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辛弃疾词三首练习含解析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doc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辛弃疾词三首练习含解析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辛弃疾词三首练习含解析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辛弃疾词三首一、积累运用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A玉簪(zn)阑干(ln) 凤箫(xio)妩媚(w)B浊醪(lo) 庶几(sh) 援例(yun) 遥岑(cn)C螺髻(j) 堪脍(hu) 揾英雄泪(wn) 鲈鱼(l)D搔首(so) 沉酣(hn) 阑珊(shn) 蓦然(m)解析:选D。A项,“妩应读w。B项,“庶应读sh。C项,“脍应读kui。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宝马雕车秋风潇瑟千里清秋风调雨顺B老生长谈 献愁供恨 束之高阁 断鸿声里C笑语盈盈 完璧归赵 红巾翠袖 落日楼头D蛾儿雪柳 竟来相娱 交游零落 述而不作解析:选C。A项,潇萧。B项,长常。D项,竟竞
2、。3以下词语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遥岑远目岑:小而高的山B阑干拍遍 遍:一遍C灯火阑珊 阑珊:零落稀D交游零落 零:稀少解析:选B。遍:普遍,全。4以下各句朗读节奏正确的一句是()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B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D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解析:选C。A.水随/天去;B.树/犹如此;D.不见/吾狂耳。5填空。(1)?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一词中“_,_,_几句与“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蕴含着相似的情感。(2)?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一词中“_,_,_几句抒发了自己不能
3、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时光的感慨。(3)?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一词中化用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之意的句子为:_,_、_。(4)?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一词中词人感慨知音稀少的诗句为:_,_。答案:(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2)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3)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4)知我者二三子二、阅读鉴赏(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4、。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6“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答:答案:词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词人北望层层叠叠的群山,有的像美人头上的玉簪,有的像螺型的发髻,从而想到处在水深炽热之中的中原人民,想到大好河山没有收复,心情逐渐沉重。远处的群山仿佛带着愁和恨一样一一映入眼帘。在这里,外表上是写景,实那么是借景抒情,情和景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到达难以分割的境界。远处群山越美,引起的怨恨越深。本来是因想到人民和国土沦丧而发愁,却偏说山向人献愁供恨,这种移情及物的拟人手法,使要表达的感
5、情更加深刻。7作者为何自称“江南游子?答:答案:自喻为“江南游子,说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南归,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可是南宋统治集团根本无意北上收复失地,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8词中的元夕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答案: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舞龙,万人空巷,美女云集,摇曳多姿,热
6、闹非凡。作者写喧闹的灯火场景,正是为了反衬“那人的形象。越写灯炽热闹,越见那人的孤高性格。对灯火的描写,起到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9“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的“那人的形象特点是什么?答:答案:“那人是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她不随波逐流,不图热闹,独立自主,自尊自爱,有自己的追求,卓然于世,独芳自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贺 新 郎 辛弃疾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
7、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10“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作简要分析。答:答案: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这句话是说人与青山互观互赏,互猜互解。词人既然在人世找不到知音,就寄望于青山能洞悉自己的心事,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这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来逃避现实的做法。寄情山水,聊以慰藉自己的不得志。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汅的高洁之志。11分析“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中“
8、空字和“笑字的含义。答:答案:“空言其一生都白白地过去了。既然大半生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如今年老体衰,再言愁还有什么用呢?面对人间万事万物只好付之一笑。所以这一“笑字隐含着词人无尽的悲愤和无限的苍凉。(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3题。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12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表达。答: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
9、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黄昏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13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答:答案:运用了对照(或比照)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那么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声 声 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辛弃疾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
10、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千古怀嵩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注】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时年33岁,知滁州任上。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结识的朋友。长淮:淮河为当时宋金的交界线。怀嵩:怀嵩楼,唐李德裕贬滁州,作此楼,取怀嵩洛之意,后终回故土嵩山。楚尾吴头:滁州为古代楚吴交界之地,故称。华胥梦:?列子黄帝篇?: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那里国无君长,民无贪欲,一切安然自得。14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上片前五句以来往行人的口吻,描述了奠枕楼拔地而起、高耸
11、入云的气势。B登楼远眺,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C道旁巡卒不断,路上车水马龙,一派安定繁荣景象,让词人无法抑制喜悦的心情。D这首词豪放雄伟,层次清楚,步步深入,表现出词人胸怀天下的情怀。解析:选B。B项,“神州东南和西北都呈现出祥瑞之气,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安定的赞美错。15这首词“抒情赋志,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答案:这首词豪放雄伟,情感起伏跌宕,表现出词人胸怀天下的情怀。欣慰之情。今年太平万里,金兵没有来侵扰,老百姓获得了一个安定丰收的好年景。悲哀之情。西北神州,依然沦落敌手,国家南北分裂,中原沦落,自己故土难回,悲哀忧伤。喜悦(自信)之情。看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高中语文 第四 单元 南宋 乱世 词心辛弃疾词三首 练习 解析 鲁人版 选修 唐诗宋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