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6.2原电池化学电源高效演练.doc





《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6.2原电池化学电源高效演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6.2原电池化学电源高效演练.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电池 化学电源1(天津市河西区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银Ferrozine 法检测甲醛的原理:在原电池装置中,氧化银将甲醛充分氧化为CO2Fe3+与中产生的Ag定量反应生成Fe2+Fe2+与Ferrozine形成有色物质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吸光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成正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负极反应式:HCHO-4e-+H2O=CO2+4H+B溶液中的H+由Ag2O极板向另一极板迁移C测试结果中若吸光度越大,则甲醛浓度越高D理论上消耗的甲醛与生成的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答案】B【解析】A. 在原电池装置中,氧化银将甲醛充分氧化为CO2,则负极HCHO失电子变成CO2,其
2、电极反应式为:HCHO-4e-+H2O=CO2+4H+,A项正确;B. Ag2O极板作正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溶液中的H+由负极移向正极, B项错误;C. 甲醛浓度越大,反应生成的Fe2+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形成有色配合物的浓度越大,吸光度越大,C项正确;D. 甲醛充分氧化为CO2,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转移电子数为4,Fe3+反应生成Fe2+转移电子数为1,则理论上消耗的甲醛与生成的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D项正确。2(福建省厦门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5月第二次质量检查)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智能双模式海水电池,满足水下航行器对高功率和长续航的需求。负极为Zn,正
3、极放电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时,NaFeFe(CN)6作催化剂B电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时,Na+的嵌入与脱嵌同时进行C电池以高功率模式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NaFeFe(CN)6+e-+Na+=Na2FeFe(CN)6D若在无溶解氧的海水中,该电池仍能实现长续航的需求【答案】D【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电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时,负极是Zn-2e-=Zn2+,正极上是NaFeFe(CN)6获得电子,然后与吸附在它上面的氧气即溶液中发生反应为O2+4e-+2H2O=4OH-,从NaFeFe(CN)6上析出,故NaFeFe(CN)6的作用是作催化剂,A正确;B.电池以低功
4、率模式工作时,电子进入NaFeFe(CN)6时Na+的嵌入;当形成OH-从NaFeFe(CN)6析出时,Na+从NaFeFe(CN)6脱嵌,因此Na+的嵌入与脱嵌同时进行,B正确; C.根据电池以高功率模式工作时,正极上NaFeFe(CN)6获得电子被还原变为Na2FeFe(CN)6,所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aFeFe(CN)6+e-+Na+=Na2FeFe(CN)6,C正确;D.若在无溶解氧的海水中,由于在低功率模式工作时需要氧气参与反应,因此在该电池不能实现长续航的需求,D错误。3(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襄阳五中、钟祥一中2019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由相同金属电极及其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组成
5、的电池,称浓差电池,电子由溶液浓度较小的一极流向浓度较大的一极。如图所示装置中,X电极与Y电极初始质量相等。进行实验时,先闭合K2,断开K1,一段时间后,再断开K2,闭合K1,即可形成浓差电池,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不正确的是( )A充电前,该电池两电极存在电势差B放电时,右池中的NO3通过离了交换膜移向左池C充电时,当外电路通过0.1 mol电子时,两电极的质量差为21.6gD放电时,电极Y为电池的正极【答案】A【解析】A. 充电前,左右两池浓度相同,该电池两电极不存在电势差,故A错误;B. 放电时,电子由溶液浓度较小的一极流向浓度较大的一极,X是负极、Y是正极,右池中的NO3通过离了交换膜移
6、向左池,故B正确;C. 充电时,当外电路通过0.1 mol电子时,X电极消耗0.1molAg,Y电极生成0.1molAg,所以两电极的质量差为21.6g,故C正确;D. 电子由溶液浓度较小的一极流向浓度较大的一极,充电后左池浓度小于右池,所以放电时,电极Y为电池的正极,故D正确。4(江苏省盐城市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ZulemaBorjas等设计的一种微生物脱盐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以在高温下工作BX、Y依次为阳离子、阴离子选择性交换膜C负极反应为CH3COO-+2H2O-8e-=2CO2+7HD该装置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C【解析】A.高温能使微生
7、物蛋白质凝固变性,导致电池工作失效,所以该装置不能在高温下工作,A错误;B.原电池内电路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从而达到脱盐目的,所以Y为阳离子交换膜、X为阴离子交换膜,B错误;C.由图片可知,负极为有机废水CH3COO-的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3COO-+2H2O-8e-=2CO2+7H+,C正确;D.该装置工作时为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错误。5(安徽省淮北宿州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a极区含有Li+、I-、I3-等离子的水溶液,电极b是一种固态有机聚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电时,a极区I3-的
