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2ATP与细胞呼吸精讲含.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2ATP与细胞呼吸精讲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2ATP与细胞呼吸精讲含.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节ATP与细胞呼吸 1.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细胞呼吸()。3.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知识点一 ATP的结构与功能 1ATP的结构(1)图中各部分名称:A腺嘌呤,腺苷,一磷酸腺苷,ADP,ATP,普通化学键,高能磷酸键。(2)ATP与RNA的关系: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3)结构特点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断裂,释放出能量,ATP就转化为ADP,ADP也可以接受能量而重新形成ATP。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多达30.54 kJ/mol,所以说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项目ATP
2、的合成ATP的水解反应式ADPPi能量ATPH2OATPH2OADPPi能量所需酶ATP合成酶ATP水解酶能量来源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呼吸)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能量去路储存于高能磷酸键中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生物体的需能部位3.ATP的功能与动、植物细胞代谢(1)植物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形成ATP,而动物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呼吸形成ATP。(2)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主动运输、发光发电、肌肉收缩、物质合成、大脑思考等。知识点二 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和过程 1概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
3、量并生成ATP的过程。2有氧呼吸(1)概念: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2)过程(3)有氧呼吸总反应式。(4)放能: 1 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中有1 161 kJ左右的能量转移至ATP中,其余能量则以热能形式散失。(5)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逐步释放的;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3无氧呼吸(1)场所:全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2)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丙酮酸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酒精发酵丙酮酸酒精CO2实例:植物、酵母菌等乳酸发酵丙酮酸乳酸实
4、例:高等动物、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乳酸菌等 (3)放能:1 mol葡萄糖释放196.65 kJ(生成乳酸)或225.94 kJ(生成酒精)的能量,其中均有61.08 kJ左右转移至ATP中。【对比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图解4.细胞呼吸中H和ATP的来源与去向项目来源去向H有氧呼吸:C6H12O6和H2O;无氧呼吸:C6H12O6有氧呼吸:与O2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还原丙酮酸ATP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用于几乎各项生命活动(除光合作用的暗反应)5.细胞呼吸过程中有关物质参与的阶段及场所总结(1)水:生成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以反应
5、物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中不存在水的生成与消耗。(2)二氧化碳: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产生,或者在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细胞质基质中产生。动植物体内均可产生二氧化碳。(3)酒精或乳酸:在无氧呼吸的第二个阶段、细胞质基质中产生。(4)葡萄糖:只以反应物的形式参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为细胞质基质。(5)丙酮酸:作为中间产物,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场所为细胞质基质;以反应物形式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前者场所为线粒体基质,后者场所为细胞质基质。(6)氧气:只以反应物的形式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6细胞呼
6、吸中能量的释放与去向知识点三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其应用1温度(1)原理:细胞呼吸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呼吸速率。(2)曲线模型(如下图)(3)应用2O2浓度(1)原理:O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2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制作用。(2)曲线模型(如下图)O2浓度低时,无氧呼吸占优势。随着O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当O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着O2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强(受呼吸酶数量等因素的影响)。(3)应用选用透气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抑制破伤风杆菌等厌氧细菌的无氧呼吸。作物栽培中的中耕松土,保证根的正常细胞呼吸。提倡慢跑,防止肌细胞无氧呼吸
7、产生乳酸。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3CO2浓度(1)原理:CO2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积累过多会抑制(填“促进”或“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2)曲线模型(如图)(3)应用:在蔬菜和水果保鲜中,增加CO2浓度可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4含水量(1)原理:水作为有氧呼吸的原料和环境因素影响细胞呼吸的速率。(2)特点: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如图)。(3)应用 知识点四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2)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3)检测酒
8、精的产生:自A、B中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 溶有0.1 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3实验现象条件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出现变化的时间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甲组(有氧)变混浊/快无变化乙组(无氧)变混浊/慢出现灰绿色4.实验结论(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2)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2多而快,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归纳总结】(1)实验装置甲组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甲、乙两组为对比实验,设置的是有氧、无氧条件。(2)无关变量控制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
9、,以保证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考点一 ATP的结构和特点分析【典例1】(2019天津卷2)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A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 D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答案】B【解析】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形成麦芽糖,不消耗能量,A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在幼嫩组织中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需要ATP提供能量,B正确;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
10、,需要光能,不需要ATP功能,C错误;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变成乳酸,不需要ATP供能,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变式1】(2018浙江卷,10)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TP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ATP-ADP循环使得细胞储存了大量的ATPCATP水解形成ADP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DATP分子中的2个高能磷酸键不易断裂水解【答案】C【解析】ATP的形成途径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因此ATP中的能量来自光能和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A错误;ATP-ADP循环,使得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B错误;ATP水解远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生物 一轮 复习 专题 3.2 ATP 细胞 呼吸 精讲含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