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古诗词三首教案新人教版.doc
《2022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古诗词三首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古诗词三首教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古诗词三首【教学内容】教科书P89内容。【教学目标】1.会写3个字,正确读写有关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介绍作者及建德江。二、教授新课1.出示学习要求:(出示图片)(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2)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2.出示古诗内容:(出示图片)(1)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欣赏边理解诗意。(2)个体感知: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可小组内交流。(3)说一说:你
2、认为你理解了哪句,说出来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如果有不理解的诗句,教师相机点拨)(4)比一比:谁来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一首诗的意思。(小组比赛)(5)问一问:客人的“愁绪”有哪些?后两句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7)背一背:比比谁背得快。三、复习巩固对照图片,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来描述古诗内容。(先写后说)四、古诗欣赏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五、课后作业背诵古诗。【板书设计】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第2课时一、激趣导入1.杭州西湖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最让文人们扬眉吐气
3、的便是那长长的苏堤。知道它是在谁的带领下建造而成的吗?(北宋大诗人苏轼在杭州做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封泥构造而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苏轼,便给这长堤命名为苏堤。)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苏轼的诗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读读这长长的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写诗的时间是在六月二十七日,农历的盛夏;地点是在望湖楼;醉是诗人写诗的状态,说明诗人喝了些小酒而做的诗)你连起来说一说。3对于苏轼,你了解多少?(简介苏轼)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古诗,去品读,去吟诵,去感受作者写诗的情怀。二、民主导学(一)任务一:自由朗读古诗,小组内交流诗句的意思;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西湖雨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品读古
4、诗。同学们小组交流讨论得热火朝天,哪个小组愿意为我们展示,做一个精彩的开头。预设一: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1) 黑云和打翻的墨水,白雨和跳动的珍珠有什么关系?(像。)(2) 作者是通过什么把他们联系到一起的?(观察和想象。)(3) 想象画面,理解跳珠。(是雨点落在船上,又被弹起才形成跳珠。)这是一场怎样的雨?(滂沱大雨,瓢泼大雨,倾盆大雨。)这一团滚滚而来的黑云和一阵歘歘而下的白雨形成了色彩美;打翻的墨汁和跳动的珍珠形成动态美。(4) 短短时间,黑云翻墨,白雨跳珠,苏轼看到了 ;短短时间,雷声轰鸣,大雨滂沱,苏轼听到了 ;短短时间,深深笔尖,有感而发,苏轼写下了。(5)在这两句诗中,诗人巧妙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古诗词 教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