8、浓度增大B充电时,电极b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C放电时,电极a可能发生反应I3-+2e-= 3I-D放电时,外电路中每转移0. 1mol电子,电极b增重0.7g【答案】D【解析】A项由充电时图示中Li+移动方向可知,电极a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3I- - 2e-= I3-,I3-的浓度增大,故A正确;B项充电时电极b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需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故B正确;C项放电时,氧化剂I3-在a电极区域发生还原反应I3- + 2e-=3I-,负电荷增加,锂离子移向a极区,电子自外电路输入a极,a为正极,故C正确;D项放电时,b电极区域失去Li+,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转移0.1mol电子时,应减轻0
9、.7g,故D错误。6(广东省惠州市2019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一种特殊的热激活电池示意图如下。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s)+2LiCl+Ca(s)= CaCl2(s)+ Li2SO4+Pb(s)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a电极发生氧化反应B负极的电极反应:Ca(s)+2Cl2e= CaCl2(s)C可用 LiCl 和 KCl 水溶液代替无水 LiClKClD当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才能工作【答案】C【解析】A根据原电池总反应可知Ca失电子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BCa为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生成CaCl2,电极反应式为Ca(s)+2Cl2e= CaCl2(s)
10、,故B正确;CCa是活泼金属,能与水直接反应,所以不能用水溶液作电解质,故C错误;D无水LiClKCl常温为固体,不能导电,需要将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该原电池才能工作,故D正确。7(天津市南开区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阳离子通过交换膜向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答案】B【解析】A. 铜电极为正极,锌电极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项正确;B. 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而
11、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但是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SO42-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并且甲池中硫酸根不参加反应,因此甲池的c(SO42-)不变,B项错误;C. 锌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铜离子在铜电极上沉淀,锌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每沉淀1mol,即64g铜,就补充过来1mol锌离子,其质量为65g,所以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C项正确;D. 原电池中,阳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正极移动,使溶液保持电中性,维持电荷平衡,D项正确。8(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预测)下图为一种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测定O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示意图,RbAg4I5是只能传
12、导Ag+的固体电解质。O2可以通过聚四氟乙烯膜与AlI3 反应生成Al2O 3和I2,通过电池电位计的变化可以测得O2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3O2+12e-+4Al3+=2Al2O3B传感器总反应为:3O2+4AlI3+12Ag=2Al2O3+12AgIC外电路转移0.01mol电子,消耗O2的体积为0.56LD给传感器充电时,Ag+向多孔石墨电极移动【答案】B【解析】A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I2+2Ag+2e=2AgI,故A错误;B由题中信息可知,传感器中首先发生4AlI3+3O22Al2O3+6I2,然后发生原电池反应2Ag+I2=2AgI,+3得到总反应为3O2+4A
13、lI3+12Ag2Al2O3+12AgI,故B正确;C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气体体积,故C错误;D给传感器充电时,Ag向阴极移动,即向Ag电极移动,故D错误。9(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下图为利用电化学方法处理有机废水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极不能使用同种电极材料B工作时,a极的电势低于b极的电势C工作一段时间之后,a极区溶液的pH增大D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 COO+4H2O8e=2HCO3+9H+【答案】D【解析】A项:电极a、b上发生的反应不同,因而两极间形成电势差,故电极材料可同可异,A项错误;B项:工作时,电极b上CH3COO-HCO3-,碳元素从
14、平均0价失电子升至+4 价,电极b是原电池的负极,则电极a是电池的正极,a极的电势高于b极的电势,B项错误;C项:电极a(正极)电极反应为+H+2e-Cl-,正极每得到2mol电子时,为使溶液电中性,必有2mol+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a极溶液,同时电极反应消耗1mol+。故工作一段时间之后,a极区溶液中H+浓度增大,pH减小,C项错误;D项:据图中物质转化,考虑到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关系,电极b(负极)反应为CH3 COO+4H2O8e=2HCO3+9H+,D项正确。10(湖南省常德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安全可充电的柔性水系钠离子电池,可用生理盐水或细胞培养基为电解质
15、,电池放电的总反应式为:Na0.44MnO2+NaTi2(PO4)3=Na0.44xMnO2+Na1+xTi2(PO4)3,其工作原理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Cl向X极移动B该电池充电时Y极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充电时,阴极反应为:NaTi2(PO4)3+xNa+xe-=Na1+ xTi2( PO4)3D该电池可能作为可植入人体的电子医疗设备的电源【答案】C【解析】A.根据放电反应方程式可知:在反应中Na0.44MnO2失去电子变为Na0.44xMnO2,Mn元素化合价升高,因此X电极为负极,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Cl-向负极X区移动,A正确;B.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放电时,X电极
