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选择填空题及答案.doc





《北京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选择填空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选择填空题及答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考点笔记-选择填空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1.填:教育心理学是研究 中, 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简)填:教育心理学是研究 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填:加涅提出的八阶段学习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 ,最后一个阶段是 。3.填: 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基础并付诸实施的教育家; 提倡教育过程心理化。4.填: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时间是 年(或选:19世纪初/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 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5.填: 的代表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6.填:布鲁纳总结的教育心理学成果包括: 、 、 和 。7.填:我国出版的第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是在1
2、908年由 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8.填: 年, 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还有一个专家是 也编写了教育心理学教科书。9.选: 原则是指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避免对被试身心发展产生伤害。10.填:观察从时间上可分为 和 ;从观察的内容上可分为 和 ;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分为 和 ;根据观察的对象可分为 和 。11.填:实验法可分为 和 。12.填:调查法包括 和 等。13.选: 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14.填:行动研究法的四个环节分别是 、 、 和 。第一章 答案1.学校教育情景 学与教 (简)学与教2.动机阶段 反馈阶段3.赫尔巴特 裴斯泰洛奇4
3、.1903 桑代克5.弗洛伊德6.主动性 反思性 合作性 社会文化7.房东岳8.1924 廖世承 潘菽9.教育性10.长期观察 定期观察 全面观察 重点观察 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 客观观察 主观观察11.实验室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12.谈话法 问卷法13.行动研究法14.计划 行动 观察 反思第二章 中小学心理发展与教育1.填: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 、 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填/简: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 、 、 。3.填: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 。4.填: 和 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5.填:提出关键期理论的是奥地利生态
4、学家 。6.填: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是 的、 的,而不是随时间平缓的发展。7.填:图式是心理活动的 或 ,是认知结构的 和 ,是认识事物的整体结构。8.填: 是指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人主体的动作。9.填: 就是个体改变人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10.填: 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也就是认识上的适应。11.选: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是 、 、 、 。12.选:前运算阶段的特点 、 、 。13.选: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 、 、 、 。14.选:形式运算阶段的特点 、 、 。15.选: 阶段表现是,规则意识强;想法和行为一致;刻板遵守不敢改变规则。16.填:提出最近发展
5、区理论的是 ,教育含义是不能过难过易。17.填: 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又称个性。18.选/填: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 、 和 3部分组成,三部分对应的原则是 、 和 。19.填: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 、 、 、 和 5个阶段。(了解)20.选:埃里克森提出的学说是 ,其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 个阶段,其中 期的特征是基本的信任感与基本的不信任感, 期的特征是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期的特征是主动感对内疚感,* 期的特征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期的特征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期的特征是亲密感对孤独感, 期的特征是繁殖感对停滞感
6、, 期的特征是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21.填: 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22.填: 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23.选: 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的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风格是 。24.选:提出场依存与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是 ;提出冲动型与沉思型认知方式的人 ;提出辐合型和发散型认知方式的人是 ;提出立法型、执法型与司法型认知方式的人是 。25.填:瑞德将学习风格分为 、 、 、 、 5种。26.填:席尔瓦和汉森将学习风格分为 、 、 、 4种。27.填:智力是个体以 为核心的心理活动最一般的综合能力。28.填:多元智能理论由 提出。29.填: 是人格的核心。30
7、.填: 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按照对事物的反应方式可分为 和 ;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可分为 和 。31.填:荣格将性格类型分为 和 两种类型。(特点要理解)32.填: 是实施特殊教育的指导原则。33.选:智力超常vs智力落后(低常)理解含义。第二章 答案1.出生 成熟2.连贯性与阶段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3.适应性4.成熟 学习5.劳伦兹6.突发 跳跃7.框架 组织结构 起点 核心8.同化9.顺应10.平衡11.(+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 区分主体与客体 智力先于语言发生 客体永久性12.表象性思维 思维的单向性 自我中心13.多向思维 思
