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学科中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docx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学科中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学科中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 学科中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心理品质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的价值的一门实践性课程。跟学科课程不同,它更加强调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活动中,学生常常需要走出教室、学校,通过调查、考察、实验、制作设计、服务等多样化的学习过程,掌握基本的探究方法,研究实际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这个学习过程无论从时间、空间的延续性和跨度上,还是从实践、探究的自主性和深度上都有别于常规的课堂教学。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
2、的要求,甚至有时还会超出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水平。例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的时候,常常出现因为小组成员意见不一,无法再研究下去的情况。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学生常常需对校外人员进行访谈或者问卷调查,不少学生有访谈失败的遭遇。这些不仅使得研究计划中途夭折,影响了研究的效果,对学生心理的积极健康成长也是不利的。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获得积极体验。本文从活动中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入手,分析如何进行相应的排解和指导。 一、提高学生参与研究的自信心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现实生活、社会中的问题,属于科学教育范畴。对于如何规范开展研究,如果没有
3、经过必要的指导就投入研究,学生很容易遭遇困难和挫折,从而失去自信心。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的信心。 (一)进行方法指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涉及到两类基本方法,一类是完成主题活动全过程所需要的程序类方法,例如怎样选择和确定活动的主题,如何围绕主题制订具体的活动方案,如何进行开题论证和答辩,如何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何整理调查研究的结果,如何进行展示和交流等等;另一类是科学研究的方法或叫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观察的方法、访问调查的方法、设计制作的方法、科学实验的方法、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案例为载体,通过具体的指导,让学生逐步感悟、学
4、习、掌握相应的方法。 在方法指导上,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示范、讲解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要尽量避免单一、枯燥的系统讲座,要适当结合案例,尤其是本届或往届学生做过的研究课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并在学生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关注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切实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避免盲目的失误,帮助他们在提高解决问题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研究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提供必要支持,为学生树立自信搭起桥梁 由于受年龄、知识经验、物质条件等限制,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会遇到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研究的进展,了解他们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随时给予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不仅要在思路和
5、方向上进行引领,在情感和意志方面给予鼓励,还要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源。如:帮助学生协调指导教师、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关系,联系活动需要的社会有关部门、机构、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为他们开展实践性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课程资源。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搜集信息资料的途径,如相关的网站、书目、查找范围等,提高他们活动的效率。在活动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如必要的工具和辅助材料等。 二、指导学生学会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提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活动。然而在活动中常常出现小组成员意见不一致而无法继续研究的情况,这实际上涉及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 综合 实践 活动 发展 学生 心理品质 学科 积极 培养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