。常见的点火源有 明火 、 电火花 、 炽热物体 等。 17. 燃烧过程: 18. 燃烧类型:根据燃烧的起因不同,燃烧可分为 闪燃 、 着火 和 自燃 三类。 闪燃和闪点 可燃液体的 蒸气(包括可升华固体的蒸气)与 空气 混合后遇到明火而引起 瞬间(延续时
14、间少于5s)燃烧,称为闪燃。液体那发生闪燃的 最低温度 ,称为该液体的闪点。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可燃液体的闪点 越低 ,越易着火,火灾的 危险性 越大。 着火与燃点 可燃物质在有 足够助燃物(如充足的空气、氧气)的情况下,有 点火源作用 引起的燃烧现象,称为着火。可燃物发生 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称为燃点或着火点。燃点 越低 ,越 容易 着火。 自燃和自燃点 自燃物质 受热升温而不需明火作用 就能 自行着火燃烧 的现象,称为自燃。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 最低温度 称为自燃点。自燃点 越低 ,则 火灾危险性 越大。19. 爆炸的定义: 爆炸是一种急剧的 物理或化学 变化,能在瞬间放出大量 能量 ,同
15、时产生 巨大声响 的现象。 20. 爆炸的实质:压力的 急剧上升 ,产生 爆炸声 和 冲击波 ,结果造成 设备或建筑物损坏 。 21. 爆炸的分类 根据起爆原因分类,爆炸分为 物理性爆炸 和 化学性爆炸 两类。 1)物理性爆炸:由于物质因 状态或压力 突然 变 化 而引起的爆炸现象。如锅炉爆炸。 2)化学性爆炸:由于物质发生 剧烈的化学反应 ,产生 高 温 、 高 压 而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性爆炸。分为: A.简单分解爆炸? B.复杂分解爆炸? C. 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22. 爆炸极限:某可燃性 气体或蒸汽 与 空 气 的混合物能着火而引燃爆炸的 浓 度 范围(体 积分数), 最低浓度 称为
16、下限, 最高浓度 称为上限。 A. 浓度低于下限时,空气的 冷却作用 阻止的火焰蔓延;B. 浓度高于上限时, 氧气不足 ,火焰不能 蔓 延 ;C.爆炸下限 越 低 ,爆炸范围 越 宽 , 危险性 越大。 23. 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A 温度:温度 越 高 ,爆炸极限范围 越 大 ; B 压力:压力 越 高 ,爆炸极限范围 越 大 ; C 惰性介质及杂物:此类物质的加入可缩小爆炸极限范围; D 容器尺寸:直径越小,爆炸极限范围越小; E 氧含量: 氧含量 越大,爆炸极限范围 越 大 ; F 点火源:能量、热表面积、时间越大(长),爆炸危险性越大; 24. 粉尘爆炸:粉尘在 空 气 中达到一定
17、浓 度 ,遇 明 火 会发生爆炸,这是粉尘粒表面和 氧作用的结果。 25. 粉尘爆炸实质:气体爆炸,能量来自于热辐射。 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物化性质:燃烧热、氧化速度、挥发性、易带静电性;颗料大小:粗细、干燥程度;悬浮性: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浓度:g/m3, 26. 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 1.为保证安全生产,化工企业需要严格控制哪些工艺参数? 答:化工生产工程中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温度、压力、流量及物料配比等。 2.温度控制的措施有哪些? 答:温度控制的措施包括:1)根据化学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效应,利用热交换装置向反应系统中 加入或除去一定的热量以保证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2)采用适当的搅拌方式、搅
18、拌速度以加强反 应热量的传递使物料温度均匀防止局部过热;3)正确选择传热介质等。 3.投料控制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投料控制主要是指对投料速度、配比、顺序、原料纯度以及投料量的控制。 4.溢料和泄漏是一回事吗?如何加以控制? 答:溢料是指反应器中气泡大量溢出,同时带走大量物料的现象,它与反应物料的构成、反应 温度、投料速度以及消泡剂用量、质量有关。是由化工生产中投料速度过快或加热速度过快而造成 的。泄漏是指由于设备损坏、人为操作错误和反应失控等原因造成物料外泄的现象。 为防止溢料和泄漏事故发生,必须在工艺指标、设备结构形式、工艺操作规程等方面采取相应 的措施,加以控制。 5.自动控制和安全保
19、护装置是一回事吗?分别起何作用? 答:自动控制是指由程序控制器按照生产控制的要求按一定时间间隔发出信号使一组设备机构做周期性动作,对连续变化的工艺参数进行自动调节。 安全保护装置是指在化工生产中出现危险状态时能自动消除不正常状况或对危险状况发出信号以提醒操作者及时采取参措施以消除隐患的一类装置。包括信号报警装置(不能自动排除故障)和保险装置,如安全阀、防爆片等压力容器附件。(能自动消除不正常状况) 27. 化学危险物质包装的安全要求 1.包装容器种类和材质的要求 2.包装容器的强度要求 3.包装和容器的封口要求(蜡封或油封) 4.包装内外衬垫的要求 5.包装规格和标志的要求(GB19085危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 优质 收藏 资料 安全生产 清洁 生产 复习 题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