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设计.doc





《基于单片机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设计.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单片机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设计学生:xxx指导教师:xxxxxxxxx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摘 要:基于单片机的基本理论,本文设计了一种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软硬件的设计调试,实现步进电机能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开关加减速控制,使控制系统以最短的时间到达控制终点,而又不发生失步的现象;同时它能准确地控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启动和停止。硬件是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主要包括:开关输入电路、液晶显示电路、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等。软件部分采用C语言编程,主要包括液晶显示程序、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即快慢程序等。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设计系统的实用性能。关键词: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调速;单片机The d
2、esign of motor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CMStudent:Zhou TianhangSupervisor:Liu Yunxia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 The basic theory based on SCM. this paper designs a kind of stepping motor control system. The system goes through the design of
3、 software and hardware. Realize the stepper motor can switch the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given parameters which makes the control system in the shortest time to finish and not out of step.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control the reversing the stepper motor accurately, sta
4、rt and stop. The hardware control circuit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mainly. Include: switch input circuit, LCD displaying circuit, stepper motor drive circuit. The software is programmed by C language. Include: LCD display program and the stepper motor speed program .The practical performa
5、nce of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is validated by simulation.Key words: Stepping motor control system; speed control; Single-chip Computer1 绪论1.1 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由于步进电机不需要位置传感器或速度传感器就可以实现定位,即使在开环状态下它的控制效果也是令人非常满意的,这有利于装置或设备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因此步进电机在电脑外围设备、数控机床和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一个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而言,总希望它能以最短的时间到达控制终点。因此要求
6、步进电机的速度尽可能地快,但如果速度太快,则可能发生失步。此外,一般步进电机对空载最高启动频率都是有所限制的。当步进电机带负载时,它的启动频率要低于最高空载启动频率。根据步进电机的矩频特性可知,启动频率越高,启动转矩越小,带负载的能力越差。当步进电机启动后,进入稳态时的工作频率又远大于启动频率。由此可见,一个静止的步进电机不可能一下子稳定到较高的工作频率,必须在启动时有一个加速的过程。从高速运行到停止也应该有一个减速的过程,防止步进电机因为系统惯性的原因,而发生冲过终点的现象。为此本文以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实现步进电机的自动加减速控制,使系统以最短的时间到达控制终点,而又不发生失步的现象。因为
7、步进电机的转速正比于控制脉冲的频率,所以调节步进电机的转速,实质上是调节单片机输出的脉冲频率1-3。由于步进电机的运动特性受电压波动和负载变化的影响小,方向和转角控制简单,并且步进电机能直接接收数字量的控制,非常适合采用微机进行控制。步进电机工作时,失步或者过冲都会直接影响其控制精度。研究步进电机的加减速控制,可以提高步进电机的响应速度、平稳性和定位精度等性能,从而决定了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综合性能。1.2 步进电机的发展状况步进电机的机理是电磁铁作用,其原始模型起源于1830年至1860年间。1870年前后开始以控制为目的的尝试,应用于氩弧灯的电极输送机构中。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步进电机本
8、体方面随着永磁材料的发展,各种实用性步进电机应运而生,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则推进了步进电机在众多领域的应用。我国步进电机的研究及制造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后期,主要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研究一些装置而使用从而开发少量产品。70年代初期,步进电机的生产和研究有所突破。70年代中期至80年年代中期为成品发展阶段,新品种高性能电机陆续被开发。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对步进电机精确模型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各种混合式步进电机及驱动器作为产品广泛利用4。1.3 论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查阅文献对步进电机的各种运行方式进行研究,深入了解各种运行方式的特点和对步进电机控制性能的影响。考虑到电
9、动机有各种转动方式与转速大小的控制,设计符合逻辑的开关控制方式。该部分主要介绍控制步进电机系统各个部分所使用的各种硬件,并且相对所选用的硬件设计其相对应的数学逻辑关系。根据步进电机的原理和控制特点,对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进行分析和设计。用Keil软件进行编程和调试,并且在Proteus环境下进行系统仿真。本设计第一章介绍了系统的设计目的、意义及发展,第二章是系统的硬件设计,第三章是系统的软件设计,第四章是设计系统的仿真分析,第五章是结束语。2 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步进电机的介绍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步进电机件。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
10、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到达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到达调速的目的5。2.2 液晶显示器的介绍2.2.1 液晶显示器的概述液晶显示器,或称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其本领是不发光的,是通过借助外界的光线照射液晶材料而实现显示的被动显示器件。其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如:按电光效应分类,按显示内容分类,按采光方式分类。2.2.2 液晶显示器的特点液晶显示材料的优点:无闪烁、驱动电压低、成本低廉、可靠性高、彩色显示、显示信息量大、生产
