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动量守恒定律题组层级快练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新人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动量守恒定律题组层级快练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动量守恒定律题组层级快练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题组层级快练(三十)1(2022朝阳区二模)假设采用图中甲、乙两种实验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小球半径相同,质量均为,且mAmB,B、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必须测量OB、OM、OP和ON的距离B采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必须测量OB、BN、BP和BM的距离C采用图甲所示装置,假设mAONmAOPmBOM,那么说明此碰撞动量守恒D采用图乙所示装置,假设,那么说明此碰撞机械能守恒答案D解析A项,如果采用图甲所示装置,由于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故可以用水平位移代替速度进行验证,不需要测量OB的长度,故A项错误;B项,如果采用图乙所示装置时,利用水平距离
2、相等,根据下落的高度可确定飞行时间,从而根据高度可以表示出对应的水平速度,从而确定动量是否守恒,故不需要测量OB的距离,故B项错误;C项,采用图甲所示装置,一个球时水平距离为OP,两球相碰时,A球距离为OM,B球为ON,那么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AvmAv1mBv2,因下落时间相同,那么两端同时乘以t后有mAOPmAOMmBON,那么说明此碰撞动量守恒,故C项错误;D项,小球碰后做平抛运动,速度越快,下落高度越小,单独一个球下落时,落点为P,两球相碰后,落点分别为M和N,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AvmAv1mBv2,而速度v,根据hgt2可得,t,那么可解得:v,v1,v2;代入动量守恒表达式,
3、消去公共项后,有,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Av2mAv12mBv22,代入速度表达式可知:,联立动量表达式和机械能表达式可知,故可以根据该式说明此碰撞机械能守恒,故D项正确2在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左侧滑块质量m1170 g,右侧滑块质量m2110 g,挡光片宽度为3.00 cm,两滑块之间有一压缩的弹簧片,并用细线连在一起,如下图开始时两滑块静止,烧断细线后,两滑块分别向左、右方向运动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0.32 s,t20.21 s取向左为正方向那么两滑块的速度分别为v1_ m/s,v2_ m/s.烧断细线前m1v1m2v2_ kgm/s,烧断细线后m1v1m2
4、v2_ kgm/s.可得到的结论是_ _答案0.0940.14302.5104 kgm/s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两滑块质量与各自速度的乘积之和为不变量解析取向左方向为正,两滑块速度v1 m/s0.094 m/s,v2 m/s0.143 m/s.烧断细线前m1v1m2v20烧断细线后m1v1m2v2(0.1700.0940.1100.143) kgm/s2.5104 kgm/s,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m1v1m2v2m1v1m2v2.3(2022莆田一模)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如图甲所示,长木板下垫着小木块以平衡两车的摩擦力;让小车P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
5、止在前方的小车Q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在小车P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1)某次实验测得纸带上各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A为运动的起点,那么应选_段来计算小车P碰撞前的速度,应选_段来计算小车P和Q碰后的共同速度(选填“AB“BC“CD或“DE)(2)测得小车P的质量m10.4 kg,小车Q的质量m20.2 kg,那么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大小为_ 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大小为_ kgm/s.(计算结果保存三位有效数字)(3)由本次实验获得的初步结论是_答案(1)BCDE(2)0.4200.417(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系统动量守恒解析(1)推动小车
6、由静止开始运动,故小车有个加速过程,在碰撞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故BC段为匀速运动的阶段,应选BC计算碰前的速度;碰撞过程是一个变速运动的过程,而A和B碰后的共同运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位移,故应选DE段来计算碰后共同的速度(2)由图乙可知,BC段的距离为BC10.50 cm0.105 0 m;DE段的距离DE6.95 cm0.069 5 m;那么碰前小车的速度为:vA m/s1.05 m/s,碰前的总动量为:pmAvA0.41.05 kgm/s0.420 kgm/s;碰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 m/s0.695 m/s,碰后的动量为:p(mA
7、mB)v(0.40.2)0.695 kgm/s0.417 kgm/s;(3)根据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动量守恒4.(2022百色二模)如下图,某同学制作了一个弹簧弹射装置,轻弹簧两端各放一个金属小球(小球与弹簧不连接),压缩弹簧并锁定,该系统放在内壁光滑的金属管中(管径略大于两球直径),金属管水平固定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解除弹簧锁定,两小球向相反方向弹射,射出管时均已脱离弹簧,现要测定弹射装置锁定时具有的弹性势能,并探究弹射过程遵循的规律,实验小组配有足够的根本测量工具,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用天平测出小球P和Q的质量分别为m1、m2;用刻度尺测出管口离
8、地面的高度h;解除锁定记录两球在水平地面上的落点N、M;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答复以下问题:(1)除上述测量外,要测定弹射装置锁定时具有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A弹簧的压缩量xBP、Q两球落地点M、N到对应管口的水平距离x1、x2C金属管的长度LD两球从弹出到落地的时间t1、t2(2)根据测量物理量可得弹性势能的表达式_(3)如果满足关系式_,那么说明弹射过程中轻弹簧和两金属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用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答案(1)B(2)(3)m1x1m2x2解析(1)由题意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那么由Epm1v12m2v22即可求得弹性势能;故应测量小球的质量m1、m2
9、以及通过初速度v1、v2,为了测量小球的速度,需要知道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压缩量、金属管的长度以及时间和小球的直径均不需要测量;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2)由(1)可知:Epm1v12m2v22由hgt2可得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根据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v1,v2即为:Epm1v12m2v22(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两球碰前动量为零,碰前方向相反,设向左为正,那么有:0m1v1m2v2再根据水平方向xvt可得:m1x1m2x25.某同学用如下图的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mAmB)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第六 单元 动量 守恒定律 层级 实验 验证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