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体例释】文言文三种体例.docx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体例释】文言文三种体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体例释】文言文三种体例.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体例释】文言文三种体例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言文形成了诸多文体,仅中学语文课本涉及的就有“说”、“表”、“论”、“记”、“铭”、“书”、“传”、“疏”等。弄清这些文体的基本特点,对学好语文大有裨益。现以中学语文课文为例加以说明。 说:古代一种文体。可记事,亦可发表议论,或两者兼有,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以叙事为主的,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通过记叙“捕蛇者”的苦楚,说明了“苛政猛于虎”,应该减轻“赋敛”的道理。以议论为主,如韩愈的马说阐明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对“千里马”应该善“知”、善“策”的道理。 表:古代奏议的一种,是臣子向君主陈说请求和愿望的应用文体。以议为
2、主,兼有叙事抒情,以情感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谈天下形势。讲安邦经验。申明“出师”的理由,表述对蜀汉的忠笃和“兴复汉室”的决心,在恳切陈情中深表政事,催人泪下。 论:阐明事理的议论文,源于先秦诸子。其特点是长于言辞。论证严密,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如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摆出观点,提挈全文,再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最后用排比句式对比论证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层次清晰明了,语言也极为生动准确。 记:用来写人、叙事,状物的记叙文体。在写法上。既可由事、景、物生发出情,也可寓情于事、景、物中。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通过对岳
3、阳楼及洞庭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下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再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借世外桃源寄寓理想,反映了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 铭:起初是刻在器物、碑版上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称功纪行的文体,有时也用于警戒、勉励。如刘禹锡的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书:在文言文中,XX书大多为书信。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给司马光的回信,一一驳斥了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阐明了坚决实行新法的理由、态度和立场。 传:是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其特点是题材真实,概括性强。如司马迁的陈涉世家,真实地再现了我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史实,记述了陈涉领导发动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农民起义迅猛发展的形势,栩栩如生地表现了一位农民革命运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光辉形象。 疏:奏疏,古代臣下给帝王上书言事或议理的一种文体,与“表”相近。如贾谊的论积贮疏,向帝王指出不事“积贮”的危害,阐明了“积贮”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 第 3 页 共 3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体例释 中学 课本 中的 文言文 体例
限制150内