8、维的可逆性 去自我中心 具体逻辑推理 (+具有抽象概念)14.认识命题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的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15.具体运算阶段16.维果斯基17.人格18.本我 自我 超我 快乐原则 现实原则 道德原则19.口腔期 肛门期 性器期 潜伏期 生殖期20.人格发展学说 婴儿期 儿童早期 学前期 学龄期 青年期 成年早期 成年中期 成年晚期21.自我意识22.认知方式/认知风格23.场独立性24.威特金 杰罗姆.凯根 吉尔福特 斯腾博格25.视觉型 听觉型 动觉型 小组型 个人型26.掌握型 人际型 理解型 自我表达型27.抽象逻辑思维能力28.加德纳29.性格30
9、.性格类型 外倾型 内倾型 独立型 顺从型31.外倾型 内倾型32.个性化教学33.智力水平明显高于/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1.填:联结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和理论分别是 的 理论, 的 理论和 的 理论,该学派认为一切学习都是 的过程。2.填:条件作用的 ,是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3.填: 是指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多次重复出现,但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使条件刺激失去信号意义的过程。4.填:刺激的 指在条件反应建立初期,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能够诱发条件反应。5.填:刺激的 指只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
10、反应,而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不予反应。6.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刺激 的作用。7.填:练习律是由 和 组成。8.填:斯金纳将不同的行为分为两类 和 。9.填:斯金纳认为,凡是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者反应发生可能性的手段,称为 ,可以分为 和 两种。10.填: 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呈现一个愉快的刺激,使同类反应再次发生的概率增加。11.填: 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消除某种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从而使同类行为在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12.填:行为之后的结果使反应发生的概率或者反应发生可能性降低,就是 。13.填: 是指通过消除正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种行为发生的可能
11、性。14.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和理论分别是 的 理论, 的 理论和 的 理论。15.选:格式塔心理学派最具影响的经典实验是 。16.填:苛勒关于学习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学习是通过 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 。 17.填:托尔曼关于学习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存在,只不过未表现出来,称之为 ;学习是 ,而不是习惯的形成。18.填: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形成知识结构。19.填: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 、 和 三个过程。20.填:奥苏伯尔把学习分为 和 。21.填:奥苏伯尔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守 原则和 原则。22.填:奥苏伯尔的教学策略是 。23.填: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2、的建构取向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和 。24.填: 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25.填: 是个体建构主义的观点在具体教学中的运用。26.填: 认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是通过参与到某个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中,来构建有关知识。27.填: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包括: 、 和 三种。第三章 答案1.巴甫洛夫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桑代克 尝试错误说(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化理论) 刺激与反应联结的过程2.获得3.消退4.泛化5.分化6.泛化7.使用律 失用律8.应答性行为 操作性行为9.强化 正强
13、化 负强化10.正强化11.负强化12.惩罚13.消退/无强化14.苛勒 完形顿悟说 托尔曼 符号学习理论 布鲁纳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15.苛勒的顿悟实验研究16.顿悟 构造完形17.潜伏学习 期待的获得18.主动地19.获得 转化 评价20.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21. 渐进分化 综合贯通22. “先行组织者”23.个体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24.个体建构主义25.探究式学习26.社会建构主义27.认知学徒式 支架式 情境式第四章 学习动机1.填:动机的功能包括: 功能, 功能, 功能。2.填: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主要包括 和 。3.填: 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缺乏、不平衡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14、。4.填: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到达目标的 。5.填: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 和 。6.填: 是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7.填: 是个体因自己对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8.填: 一个人为了保持他人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需要。9.填:强化理论是由 心理学派的理论家提出的。10.填:从强化物的性质上,可将强化分为 和 。11.填: 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12.填:班杜拉将强化分为 , 和 。13.填:成就动机最初由 和 提出。14.填:成就动机由两种有相反倾向的部分组成,一种称之为 ,另一种称之
15、为 。15.填:成败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16.填:成败归因理论分为三个维度 , 和 。17.填:成败归因理论的四个因素 , , 和 。18.填:自我效能感由 提出,是指 。19.填: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 与 的影响。20.填: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行为的结果因素即 ,包含 、 和 ;行为的先行因素即 ,包括 和 。21.填:在课堂上,学生们常常有两类主要的目标:以所学内容为定向的 和以成绩定向的 。22.选: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23.选:耶克斯多得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第四章 答案1.激活 指向 强化2.学习需要 学习期待3.学习需要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教师资格 考试 教育 心理学 重点 选择 填空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