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农民递减计划的调研思考【可编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农民递减计划的调研思考【可编辑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施农民递减计划的调研思考实施农民递减计划的调研思考一、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为:边、穷、散。边,指*地处县城西南部,距县城31公里,毗邻*县*乡,与*乡、*镇、*乡交界,是我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有“*的西藏”之称。穷,201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028元,是省定欠发达乡镇。人均年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有281户1020人,占总人口数的45%。散,面积41.7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587户,2245人。201X年底常住大湾人口为1423人,每平方公里人口仅为34.1人。 农民增收和农民转移存在困难不少,特别是部分农民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存在着等、靠、要思想,只要
2、有的吃饿不死就行,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过一天算一天。二是农民组织纪律性差,自由度大,自己支配的时间多,自己说了算,有事自己可以安排,不受他人指导,随意放任自己。三是农民知识结构不合理,只有部分农业生产知识,并且这部分农业生产知识还是靠看着别人干、跟着别人学得来的,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只知如何为、怎么干,不知为何为、为什么要这么干,一旦出现例外情况,就束手无策了。四是眼界不高,思路不远,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只注重现实利益,不考虑理性利益。做事情没有谋划,没有计划,缺乏长远打算。五是吃苦耐劳精神弱,适应性不强。部分农民进城后,感觉打工太累,做生意没本钱、没门路,还不如在农村自由、舒服,
3、过过小日子安稳。 根据以上基本情况,结合实施“两创”总战略,落实县委201X4号文件,服务“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并实施*农民递减计划。 二、*农民递减计划的内容和实践 农民递减计划:贯彻落实“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立足大湾实际,推行群体化服务,积极培训农民、服务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减少农民,让农民在转移中致富,在致富中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达15%以上;千方百计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七创一化一目标”711工程创建,积极推进“平安大湾”建设;实施“六个一批”转移,千方百计减少农民,每年减少农村常住人口10%,到2
4、01X年,使农村常住人口由201X年底的1423人减少到1000人以下,务使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基本建成生态文明。 “六个一批”转移就是对全乡劳动力进行分类培训,分层次转移:一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进厂就业,安置一批;二是开展引导性培训,推进组团式异地开发,输出一批;三是开展经纪人培训,培养农民老板,分流一批;四是开展政策引导,让农民进城变市民,转化一批;五是开展助学服务,让学生积极外出学习,考出去一批;六是发展来料加工,就地转移一批。 农民递减重点是农民观念的转变,难点是进城后农民收入的提高。围绕这两点,提出了群体化服务,根据农民的具体情况,分为外出务工、异地开发、在家中青年、留守学生
5、、留守老人五大人口群体推行群体化服务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和管理,通过政策引导、宣传教育、全程服务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民下山、提高农民素质、转变农民观念,加快农民变市民的进程,达到农民递减、生态文明的目的。 对外出务工群体,实行强素质抓服务促发展,加快农民变市民的进程 1、在县城成立*经商务工人员联谊会,提高组织化程度。将分散的人员通过这一平台组织起来,并通过举办行业联系例会、讨论会等多种形式互通有无、交流信息、互相帮助、提高素质。 2、建设大湾市民夜校,提高素质,早日融入城市。传授职业技能、法律知识、文明礼仪等,提高其就业能力、创业观念、创新意识,早日成为合格的市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6、。 3、完善“劳动力转移服务中心”功能服务外出农民。在县城建立了专门场所,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和乡政府的公章,服务外出农民。还建立了定期与服务对象联系的制度,及时为他们提供服务,排忧解难。如201X年主动派干部外出维权50多人次,为外出人员追回损失30余万元。 4、建立*党政信息网,发挥农民信箱作用,提供365天24小时的信息服务。在全县率先建设好*党政信息网,将乡党委政府便民政策、人员分工和服务内容等与群众有关的信息全部上网公开,给农民群众,特别是外出异地开发的“*师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平台。帮助外出农民建立了农民信箱,并与手机捆绑,信息可通过短消息的形式直接发送到个人手机。编印干部和村民通