16、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Y电极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则该电池充电时Y极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C.充电时,X电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作阴极,阴极反应为:Na0.44xMnO2+xe-+xNa+= Na0.44MnO2,C错误;D.该电池是一种安全可充电的柔性水系电池,因此可能作为可植入人体的电子医疗设备的电源,D正确。11(2018-2019学年度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我国科研人员借助太阳能,将光解水制H2与脱硫结合起来,既能大幅度提高光解水制H2的效率,又能脱除SO2,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催化剂a表面发生还原反
17、应,产生H2C催化剂b附近的溶液pH增大D吸收1 mol SO2,理论上能产生1 mol H2【答案】C【解析】A在光解水的过程中,存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A项正确;B根据示意图,a电极为得到电子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水时2H2O2H2O2,得到电子一极产生氢气,B项正确;Cb电极为电子流出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2H2O4e=O24H,产生H+,pH减小,C项错误,符合题意;D在b极附近,氧气、二氧化硫,以及水生成硫酸,1molSO2生成H2SO4,转移2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2H2O2e=H22OH,将产生1mol氢气,D项正确。12(湖南省岳阳市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
18、测二)一种“全氢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子流向是从吸附层M通过导线到吸附层NBNa+从左边穿过离子交换膜向右边移动C离子交换膜可用质子交换膜D负极的电极反应是:H22e+2OH=2H2O【答案】C【解析】A项,电子流动方向是从M通过导线到N,故A项正确;B项,原电池中,阳离子从负极移向正极,所以Na+从左边穿过离子交换膜向右边移动,故B项正确;C项,离子交换膜可阻止左边的碱性溶液和右边的酸性溶液发生中和,不能用质子交换膜,故C项错误;D项,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由于负极为碱性溶液,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是:H22e+2OH=2H2O,故D项正确。13(安徽省安庆市201
19、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太阳能电池是以表面涂有钌(Rii)基配合物的TiO2光敏染料的透明导电玻璃和镀Pt导电玻璃为极板。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电能由光能直接转化而来,不涉及化学能转化B电池工作的总反应为:RuII+I3-=RuIII+3I-C当太阳光照射光敏染料时,光敏染料所在电极的电势低于镀Pt导电玻璃电极D电池工作时,为持续供电,需要定期补充有关电解质【答案】C【解析】A.电池中存在I3-与I-的转化,发生化学变化,即存在化学能的转化,A错误;B.Ru+I3-Ru+3I-反应中电荷不守恒,B错误;C.由图可知,电子从光敏染料流向镀Pt导电玻璃电极,则
20、光敏染料所在电极为负极,镀Pt导电玻璃电极为正极,所以光敏染料所在电极的电势低于镀Pt导电玻璃电极,C正确;D.由电池中发生的反应可知,I3-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为3I-,后又被氧化为I3-,I3-和I-相互转化,反应的实质是光敏有机物在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转化,所有化学物质都没有被损耗,不需要补充有关电解质,D错误。14(广东省广州市2019届高三3月综合测试一)镁一空气电池是一种能被水激活的一次性储备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镁电极流向多孔碳材料电极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4e+ 2H2O =4OHC理论上,外电路中流过2 mol电子时,负极质量增
21、加58 gD电池反应产物Mg(OH)2经过灼烧与还原可制成镁锭循环利用【答案】C【解析】A、通氧气的电极为正极,因为多孔碳电极为正极,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镁电极流向多孔碳材料电极(由负极流向正极),选项A正确;B. 放电时,多孔碳电极为正极,碱性条件下正极上氧气得电子产生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 4e-+ 2H2O =4OH-,选项B正确;C、根据负极反应式:Mg-2 e-+ 2 OHMg(OH)2,当外电路流过2mol电子时,负极质量增加34 g,选项C错误;D. 电池反应产物Mg(OH)2经过灼烧得到氧化镁,再还原可制成镁锭循环利用,选项D正确。15(广东省珠海市20182019学年
22、度第一学期普通高中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图所示,图中含酚废水中有机物可用C6H6O表示,左、中、右室间分别以离子交换膜分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左池的pH值降低B右边为阴离子交换膜C右池电极的反应式:2NO3+10e+12H+N2+6H2OD当消耗0.1molC6H6O,在标准状况下将产生0.28mol氮气【答案】B【解析】A.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根据图示可知左边进入的是高浓度的苯酚溶液,逸出的气体有CO2,说明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增强,pH减小,A正确;B.根据图示可知,在右边装置中,NO3-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变为N2逸出,所以右边电极为正极,
23、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工作时中间室的Cl-移向左室,Na+移向右室,所以右边为阳离子交换膜,B错误;C.根据B的分析可知,右池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2NO3-+10e-+12H+= N2+ 6H2O,C正确;D.在左室发生反应:C6H5OH+11H2O-28e-=6CO2+28H+,根据电极反应式可知每有1mol苯酚该反应,转移28mol电子,反应产生N2的物质的量是n(N2)=mol=2.8mol,则当消耗0.1molC6H6O,将会产生0.28mol氮气,D正确。16(广西桂林市、贺州市、崇左市2019届高三3月联合调研考试)下图所示原电池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领军 高考 化学 透析 专题 6.2 原电池 电源 高效 演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