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3篇.doc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3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3篇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篇1 一:导入 如今,中华儿女遍布世界各地。在160个国家和地区中,就有5500多万的海外华人和华侨。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当时这些离乡背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带些什么在自己的身边以示对家乡和祖国的纪念呢?泥土。没错,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远渡重洋之前,取上一把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以示对祖国的纪念。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一位老华侨不无感慨的说:“宁恋家乡一把土,不恋他国万两金。”试想想,在这一把把看似平凡的泥土里,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烙印着多少眷恋的情结啊!这就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流传下来的浓浓的土地情结。今天,就
2、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土地情结的代表作: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二: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 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之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次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三:背景介绍(幻灯片) 1937年7月,日本侵略军开始全面侵华,同年,抗日战争正式爆发。1938年正值抗日战
3、争全面爆发的初期。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我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他们奉行着“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大街小巷横躺着数不完的尸首,日本强盗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处处抚咽喉,天涯何处是神州?”堂堂中华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发出了痛苦的呻吟。日本侵略者就是这样,用中国人民的鲜血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四:朗读课文 而这一切都被艾青写进了这首诗里。时至今日,六十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捧起这首诗时,内心依然会受到强烈的震撼。 1、听朗读录音 2、朗读指导 这首诗适合用怎样的语调来读?(深沉、悲愤、悲怆) 语速呢?快一些好还是慢一些好?(尽量放慢语速,舒缓一些) 同时要
4、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那些能够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要重读,注意抑扬顿挫。 3、 教师领读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4、 学生自由诵读, 5、甲乙个别读。(配乐)(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6、(全班齐读)(配乐) 五:诗歌赏析 1、题目是“我爱这土地”,那么作者在诗中借助什么表达的土地的“爱”?借助“鸟儿歌唱” 2、诗人为什么没有把自己比作翱翔天空的雄鹰
5、或是驰骋疆场的战马,而是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呢?鸟具有怎样的特点? 倦鸟归巢、鸟向往自由、鸟力量弱小 (1)诗人把自己幻化成一只弱小的鸟,它没有多大的力量,但它具备歌唱的天赋,所以它把自己的歌声奉献给了它挚爱的土地。 (2)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起反抗,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使读者不由联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这只鸟歌唱了些什么呢?土地、河流和风、黎明 原来作者通过鸟儿对土地、河流和风、黎明的歌唱表达“爱”,这种饱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在诗歌中叫做意象。 4、 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来看,这土地仅仅指我们脚下所踩的这片土地吗?河流和风仅仅指自然事物
6、吗?请结合这些词语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和时代背景,体会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 土地 祖国 意象 河流和风 象征 民族反抗 黎明 美好未来 5、 诗中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 一体,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6、体会第二节。 六:拓展延伸: 这首诗创作于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月,当时的中华大地血迹斑斑,伤痕累累。那么,现如今,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们的祖国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你会歌唱些什么呢
7、?试一试,相信你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总结: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要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关键词的方法,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同时也要学习诗人艾青那炽烈的爱国情感。虽然那段炮火硝烟的岁月已离我们远去,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应该、更不能忘记过去,因为牢记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创造未来。 最后,结合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再深情地朗诵一遍这首诗,同学们可以试着背诵。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领悟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2、把握诗中的象征手法,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短小而内涵丰富的抒情诗,象征手法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同时也
8、是难点,教学中将引导学生探究诗的意象,品味凝练精美意蕴深长的语言,由此理解其象征意义和思想内涵。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诗歌的特点,拟采用诵读、感悟的教学方法,通过“诵读感知揣摩领悟鉴赏熏陶”这三个层面的教学,引领学生研读诗作,建构意义,并获得审美教育。 本诗教学安排为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链接相关资料 1、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播放日军侵略中国的音像资料,由此进入学习情境。(也可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播放相关的歌曲来导入) 2、背景链接: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全面入侵中国,祖国山河沦陷,生灵涂炭,在这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中华儿女纷纷投身到抗日
9、的洪流之中。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诗人艾青于1938年11月创作了我爱这土地,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愤恨。 3、作者链接: 艾青(19101996),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9年赴法国学习绘画,并开始写诗。1932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因思想激进被捕入狱,在狱中写出了他的代表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建国后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二、诵读感知 1、诵读全诗: 学生诵读全诗,走进文本。可采用齐读、范读、随机(多媒体)跟读的形式。 2、整体感知: 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本诗: 关于本诗的思想内容这首诗以鸟儿眷恋土地作比,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爱这土地 土地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