7、讯录,将干部电话向全乡人民公开,并要求各干部365天24小时开机,接受服务。 5、在外出劳动力集聚地建立联络站、计育协会等组织,开展服务。通过政府牵头,群众参与,培育团队的作法,对在温州市区等外出劳动力较集聚的地区,建立外出务工人员联络站12个、计生协会1个,加强与异地务工人员的联络与联系,极大地方便了政府page机构开展跟踪服务 6、 进行党建创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成立异地经商务工人员党组织。在县城和外地成立经商务工人员党组织共6个,作为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的组织,既加强对异地转移劳动力的组织与领导,又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建立农村党支部与县金茂公司
8、党支部“1+1 互动共建”关系。开展与金茂玩具厂、伟达玩具厂、诚创轴承厂等企业合作完善村企党建“1+1”活动,加强外出党员管理服务。三是扁平式管理外出党员。建立党员数据库,由乡党委直接通过农民信箱和手机短消息群发等方式组织开展学习、管理、服务,及时发送党建知识、培训、就业等内容的短消息。通过一周一条短消息,一月一个电话,一年一总结,融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 7、表彰先进,营造异地创业良好氛围。每年开展异地创业先进典型评选,努力在大湾营造一个异地创业光荣、异地创业致富,人人想创业、人人争当创业模范的良好氛围。 对异地开发群体,推进组团式开发服务管理促双赢 一是宣传*师傅品牌,打造品牌服务促转移
9、。为全乡组团开发基地统一命名为“*师傅开发基地”,并树立广告牌等。同时在大湾党政信息网上开辟*师傅专栏,大力宣传推介大湾籍*师傅。二是组织*师傅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师傅素质。组织大湾籍*师傅进行市场经济、政治社会、专业技术、法律等知识学习,提高素质并不断壮大大湾籍*师傅队伍。三是引导与鼓励劳动力异地创业,推进组团式异地开发。鼓励*师傅开展传、帮、带活动,带出一帮徒弟;引导有一技之长创业无门路的劳动力,投入组团开发,共同参与异地优势资源开发,做大做强组团抗异地开发风险能力;引导大龄未婚青年学习异地开发技能参与组团开发,见一方世面,学一技之长,娶回一房亲。四是实施政府关怀,优化异地创业环境。广泛开
10、展“友好联谊”活动,积极与本乡外出劳动力异地开发及创业的当地政府部门建立友好关系,为本乡异地开发的*师傅在异地营造良好的创业与发展环境。 培训转移留守中青年农民,转变观念,促增收促转移 1、创新培训模式,培养优秀人才促发展 一是建立农民培训意向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二是扎实搞好新型农民培训。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现场操作和课堂辅导相结合。三是抓好县内培训就业。精心组织农民参加县内相关培训,做到通知到位、服务到位。四是鼓励农民自寻就业培训。制定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农民自己寻找就业培训。 2、着力优化产业促增收 一是以“高山阿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发展高山系列生态农产品。确定四个一百的主攻项目,即
11、发展新科袋料黑木耳100万袋、高山蔬菜100亩、天南红稻100亩、稻田养鱼600亩,对高山蔬菜、天南红稻、高山田鱼由合作社实行三包,包提供种子、包栽种技术培训、包产品销售,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合同,明确收购价格,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估计全年可增收265万元。二是发展来料加工产业,增加低收入农民及留守妇女与老人经济收入。通过建立组织、制定政策、加强服务,上半年已培训来料加工者队伍51人,经纪人2人,创加工示范点3个,加工费已有15万。三是实施兴林富民工程,拓宽了留守农民的增收途径。累计开发菇木速生林1062亩、木本中药林878亩、松木玩具原料林935亩,基本实现了三个千亩工程。四是继续实施低收入农
12、户增收工程。统筹资金、以奖代补、务求实效,变原来的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并制定了详细的奖励政策,对发展生产性项目全部予以奖励,使创业者受鼓励。 3、拓宽门路,帮助转移就业 一是开展“老乡带老乡,共同奔小康”活动,培育劳务经济人带动转移。通过“导师带徒”的形式,将外出创业的农民与有意向转移的留守农民结对,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对其创业思想、创业能力等进行具体详细的指导帮助。以帮助进城农民度过适应期,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二是继续开展“百企献岗,农民进厂”活动,在县城为农民寻找就业岗位。三是大力推进组团式异地开发,逐步壮大异地开发队伍。四是改善政策促转移。外出务工农户予以每年200元的住房补贴