11、过程自动化、功耗微小、对人体无危害、可以制成各种规格和类型的液晶显示器等。用液晶材料制成的电脑终端和电视可以大幅度减小体积等。液晶显示技术对显示显像产品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微电子技术和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6。2.2.3 液晶显示器的发展1850年普鲁士医生鲁道夫菲尔绍Rudolf Virchow等人就发现神经纤维的萃取物中含有一种不寻常的物质。1877年德国物理学家奥托雷曼Otto Lehmann运用偏光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了液晶化的现象。1883年3月14日植物生理学家斐德烈莱尼泽Friedrich Reinitzer观察到胆固醇苯甲酸酯在热熔时有两个熔点。1888年莱尼泽反复确定他的发现后
12、,向德国物理学家雷曼请教。当时雷曼建造了一座具有加热功能的显微镜去探讨液晶降温结晶之过程,而从那时开始,雷曼的精力完全集中在该类物质。1888年出版分子物理学,这是对这段时间他在材料物理领域知识的总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书中首次提出了显微镜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晶体显微镜和用它所作的观察。20世纪化学家伏兰德D. Vorlander的努力由聚集经验使他能预测哪一类的化合物最可能呈现液晶特性,然后合成取得该等化合物质,于是雷曼关于液晶的理论被证明。1922年法国人弗里德G. Friedel仔细分析当时已知的液晶,把他们分为三类:向列型nematic、层列型smectic、胆固醇cholester
13、ic。1930-1960年在之后,液晶研究暂时进入低谷,也有人说,1930-1960年期间是液晶研究的空白期。究其原因,大概是由于当时没有发现液晶的实际应用。但是,在此期间,半导体电子工业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使液晶能在显示器中的应用,透明电极的图形化以及液晶与半导体电路一体化的微细加工技术必不可缺。随着半导体工业的进步,这些技术已趋向成熟。20世纪40年代开发出矽半导体,利用传导电子的n型半导体和传导电洞的p型半导体构成pn介面pnjunction,发明了二极管和晶体管。在此之前,在电路中为实现从交流到直流的整流功能,要采用二极管,而要实现放大功能,要采用电子管。这些大而笨重的元件完全可以由
14、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管代替,不需要向真空中发射电子,仅在固体特别是极薄的膜层中,即可实现整流、放大功能,从而使电子回路实现了小型化。 接着,藉由光加工技术实现了包括二极管、晶体管在内的电子回路图形的薄膜化、超微细化。这种技术简称为微影photolithography。20世纪60年代,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实现了进一步的小型化。上述技术的进步,对于在液晶显示装置display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材料科学和材料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新型显示模式和驱动技术的开发,液晶显示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integra
15、ted circuit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实现了进一步的小型化。1968年任职美国RCA公司的发表采用DSdynamic scattering,动态散射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此之后,美国企业最早开始了数字式液晶手表实用化的尝试7。3 基于AT89C51的步进电机转动方式的总体设计3.1 系统设计的原理及组成3.1.1 系统设计的工作原理本设计使用4个开关分别控制步进电机的开启、关闭,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和步进电机的转速。1号开关控制其启动,当按下1号开关时,电动机开始转动;2号开关控制其转速快慢,没有按下开关是默认是慢速转动,当按下2号开关时电动机开始快速转动;3号开关控制电机正反转,没有按下开关
16、时默认是正转,按下3号开关时电动机反向转动;4号开关控制使电动机停止转动。所有的动作都会显示在LED的显示屏幕上。分别是:Reverse slow正向慢转,Reverse fast正向快转,Positive slow反向慢转,Positive fast反向快转。3.1.2 系统的组成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以AT89C51单片机控制为核心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系统主要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方面来进行设计与研究。硬件部分主要从控制电路,输入电路及输出电路三方面进行设计,软件部分主要用C语言进行编程以实现设计要求。系统的总体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复位电路串行通信按键输入电路晶振电路主控电路显示器输出电路
17、电机输出电路图1 系统设计框图3.2 系统的硬件设计系统设计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输入开关电路、步进电机及液晶显示器四大部分。3.2.1 单片机控制模块的设计单片机控制模块即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复位、晶振、串行通信电路、电源。3.2.1.1 AT89C51单片机的介绍控制系统的核心元件是单片机,本设计采用的单片机芯片是AT89C51,它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片内含4k字节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128 字节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
18、脚相兼容。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闪存存储单元,具有1000次擦写周期,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32个可编程I/O口线,2个16位定时/计数器,6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UART通道,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全静态操作范围是0Hz24MHz,功能强大的AT89C51单片机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可为您提供许多高性价比的应用场合,可灵活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8-10。AT89C51芯片总共有40个引脚,各引脚图如图2所示。图2 单片机引脚图各管脚说明如下:VCC:供电电压。GND:接地。P0口: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口。P1口:8位,准双向I/O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P2口:8位,准双向I
19、/O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P3口:8位,准双向I/O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P3口的第二功能,如表1所示:表1 P3口引脚的第二功能端口引脚第二功能RXDTXDINT0INT1T0T1WRRDP3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RST:复位引脚,高电平有效。ALE/PROG:低8位地址锁存允许信号端。PSEN:读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端。EA/VPP:外部程序存储器访问允许控制端。XTAL1: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时钟发生器电路的输入端。XTAL2:片内震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11-13。3.2.1.2 晶振电路晶振电路由两个22pF的电容和一个11.0592MHz的晶振组成。电路
20、图如图3所示,其中XTAL1和XTAL2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图3 晶振电路图3.2.1.3 复位电路复位电路有两种复位方式,即手动复位和上电复位,采用的是高电平复位,由一个按键、一个10K的电阻、一个1K的电阻和一个10uF的电容组成。电路图如图4所示。图4 复位电路图3.2.1.4 串行通信电路串行通信电路MAX232芯片组成,MAX232芯片采用的是美信公司生产的芯片,符合所有的RS-232C技术标准,只需要单一+5V电源供电,片载电荷泵具有升压、电压极性反转能力,能够产生+10V和-10V电压V+、V-,功耗低,典型供电电流5mA,内部集成2个RS-232C驱动器,高集成度,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单片机 电动机 反转 控制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