13、。参加培训并转移就业的,给予100元奖励。五是完善“两服务中心”功能促转移。完善“劳动力转移服务中心”和“村民援助服务中心”的功能,主动跟踪掌握外出人员和家中老弱病残及缺劳力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六是以健全和完善农村耕地和山地流转机制促转移。 结对帮扶留守学生,使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湾的学生就是大湾的未来,关注学生,就是关注大湾的未来。一是将乡小与县实验小学结对,开展教师结对、送教下乡等活动,提高乡小的教学质量。两所学校的学生也进行结对,开展“手牵手、共同成长”等活动,让留守学生有机会到县城过几天市民生活,感受城市生活,感知外面的世界,从小接受市民教育、培育市
14、民精神。二是出台高考生奖励政策,对考上高等学校的学生,本科奖励500元,专科奖励300元。同时积极争取希望工程等支持,结对帮扶困难学生。三是开展“愿望手牵手”等活动,改善环境。争取*广播电视总台电视经济生活频道支持,为乡小争取了电脑、图书等价值8万元多的物资。 关爱留守老人,解除外出农民的后顾之忧 由于劳动力转移,造成全乡有102名常年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的“留守老人”,普遍存在生产难、生活难、联系难、就医难的情况。创建关爱“留守老人”“二四”工作法,确保不让一个“留守老人”孤独。一是建立“四个”工作机制。建立了组织领导网络机制。成立了关爱“留守老人”工作领导小组,各村设立联络员。建立了动态信息
15、管理机制。全面调查摸底,详实掌握“留守老人”所思所想所求所需,建立动态信息库。建立了资源整合优化机制。定期研究关爱“留守老人”工作,形成社会、单位、家庭三位一体的关爱机制。建立了考核督查综评机制。把关爱“留守老人”工作纳入文明村创建和村级组织年度目标考核,制定量化考核细则。二是实施“四项”工程。实施“强基创建工程”。行政村建立“关爱留守老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门诊、文化娱乐等便捷服务,让“留守老人”有人聊天,有人照料,精神能得到慰藉,消除孤独感。实施“亲情互动工程”。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温州、*等地及各行政村设立“网络亲情服务站”,让“留守老人”与在外务工亲人能
16、够通过亲情服务站的网络视频对话,与在外亲人进行“零距离”相会。实施“爱心牵手工程”。乡机关干部与“留守老人”结对“牵手连心”。组织开展“每周一走访、每月一谈心”的连心活动,及时做好上门服务工作,切实从生产、生活、精神上关心“留守老人”。特别是在今年春节前后,安排乡村干部接留守老人回家过年,取得较好效果。实施“孝敬父母工程”。拟开展“孝敬父母奖”评选活动,鼓励和督促外出子女尊老爱老。 三、几点思考 1、规划方面。城乡一体化规划需进一步细化,要根据“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尽早明确哪些乡镇,行政村属于人口递减范围,计划何年进行区划调整。县里要明确这些乡镇村实施萎缩性管理。比如大湾、*、安溪、*、大源等乡
17、镇可先明确,可使县乡工作形成合力。 2、考核方面。县委县政府对乡镇的考核,特别是一些具体的考核项目要有指导性,将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结合起来,起到一个方向新的作用,根据乡镇实际,确定哪些该发展,哪些不该发展,尤其对二类乡镇(特别是实施农民递减和萎缩性管理的乡镇)重点考核农民培训和下山转移、生态建设、平安和谐等工作,工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等不列入考核。 3、政策方面。一是完善农民下山购买住房补贴制度,将原来的建设农民新村的资金直接补助给农民,变暗补为明补,扩大政策享受范围。根据大多数农民收入较低的情况,将农民下山购买城郊农村房列入下山购房补助范围,不强求两证齐全,加快农民下山购房步伐。二是完善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制,在农民下山购买住房的补贴中,切出一块直接购买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以保证下山农民的基本生活。三是完善常住人口管理,加大县城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的力量,及时动态的掌握常住人口情况,建立乡镇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与县城流动人口办公室及社区的定期沟通联系制度,将各乡镇进城人员移交给各社区管理,分社区对进城农民进行市民管理,并强化进城农民就是市民的理念,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实行同城同待遇。从而,减少行政成本。第 9 页 共 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